词条 | 中国的科名 |
释义 | 齐如山的《中国的科名》,讲的主要是科举在社会方面的接受与反应,比如在清代人眼中秀才到底是怎样一种角色,又比如举人与官员间相互的礼节应该是如何。其实,这是一种更有历史实感、因此也更可贵的叙述。由亲历过那一时代的齐如山讲来,科举不再是一连串枯燥的名词,生动了许多。不过,齐先生写作时年龄太大,记忆有不准确的地方,态度也不很严谨,因此读者在引用时必得加倍小心。 基本信息作者:齐如山著 ISBN:10位[7538276661] 13位[9787538276664]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定价:¥22.00 元 内容提要唐宗对策,大喜英雄入彀中;慈禧废考,长使国人问根底;科举一千三百年,科名花落知多少?——自丙午科乡试会试皆停以来,侃侃可答此问者累世一人,齐如山也。 科名满卷,落英缤纷,生机陡动。是检点科名也是检点是非,是述评故事也是述评美丑。 于是,远去了的越远越广阔。于是留下来的,越留越深刻。 科场没了,秀才举人进士……还有吗?然而项背相望,所谓非常之才不再匪夷所思,尤如孙承宗、王伟人等等之流芳坊间,也都在这部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百科全书里找到了科名之外的本原。 图书目录序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童生 第三章 武童生 第四章 监生 第五章 佾生 第六章 秀才 第七章 武秀才 第八章 廪生 第九章 增生 第十章 附生 第十一章 贡生 第十二章 举人 第十三章 武举 第十四章 进士 第十五章 状元 第十六章 榜眼 第十七章 探花 第十八章 传胪 第十九章 翰林 第二十章 主事 第二十一章 知县 第二十二章 中书 第二十三章 武进士 第二十四章 武状元 第二十五章 结论 附录 附言 编后记 书摘第十七章 探花 探花这个名词,可以说是始自唐朝,但彼时探花的性质,与明清两朝不 一样。据各种笔记说,唐朝的进士及第之后,在杏园宴会,名曰探花宴,一 定在同榜中选出年最少者二人,遍游名园,探采名花,谓之探花使,亦曰探 花郎;到宋朝初年,还是如此,都不限定第三名也。《称谓录》载戴埴《鼠 璞》云:本朝故事,吴且榜、冯拯为探花,太宗赐诗云“二三千客里成事, 七十四人中少年”;蔡宽夫《诗话》,亦但言择少年为探花,今独以称鼎魁 ,不知何义云云。接戴埴是宋朝末年的人,看他这种语气,是宋朝永以年少 者为探花,到了南宋朝,才以第三名为探花的。一直到清朝末年,还是如此 。至其所有的情形,则与榜眼完全相同。 至于殿试胪传宴会,探杏花故事,也是一直传到了清朝末年,还留传着 这种风气。每到春天,杏花盛开之时,所有的进士,尤其是翰林鼎甲,凡富 裕者,多要到京外去看杏花,以作自己登科之纪念。按北平之外,杏花最多 的地方,要数良乡房山一带,但路远而不通车,间有去者,但甚少。其次便 是京西之大觉寺,路虽不近,而骡车可到,且此处有一纪念之建筑,即是大 觉寺旁院之亭子,咸丰年间,与英法城下士盟,所订条约,即是在此亭内签 的字,固然是伤心的事,但大家都要借看杏花之便,前去看看,所以有许多 人多要到此处,若在会试之年,则去的更较多。我还陪着先君去过一次,数 里之内皆是杏花,确有可观。到了民国,老讲士还有去的。 P150-P15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