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1 汉字

基本信息

拼音:yuán

部首:厂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五笔86:DRII 五笔98:DRII 仓颉:MHAF

笔顺编号:1332511234 四角号码:7129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539F

详细解释

名词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fountainhead;source of a river]

原,水泉本也。——《说文》。俗字作“源”。

原泉混混。——《孟子》

原流、泉浡。——《淮南子·原道》

犹塞川原为潢洿也。——《汉书·食货志》

有本有原。——唐·韩愈《原毁》

又如:原泉(源泉);原流(源流)

起源;根本;根由[origin;cause;source]

必达于礼乐之原。——《礼记·孔子闲居》。注:“犹本也。”

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衣食之原。

原大则饶。

又如:原故(原因);原凶(凶杀案的主犯);原曲(原委和底细)

原野[open country]

广平曰原。——《尔雅》

拘诸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川原无际。——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南望原隰。——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原燎(原野上大火延烧);原色(原野的景色);原陵(平原与丘陵)

原,原城,古代中国地名

夏商周时期地名,夏朝都城名,夏帝王少康迁都于原,原城,地域在今天的河南省济源市。

原国,中原古国国名

形容词

原来

原不过此数。——清·洪亮吉《治平篇》

如:原道(原来说;原来);原起(原来;起初);原自(本来;原来);原身(原来的身形);原心(本心,本意);原价(原来的价格);原额(原来规定的数额)

本来[true]

若果为原版所有。——《书林清话》

又如:原底子(本来;从前);原说(本来说);原形毕露(本来面貌)

最初的[initial]。如:原脚子(原本);原解(捉拿犯人归案的差役);原供(最初的供词)

未加工的 [raw;unprocessed]。如:原油;原粮

动词

推究[examine]

原心定罪。——《汉书·薛宣传》。注:“谓寻其本也。”

原其理,当是为谷大水冲激……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沈括《梦溪笔谈》

原庄宗。——宋·欧阳修《伶官传》

原情(推究本情);原察(推究考察);原君;原毁

宽恕[excuse;pardon]

因任己明而原省次之。——《庄子·天道》

又如:原宥(原谅宽恕);原刑(恕罪);原省(宽恕并免除其罪);原降(原宥而减罪);原赦(宽恕赦免)

赦免[remit]。如:原洗(赦免洗雪);原恕(赦免);原遣(赦免释放)

其它解释

还属于古代散文中的论说文类。如 《原君》 ;《原毁》等。

字源字形

这是“左右逢源”之“源”的本字“原”。金文①的“厂”就表示前檐突出的山崖。在这个大山崖的旁边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涓涓不息地流出。可见“原”字是个象形字。②是小篆的形体,变得比金文复杂得多,由原来的一股泉变为三股。③是楷书的写法,比小篆简单,与金文似。

“原”字的本义就是“源泉”,如《左传·昭公九年》:“木水之有本原。”这就是说:木有本,水有源。从这个本义又引申为开始、起源,如《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从“源”的“水流平缓”之义,又可引申为平坦之地称为“平原”。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的名和字是连在一起的(名“平”字“原”)。他的《九歌·国殇》:“平原忽(辽阔)兮路超远。”就是说:平原辽阔路途遥远。

在上古根本没有“源”字。一个“原”字既表示“水源”,又表示“平原”。到了后世,人们才在“原”字的左边加了个“三点水”,形成了左形(水)右声(原)的新形声字“源”,而本来的“原”字只代表“平原”等等。这样就使“原”、“源”分工明确了。

关于“原”字,我们在阅读古文时要注意两个词:①“原禽”,在古代专指“雉”(野鸡),因为野鸡从来不到沟湿处,而都是在平原上活动。②“原人”,是指那些貌似诚实而实际虚伪的人。这里的“原”字应该读yuàn(愿)。

康熙字典

【子集下】【厂字部】原 ·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8

〔古文〕𠪥𨘡𠪰《唐韵》《集韵》《韵会》愚袁切,音元。《说文》高平曰原,人所登。《尔雅·释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周礼·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泽坟衍原隰之名物。《礼·月令》孟夏,令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又《前汉·食货志》农渔商贾四者,衣食之原。《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於天。《司马相如传》尔陿游原。《注》孟康曰:原,本也。又《尔雅·释言》原,再也。《疏》重再也。《易·比卦》原筮元永贞。《朱传》必再筮,自审有元善长永正固之德。《礼·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注》末,勿也。谓所食之馀,不可再进也。《前汉·礼乐志》以沛宫为原庙。《注》师古曰:原,重也。言已立正庙,更重立也。又《韵会》推原也。《易·系辞》原始要终。《前汉·薛宣传》原心定罪。《注》师古曰:原,谓寻其本也。《管子·戒篇》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注》原,察也。又宥罪曰原。《晋书·潘岳传》会诏原之。又通作源。《前汉·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注》师古曰:原,谓水泉之本也。又姓。《广韵》孔子弟子有原宪。《前汉·赵广汉传》颍川大姓原褚。《注》原褚,二姓也。又州名。《韵会》汉高平县,魏为镇州,又攺原州。又《韵补》叶虞云切。《史记·叙传》怀王客死,兰咎屈原。好谀信谗,楚幷于秦。

2 姓氏

姓氏起源

原姓,中华百家姓姓氏之一。原姓起源于古代夏商周时期的地名原,原城和国名原国(今河南省济源)。

原姓来源于一个国名。西周初,周文王第十六个儿子于原件。受封于原邑,建立了原国。春秋时,原国被晋国吞灭。晋国大将军先轸,被封到原国,称为原轸,他的后代以国家名称“原”为姓,世代相传。

莆田原姓是周代原件的后裔,是属于东平郡这一支原姓家族支系的。原姓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内,其中一部分为建国初期南下迁入莆。

台湾原姓人口数稀少,莆田市近200人,排序第134名。全国原姓人口不多。山西省安泽县有原姓分布。

郡望

东平

门额题匾

东平衍派

姓联举偶

子思家声大 东平衍派长

联上句说春秋时期鲁国贤人原宪故事。原宪,字子思,号原思、仲宪。孔子的得意门生。他虽然家道贫寒,然研习十分刻苦,当时孔子为鲁司寇,以他为家邑宰。后隐居在卫国草泽中,子贡往访之。见子思戴帽子带子断了,穿上衣时胳膊肘露在外面,穿鞋子脚后跟露出来,子贡问以病乎。原宪答口:“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实行者谓之病,若我宪,贫也,非病也。” 子贡大为惭愧。联下句说,东平郡为原姓古代家族聚居地。 冀州贤吏衣冠远

泗水圣徒阀阅绵

联上句说春秋时期鲁国人原宪的故事。联下句说唐代原复的故事。原复在唐玄宗开元中期,官任冀州剌史。任上广施仁德,政令咸举,境内肃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4: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