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豫剧十八兰
释义

豫剧十八兰比较模糊。早期有18个兰字辈的女演员跟豫西名须生周海水学戏。中途不断有人退出或改行,又不断有人补充,人数已经不绝对是18个了。解放后整理戏曲史的时候,连周海水本人也已经记不清楚前期的十八兰究竟都谁了。因此,后来的十八兰有多种说法。毛兰花、崔兰田、罗兰梅、周兰凤、李兰菊、范兰荣,车兰宝、汤兰香都在豫剧十八兰之列。后来,崔兰田改唱旦角,李兰菊技艺也日益成熟,遂有了“提起豫剧十八兰,就数小菊和大田”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豫剧新秀辈出,其中有豫剧十大名旦(意指豫剧十大名旦不止十人)。

得名经过

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豫剧界的“须生泰斗”周海水(1894~1965年)在郑州北郊杜岭村关帝庙办了一个豫剧科班,名叫“太乙班”,这个班前后招生30多名学员,大半是女生,且以“兰”字排名。这些兰字辈的学员出科后,无论在哪里演出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有一次高台演出,观众人山人海,其中有一位名叫牛士孔的清末老秀才非常欣赏太乙班学员的精彩演出,看罢戏后他写了一首诗:“要看戏十八兰,四生四旦四花面,毛兰花、王兰琴,她俩色艺俱超群。兰田、兰玉和兰真,同称五魁在周门。”从此,豫剧十八兰的名字在中原大地逐渐响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演员知名度的升降以及艺术水平的差异,十八兰有几种说法,而且名字的排列顺序也有变动。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豫剧界公认的十八兰是:毛兰花、崔兰田、罗兰梅、车兰玉、李兰菊、王兰琴、刘兰玉、汪兰巧、周兰凤、张兰宝、张兰秋、陈兰荣、刘兰仙、郭兰仙、祁兰芳、马兰凤、刘兰英、张兰青。

演员简介

十八兰之首的毛兰花(1924~1981年)是长葛县老城镇大赵村人,小名毛妮、然妞,自幼双亲去世,8岁时随舅父要饭到郑州,后到周海水办的太乙班学戏。由于她天资聪明,学戏认真刻苦,13岁便能独挑大梁,在郑州首演《大祭桩》一鸣惊人,与豫西调著名旦角汤兰香并挂头牌;**战争时期在安徽省界首和马金凤、阎立品、徐艳琴被群众誉为河南梆子“四大名旦”。1947年春,23岁的毛兰花来漯河五班戏搭班,首场演出《桃花庵》,她扮演的窦氏端庄俊美,风度高雅,唱腔悠扬清脆,委婉动听,令漯河观众大开眼界,至今漯河的老观众说起毛兰花还赞不绝口。1948年毛兰花赴台湾,在台湾组建大鹏豫剧团,任主演兼教师,为豫剧在台湾的传播作出了很大贡献。她于1981年在台湾病逝,享年57岁。

罗兰梅,郑州市人,生于1925年,1949年任郑州市人民豫剧团团长,1951年春来漯河在光明舞台(现二院南门对面)演出《西厢记》,她扮演红娘,正演时,飞过来一只屎壳郎,在汽灯下围住“红娘”旋转飞舞,吓得罗兰梅大惊失色跑往后台,台下观众大笑,待将屎壳郎打死,她才又重新演出。她在光明舞台连演数场,特别是她演的反串丑角唐成,令漯河观众为之倾倒。1952年她任新乡市革新豫剧社主演兼社长,并与同年5月率剧社第一次将豫剧带入北京,受到首都文艺界和广大观众的欢迎。其代表剧目为《二度梅》、《黄梨影》、《卖苗郎》、《唐知县审诰命》(她反串唐成),后在河北魏县豫剧团退休。

1953年秋,张兰宝、张兰花姐妹俩在漯河文化宫演出《坐楼杀惜》,张兰宝演宋江,张兰花演阎惜蛟,姐妹俩配合默契,唱作俱佳,连演数场,场场爆满。

李兰菊生于1929年,郑州市杜岭村人。1944年入西安狮吼剧团,曾在洛阳、宝鸡、酒泉演出。谚语有:“提起豫剧十八兰,就数小菊和大田(崔兰田)。”1949年加入香玉剧社,与常香玉轮换演出《大祭桩》、《拷红》等戏。1956年调省豫剧一团任主演。1982年任新乡市戏曲学校校长。1963年春,常香玉率团在漯河剧院演出《拷红》,常香玉演红娘,李兰菊演崔莺莺。那时,她们的票不好买,剧院门前排着一字长蛇阵,有很多观众带着被子成夜排队,老街的一个老太太因排队买票把被子都给弄丢了,至今还传为佳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9: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