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玉泉39
释义

基本信息

审定编号:津审稻2004005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亲本来源:11536-31/京糯8号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1988年以11536-31和京糯8号为亲本杂交,1989-1994年在田间种植。经过6代系统选育,到1994年稳定。2001引进天津。

主要特征特性

主茎叶片17片,生育期170天,需活动积温3600小时,属中晚熟品种。株高105cm,穗长22cm,每穗实粒140个,空秕率低。千粒重25g。顶红芒。植株健壮,叶色深绿,根系发达,吸收力和支撑力强。抗早衰性好,活棵成熟。分蘖力中等,成穗数少于目前的主栽品种。2004年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做稻瘟病抗性鉴定:中抗苗瘟,抗叶瘟,中抗穗茎瘟。2004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出糙率83.4%、精米率72.6%、整精米率71.0%、垩白粒率4%、垩白度0.8%、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直链淀粉16.80%、胶稠度81mm。属国标优1级。

产量表现

2003年参加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5.58kg,比对照中作93(508.25kg/亩)减产4.55%,居11个参试材料的第11位。2004年参加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0.39公斤,比对照中作93(556.83kg/亩)增产0.64%,居16个参试材料的第5位。蓟县下仓镇从2001年-2004年连续4年种植,平均亩产608.8公斤,比对照中作93(514.1kg/亩)增产15.56%。宝坻区大口屯镇2002年~2003年种植平均亩产582.5公斤。比对照中作93(506kg/亩)增产13.13%。西青区从2002年~2004年种植平均亩产500公斤,高产地块达到600公斤。比中作93(465kg/亩)增产7.0%。

栽培技术要点

用旱育小苗,叶龄3.5片叶,4月上旬育秧,5月上、中旬插秧。普通湿润秧4月中旬育秧,5月中、下旬插秧(不宜进入6月插秧)。插秧株行距30cm×15cm,每穴3苗(小苗)-6苗(大苗)。播种前用菌虫清浸种120小时以上。施肥应重施底肥,前攻,适当增施早穗肥。每亩底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尿素10-15公斤或碳酸氢铵30公斤。返青分蘖肥追施尿素10-15公斤,拌除草剂混合均匀后撒施。分蘖盛期施尿素10-15公斤。早中穗肥5~10公斤。不要因为叶色深绿减免氮肥用量。与其它品种种植时因植株壮、叶色深,注意防治水稻二化螟。可用杀虫双拌入化肥撒施。活棵成熟,籽粒灌浆进入腊熟期枝梗仍呈绿色,应根据籽粒灌浆掌握适宜的收获期。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市用做春稻品种种植。

备注

2004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