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鱼脑石 |
释义 | 简介又名 鱼耳石、鱼首石、鱼枕骨 异名石首鱼头石(《千金方》),石首鱼脑中枕(《日华子本草》),石首鱼魫(《濒湖集简方》),石首骨(《本草汇言》),黄鱼脑石、鱼首石(《浙江中药手册》)。 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头骨中的耳石,是平衡石,与平衡觉的产生有关。各种鱼的耳石大小形状都有所不同,黄花鱼(即大、小黄鱼)的耳石又白又大很容易找到。 鱼耳石是沉淀在真骨鱼类内耳中的结石,矿物成分为碳酸盐类的文石.鱼耳石每日生长一条环带,且其形成过程中在文石矿物和鱼生活周围的水体之间达到(或接近于达到)氧同位素平衡,因而18O/16O的同位素分馏与温度密切相关.鱼耳石中的碳同位素分馏与鱼生活周围的水体不平衡,但可以记录鱼类的性成熟和食物源方面的变化.因此,鱼耳石的氧、碳稳定同位素成分(δ18O和δ13C)真实地记录了鱼类的生态环境和变化,可视为一种天然的环境变化的标记.伴随着微取样技术和同位素质谱仪分析灵敏度的提高,鱼耳石的同位素成分研究近年来在渔业和海洋环境重建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要成分碳酸钙 来源与采集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头骨中的耳石。动物形态详"石首鱼"条。 多为加工鱼鲞时的副产品。一般在5~6月石首鱼(黄鱼)渔汛期收集。加工时将头骨中最大的一块耳石取出,洗净,晾干。 用途通过对鱼耳石的辉光测试可以反映水体污染的级别 受污染较重的水域 出产的鱼耳石光度强 光域大(波段宽) 受污染较少的水域 出产的鱼耳石光度弱 光域窄(波段窄) (《药材资料汇编》) 可以根据鱼耳石的样子判断鱼的种类。 可以把鱼耳石磨成薄片然后根据上面一圈圈的纹路推算出鱼的岁数。(《海洋知识素质培养》) 药材为长卵形,具三棱的颗粒。大黄鱼的脑石长1.5~2厘米,宽0.8~1.8厘米。小黄鱼的较小,长1~1.2厘米,宽5~7毫米。中间宽,一端稍圆,另一端尖。全体磁白色。关节面较平坦,表面可见明显的圆形节痕;另一面向一侧隆起,近尖端部有一斜的凹沟,并有横突数个,其隆起一侧的下方可见细长纹理,即生长线。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稍涩。以洁白、坚硬、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浙江。 炮制洗净晒干,放铁勺内,上覆一碗,在烈火上煅至有爆裂声后,取出放凉。 性味《医林纂要》:"咸,平。" 功用主治化石,通淋,消炎。治石淋,小便不利,中耳炎,鼻炎,脑漏。 ①《日华子本草》:"取脑中枕烧为末,饮下治石淋。" ②《开宝本草》:"主下石淋,磨石服之,亦烧为灰末服。" ③《纲目》:"研末或烧研水服,主淋沥、小便不通。煮汁服,解砒霜毒、野菌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1~3钱(折合3~9克)。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选方①治石淋及诸淋:石首鱼头石十四枚,当归等分。上二味捣筛为散,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养生必用方》) ②治小便不通:石首鱼头石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③治聤耳出脓:石首鱼魫,研末,或烧存性研掺耳。(《濒湖集简方》) ④治鼻炎:鱼脑石(煅)一钱,冰片一分。共研末,吸鼻中。(《山东中草药手册》) ⑤治久年脑漏:石首骨,火炙研极细,每晚临睡时,服一钱,酒调下。(《本草汇言》) 处方名:鱼脑石、鱼首石、石首骨、鱼枕石、煅鱼脑石处方中写鱼脑石、鱼首石、鱼枕石、石鱼骨等均指生鱼脑石,为原药洗净,晾干,捣成小块或碎块入药者。偏于利尿化石。煅鱼脑石为净鱼脑石放铁勺内,上覆一碗,在烈火上煅至有爆裂声,取出放凉入药者。 商品名:鱼脑石,鱼首石,鱼枕石。以洁白、坚硬、无杂质者为佳。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多为加工鱼鲞时的副产品。一般在5~6月石首鱼(黄鱼)渔汛期收集。 拉丁名:药材Asteriscus Pseudosciaenae原动物大黄鱼 Pseudosciaena crocea(Rich.)或小黄鱼 P. Polyactis Bleeker 炮制方法:洗净晒干,放铁勺内,上覆一碗,在烈火上煅至有爆裂声后,取出放凉。加工时将头骨中最大的一块耳石取出,洗净,晾干。 考 证:出自《药材资料汇编》。 生药材鉴定:为长卵形,具三棱的颗粒。大黄鱼的脑石长1.5~2厘米,宽0.8~1.8厘米。小黄鱼的较小,长1~1.2厘米,宽5~7毫米。中间宽,一端稍圆,另一端尖。全体磁白色。关节面较平坦,表面可见明显的圆形节痕:另一面向一侧隆起,近尖端部有一斜的凹沟,并有横突数个,其隆起一侧的下方可见细长纹理,即生长线。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稍涩。以洁白、坚硬、无杂质者为佳。主产浙江。 中药化学成分:主含碳酸钙;另含有机物0.2%-10%、纤维蛋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