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昂氏父子进士祠 |
释义 | 父子进士祠 巢湖西边,离肥东县城约15公里的西山驿镇昂集村中,有一座昂氏“父子进士祠”。据《昂氏宗谱》载:昂氏先人来自辽东少数民族。元末明初,因避战乱迁至合肥东乡尖山脚下(今昂集村)安居。这里山清水秀,田园平坦,土地肥沃,宜耕宜牧。 清康熙年间,昂集村曾走出父子进士——昂绍善、昂天曾。 肥东共有三对父子进士。其余两对分别是:包令仪与包拯;李文安与李鸿章。这两座父子进士祠早已荡然无存,唯独昂绍善、昂天曾父子进士祠因在解放初改为昂集小学,故而至今保存完好。 《庐州府·志文苑传》记载:“昂绍善,字元长,合肥人,性颖异,博通五经。”昂绍善于康熙六年中进士,官居内阁中书,位列公辅高位;昂天曾于康熙二十四年中进士,官居山东德州平原县知县。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皇帝连下二道诰封,赠昂氏父子皆为文林郎;封昂绍善妻梁淑慎、昂天曾羽妻阎终温为孺人。同时,准入祀乡贤祠,人称“父子进士祠”。不仅如此,皇帝还赠御书匾额四块:“父子进士”、“昂氏宗祠”、“承先启后”等,分别高悬于祠堂大门及堂屋门楣上。可惜的是,除“父子进士”匾额仍清晰可见外,其余三块均在文革中被毁。 “父子进士祠”建于清嘉庆初年。尽管距今已有300年,但其屋梁上的雕花彩漆依然鲜艳夺目;柱础上的石刻雕纹亦栩栩如生。前进大院之中,东西花台上两株百年以上的文竹仍然枝繁叶茂。2001年,肥东县人民政府将“父子进士祠”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 安徽人民政府将“父子进士祠”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父子进士祠”,为浮槎山下重要人文景点。 昂姓 分彝族和汉族,彝族分布于云南以及缅甸等地。汉族昂姓,在今河北获鹿、安徽巢湖、合肥有分布,其来源有三: 一、《姓考》曰:“周大夫昂叔之后。”《姓氏词典》据《稀姓录》以为此源于姬姓。如此,则昂当为周邑,以邑为氏。显然是黄帝后裔。 二、《姓源韵谱》注云:“宋公子昂之后。”《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曰:“昂,为春秋时宋穆公之子。此当系出子姓,乃以祖父名字为氏。”也是黄帝后裔,因为子姓出自黄帝。 望出荥阳。汉代有昂疏、昂祗。 三、 北方的蒙古族,元末明初,先人因避战乱自辽东迁徙至合肥肥东县西山驿乡安家落户,起初聊姓,逐渐汉化,多数村落改姓昂,并形成昂集村(柘皋庙岗至今有聊姓村落,与昂同宗同源)。西山驿昂集村,是巢湖、合肥昂氏的发祥地。北京邮电大学书记,昂秀芬教授,就是那里人。合肥昂集、巢湖柘皋与苏家湾的昂姓是一家人。 昂姓人物 昂绍善:字元长;安徽昂集人。清朝著名大臣。在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考中进士,官居内阁中书,位列台辅高位。 昂天曾,昂绍善之子,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进士。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农历7月19日,康熙大帝连下二道诰封,赠昂氏父子皆为文林郎;同时,准入祀乡贤祠,敕建宗祠,即民间所谓“父子进士祠”。 昂 扬:(1939-):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 昂秋青:著名心理医学专家。职业心理医生,复旦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印地安那-普渡大学博士后。曾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著作数十篇,并获得政府、学术界和医药工业界多项嘉奖。1998年,昂秋青和丈夫舒伟洁合作写了《恍惚的世界——二百部电影中的精神疾病案例分析》一书。2004年入选由墨尔本大学-哈佛大学主办的《世界心理卫生事业的未来领袖项目》。 昂秀芬:(公元1947~今),女;安徽合肥昂集人。著名中共党务工作者。 1990年2月6日,国家邮电部任命昂秀芬为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 1992年6月29日, 昂秀芬兼任北京邮电大学函授分院党委书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