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延庆观 |
释义 | 延庆观,原名重阳观,是为纪念全真教创始人王诘而兴建的。金末重阳观已毁。元太宗五年(公元1233年),全真教徒受丘处机遗命,重修重阳观,历时近三十年,规模宏伟,殿宇壮丽,元帝赐名“大朝元万寿宫”元末又毁于兵火,仅存斋堂一座。明洪武元年(公元1373年),更名延庆观。玉皇阁系观内原存斋堂,因屡遭水患,基部宇末地下三米多深,经挖掘整修,恢复了原貌。建筑共三层,通高18.25米,全用青砖,琉璃构件仿木建造,不是梁架,颇似一座蒙古包,内供明代真武铜像一尊。另有:山西古县延庆观 ,延庆观炸鸡 中文名:延庆观 别称:重阳观 所属区域:中国河南 门票:15元 简介延庆观位于包公湖东北部,是中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宫观。建于元太宗五年(公元1233年)。原名重阳观,系为纪念道教中全真教创始人王喆在此传教并逝世于此而修建。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改名延庆观。现仅存玉皇阁部分。玉皇阁高13米,坐北朝南,采用仿木结构,均用砖砌成。外观下阁上亭,上圆下方,造型奇特,是一座集蒙古包与阁楼巧妙结合,具有元代风格的建筑。阁内供有真武铜像一尊,亭内为汉白玉雕玉皇大帝像。近年来,新修建有东西道房、三清殿等,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庆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市中心,观前街53号,南临开封府、东为相国寺、西接包公祠,是开封市包公湖风景区重要景点之一。是开封风景区中,著名的元代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它与北京的白云观,四川的常道观并称为我国的三大名观,堪称为中原第一道观。它是为了纪念道教全真派的创始人王喆即《射雕英雄传》中全真七子的师傅——王重阳而修建的。延庆观的前身为重阳观、大朝元万寿宫,于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更名为延庆观,观名一直沿用至今。现由开封市延庆观繁塔文物管理所管理。 延庆观主体建筑玉皇阁,又名通明阁,坐北朝南,通高18.25米,用青砖和琉璃瓦件构成,结构严谨,富于变化,共为3层,下层为方形,4坡顶,室内下方上圆,4角砌出密集斗拱,顶似蒙古包,中层呈棱状,8面壁体上附加相互连接的8座悬山式建筑山面。上层为8角阁室,南北各辟1门,室内置玉皇及左右侍臣石雕像。阁顶作攒尖式,琉璃瓦顶上施铜质火焰玉珠。结构奇特,色彩绚丽。玉皇阁是一座汉蒙文化巧妙结合的、具有元代特征的明代无梁阁,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了。它在中国道教史、建筑史、艺术史、民族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它的存在也使开封地区自宋朝以来的古建筑保持了宋、元、明、清的完整序列。1984年进行修缮,现景区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保存基本完好。 院内建筑呈中、左、右三路分布格局,中路为二进院落,从南至北依次为穿心殿、玉皇阁、三清殿;左路有六十甲子殿、八仙醉酒殿廊等;右路是重阳殿。寺院坐北朝南,在建筑上保留了宋元时期汉文化同蒙古文化融合的显著特征。 最著名的景观有:汉白玉雕玉皇大帝、玄武大帝铜像、蒙古骑狮武士、八仙醉酒图、木雕、砖雕。 其中有“三绝”属独有奇观:玉皇大帝:观内原存文物,雕刻精细,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蒙古骑狮武士:蒙古武士头戴尖顶卷边毡帽,脚穿筒靴,身穿皮毛衣服,纹路清晰,充分体现了汉蒙文化的结合 玄武大帝铜像: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造,高1.96米,重一吨。真武即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所信奉。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玄武为真武,称“真武帝君”。 历史金世宗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重阳祖师带领马、谭、刘、丘四祖师西归原,途宿汴京太宁坊王氏客店,在开封传道,不久羽化,后人为纪念重阳祖师,在他羽化的地点汴京太宁坊王氏客店修建了一座重阳观,作为纪念全真教开山宗师之所。 步入元代,全真教绝处逢生再度崛起,达到鼎盛时期。长春祖师派郝祖之徒栖云真人王志谨主持重阳观教务,并在这里大兴土木,经过十年的营建,形成广袤七里,规模宏大,气压诸方的道教圣地。元帝赐名为万寿宫。元末红巾军攻占开封,万寿宫毁于战火。 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恢复道观,改名延庆观。延庆观是隋大业年间605—618四川青城山腰第三混元峭壁间的“天师洞”的别名,这个“天师洞”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传道的地方,开封延庆观沿用天师洞的别名,表明它与道教圣地有着源远流长的继承关系。 铜雕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道观被黄河水淹没。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赵足行等人倡约善男信女捐资重修延庆观。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黄河决口水涌入城,道观又一次被淹没,水退后于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再度重修。 光绪二十年和三十四年又两次修葺两次使道观稍具规模。其布局自南向北为大门,背为戏台。大门两侧有左右两掖门,入门为吕祖殿三间﹙祀吕洞宾﹚,殿东西各置厢房三间,陪房五间,殿后为三清殿五间及东西厢房各三间,后为玉皇阁,阁西有道房三间,东偏院为三官殿﹙祀天、地、水三官﹚三间。 玉皇阁传说紫云缭绕的荆紫山顶,有一座屹位于悬崖边的八角亭式角宇,名曰:“玉皇阁”。但据明代正德十四年所立的“重修金子山玄天上帝殿记”的碑文记载,“玉皇阁”原名叫“玄天上帝殿”,为什么匾额上写的是“玉皇阁”呢?这里面有一段赵登科梦游灵霄殿的神话传说。相传,祖籍新安县井沟村的一位秀才,姓赵,名良辰,字登科。后迁居济源县南窑村。他虽是一个文人,却擅长经营煤矿开采。几年来,家业越来越大,只是三十出头的人了,跟前还没有一儿半女,心中常闷闷不乐。他本着行善积德的思想,经常为民修桥补路,为神建庙塑像,颇受乡里百姓尊崇。他的妻子也经常焚香祭拜,希望神灵保佑赵家能香火不断。走廊 嘉庆元年的春天,赵登科和夫人渡河回原籍探亲,又到荆紫山上的“玄天上帝殿”进香。晚上住在“通仙观”里。这天夜里,睡到半夜时分,他在朦胧中看到一位白须飘胸的老人,手拿一拂尘来到床前。他急忙起身相迎,只听那老人说:“我是太白金星,奉天帝之命,来请施主到灵霄殿一叙。”说罢,就带着赵登科腾云驾雾上了天界。赵登科定睛一看,只见天界里金山银海,琼楼玉宇;彩虹横跨天河,奇花异草四溢,连石头和树木都别具一格;三步一阁,五步一亭,金光闪闪,辉煌耀眼;仙女们成群结队,唱歌跳舞,悠闲自得。 来到灵霄殿,只见风调雨顺四大天王气宇轩昂地站在两边,赵登科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吓得他浑身发抖,两腿发软,战战兢兢地来到天帝面前说:“我是凡民赵良辰,安分守已,从无干过伤天害理的事,不知道天帝叫我有啥事?” 正面 天帝听罢说道:“常有兵将来报,知你敬神爱民,此来不为别的事。我为天帝以来,千山拜,万民敬,享尽了人间香火,实无所怨。只是百姓一直称我为‘玄天上帝’,我感到有些不合心意。听说人间吴承恩在《西游记》里把我称为‘玉皇大帝’,我比较满意。想劳你把荆紫山上的‘玄天上帝殿’改成‘玉皇阁’,不知如何?” 赵登科一听,连连称是,急忙说:“谢过玉皇大帝,小民一定尽心尽力。” 天帝听了回答,喜颜悦色地对文武百官说:“从今天起,都要改称号为‘玉皇大帝’。”回头又对赵登科说:“此桩心愿,望你牢记。别无他事,这就送你回去。”说罢,让太白金星送赵登科返回下界。 送到南天门外,太白金星对赵登科说:“修建玉皇阁,功德无量。你日后将多子多孙。”说完,对他吹了口仙气,他便从天上落了下来。 惊醒后,赵登科觉得奇怪,天一亮就请住持道长杨生钦圆梦,道长听后连声说:“恭喜施主,贺喜施主。”赵登科问:“哪儿来的喜呀?”道长说:“这是天意啊。玉皇大帝托你修建道场,是因为你行善积德,有了善缘,才托梦给你。望你早日完成玉皇大帝的心愿,以圆满你的功德,日后必得善报。” 赵登科听了心中暗喜。于是,就同住持道长杨生钦和杨三光等几个道长商量、拟定修建玉皇阁事宜,筹足银两,很快就开工了。第二年(嘉庆二年)春天建成后,赵登科还在“玉皇阁”门上刻了一幅:“在昔一朝骑白爵,于今万古莅青霄”的楹联。 后来,赵登科果然得了三子九孙,依次列在赵氏的家谱上。 多少年来,玉皇阁一直完好地挺立于荆紫山绝顶。新安县政府已将其列入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新安县的重要旅游圣地之一。 全真教道教教派,也称全真道或全真派。金初创立。因创始人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自题所居庵为全真堂﹐凡入道者皆称全真道士而得名。该派汲取儒﹑释部分思想﹐声称三教同流﹐主张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教人“孝谨纯一”和“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早期以个人隐居潜修为主﹐不尚符籙﹐不事黄白之术。 全真道认为清静无为乃修道之本,除情去欲,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存真,识心见性。该派注重修炼“性命”,认为“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气神相结﹐谓之神仙”。主张修道者必须出家,并忍耻含垢,苦己利人,戒杀戒色,节饮食,少睡眠。《金莲正宗记》称该教“以柔弱谦下为表,以清静虚无为内,以九还七返(按指炼内丹——引者)为实﹐以千变万化为权”。王重阳死后﹐其弟子马钰等七人分别在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继续传道,创遇仙、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清静七派(见北七真),但教旨和修炼方式,大致相似。 元太祖十五至十八年(公元1220~1223)间﹐邱处机应诏赴西域大雪山谒见元太祖,受到礼遇,命其掌管道教,在各地大建宫观,全真道进入全盛时期。在发展中,因不断侵占佛教寺院,宣传“老子化胡”之说,引起僧人不满,而导致元宪宗八年(公元1258)的僧道大辩论。结果全真道失败。宪宗诏令全真道归还侵占的寺院200余处﹐又令道士落发,焚毁《老子化胡经》及其雕版。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僧道再次进行辩论,全真道又以失败告终,诏令除《道德经》外,其他道经尽行焚毁,全真道遭到沉重打击。元成宗时,禁令渐松,全真道又见恢复。明代朝廷重视正一道,全真道相对削弱。入清以后更为衰落。 全真七子 现存全真道的早期史料较多,《正统道藏》收有王重阳以及北七真的著作,教史有秦志安的《金莲正宗记》、李道谦的《七真年谱》、《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甘水仙源录》等。但后期的史料较少。清人陈铭珪的《长春道教源流》和今人陈垣的《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对全真道的历史作了一些考证和论述。全真教是后期道教最大的派别之一,元代以来与正一派一起延续至今。全真教三教合一的思想非常鲜明,这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全真教仿效佛教禅宗,不立文字,在修行方法上注重内丹修炼,反对符箓与黄白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全真教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道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了严格的清规戒律,这一点和正一道很不相同。 全真道是中国道教后期的两大派别之一。创建于金初,后再与其他丹鼎小派合并而成。大派一直流传至今。 相关人物字知明,陕西咸阳人,生于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卒于金大定十年(公元1117年)。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宋王朝南渡,大片北方领土落入金人之手,民族矛盾尖锐、战乱频繁之际。王重阳能文擅武,美须髯,形质魁伟,任气好侠,作为宋朝遗民,他对金人残暴的民族压迫强烈不满,于是自称得道,佯狂垢淤,在终南山南时村掘地为穴,封土高数尺,居于其中,号“活死人墓”,以此表示对金人统治的愤懑和不合作。 后他赴山东宁海等地传教,过全真庵,创立全真教。他在道教史上的最大贡献是融道、儒、佛家的思想于一炉,倡导“三教平等”成为道教中兴的关键人物。他传授了马钰、孙不二夫妇、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等七位弟子,其中以长春真人丘处机最有名。金世宗大定九年,他率丘处机等四弟子西归终南,途经开封,住在今延庆观所在地的一家王氏旅店,次年无疾而终,享年78岁,他作有千余篇诗词传于后世。为纪念他,后人在其逝世地建了一座重阳观,成为在此地修建道教宫观数百年兴衰史的开端。 金末观废,元代重建,赐名“大朝元万寿宫”。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部分修复,改名延庆观。现存玉皇阁1座。玉皇阁又名通明阁,座北向南通高15.80米用青砖和琉璃瓦件构成,结构严谨,富于变化,共为3层,下层为方形,4坡顶,室内下方上圆,4角砌出密集斗拱,顶似蒙古包,中层呈棱状,8面壁体上附加相互连接的8座悬山式建筑山面。上层为8角阁室,南北各辟1门,室内置玉皇及左右侍臣石雕像。阁顶作攒尖式,琉璃瓦顶上施铜质火焰玉珠。结构奇特,色彩绚丽。建国后,多次进行维修,并因地制宜逐步恢复一些殿堂,现已建成的有三清殿、配殿等,是国内罕见的道教建筑。 旅游指南乘车路线开封市观前街53号。乘1、9、20路公共汽车。 门票:15元。 延庆观 延庆观炸鸡郑州延庆观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延庆公司)下属的“延庆观炸鸡”是中原著名的小吃之一,国家注册认证。其以炸鸡及其它名优小吃而闻名遐迩,遍面全国各地。主要经营炸鸡、卤鸡、各种野味系列等三十多个品种,风味独特。“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是延庆公司的经营宗旨,经过延庆人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苦心经营,延庆炸鸡已成为中原的名吃,并荣获1996年,1998年开封风味小吃评比特优奖。现在开发的延庆炸鸡系列达四十多种,品种丰富多彩,各色各样,仅鸡翅就有整翅,翅中,翅尖,翅根等等,有炸,腌,烤,卤等十多种配方,味道有甜,咸,麻,香,辣等口味,适合各方人士。为保证延庆观炸鸡的质量,该公司采取了一整套连锁经营的管理方法,建立了配送中心,实行统一招牌,统一供货,统一技术标准等经营模式,其质量的保证,体现在一个“严”字上。每道工序均严格把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无论在哪家连锁店都能吃到同一种口味的延庆观炸鸡。目前,延庆公司在全国开设了近二百家连锁店! 山西古县延庆观延庆观延庆观在古县城东北屏风山上。该观创建于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竣工于辽延庆初年(公元1124),故名延庆观。 距今八百七十余年,由城东登延庆,山道崎岖盘旋,非健者,力不能支。 观内上院,建三清殿,古朴典雅,为旧时供神之所。殿前有古枞一株,高18米,围4米余。树冠为黛青色,形似伞状,时有异禽翔集其上。殿东为神龙祠,石崖间有泉水汩汩而出。凿石汇水,则清流潺潺。泉水冰寒震齿,但严冬却不结冰。泉水潜流出祠,循院中明暗二渠,经石龙之口,注入鱼池之中,人称其为“活水龙吟”。池内锦鳞游泳,碧藻沉浮。晴空倒映,泉声淙淙。临池精神顿感清爽,而尘烦尽涤矣。 神龙寺南有石窑三孔,上建小亭。登亭,北可仰望霍顶,西可鸟瞰县城。亭下行云缭绕,故而亭名“翠云亭”。 观外群柏五六百株,遍布于屏风山西坡之上,粗径盈尺,细径数寸,衬托着延庆观之观景,使延庆观更显瑰丽迷人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