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匈牙利舞曲 |
释义 | 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是由21首“四手联弹”钢琴小曲所组成的曲集,虽然每一首乐曲的旋律和风格不尽相同,却都混合着匈牙利民族音乐和吉卜赛民族音乐的特色:节奏自由,旋律有各种各样的装饰,速度变化激烈,带有一定的即兴性;形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以三段体为最多。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又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独奏曲。勃拉姆斯的全部匈牙利舞曲都可归为世界名曲,尤以前十首最受世人的青睐。 作者简介个人资料约翰奈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5.7 - 1897.4.3),德国作曲家。1833年5月7日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他童年生活十分贫困,父亲是低音提琴手,7岁随父亲学钢琴,10岁便在水滨酒吧里演出,十五岁时举办了一场独奏音乐会,开始作曲,此时写了不少沙龙音乐作品,包括多种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曲改编曲等。二十岁时用半低音钢琴演奏贝多芬的协奏曲,并当场把每个音都提高了半音,移调试验引起了年仅21岁的哈诺瓦管弦乐团首席乐手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的兴趣,两人交好,勃拉姆斯为约阿希姆写了毕生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约阿希姆感叹勃拉姆斯的才华像“宝石一样纯净,雪一般柔润”。勃拉姆斯在约阿希姆推荐下,投奔至魏玛的李斯特,然而勃拉姆斯对李斯特花哨的音乐风格及其反感。后来他怀揣推荐信找到杜塞尔多夫舒曼夫妇,得到赏识与支持。被推向乐坛。1862年到维也纳,在充分准备后才开始写交响曲,1876年完成C小调第1交响曲, 1877年完成D大调第2交响曲, 1883年完成F大调第3交响曲, 1885年完成E小调第4交响曲。 除了四部不朽的交响曲,还有许多非交响作品,都有浓厚的勃拉姆斯特质。19世纪60年代,他定居维也纳,把当时欧洲的这个音乐中心作为他的第二故乡。1897年4月3日逝世于维也纳,汉堡港的所有船只都为之鸣笛并下了半旗。 影响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但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靠他自己的勤奋好学、他的卓越才能和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觉悟。他的成熟的作品证明了他掌握着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和才华。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 勃拉姆斯的音乐既反映出他德国北部故乡的朴实无华,又反映出维也纳的妩媚动人。在他的最大型作品《德意志安魂曲》中表现出了这两个方面。他出自对人类善良的信念和对德国人民的爱,紧紧依靠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自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舒伯特和舒曼的传统,创作出足以同十九世纪末德国音乐中开始出现的一些颓废现象相对抗的包罗万象的作品来。这正是他创作的主要历史功绩所在。在德国音乐中,人们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贝多芬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三B”原因概在于此。 作品传承勃拉姆斯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以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出发,着力表现时代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作品成为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难怪人们把他的《第一交响曲》誉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勃拉姆斯自己也曾记叙说:“在我背后不断地听到巨人(指贝多芬)的脚步声。”勃拉姆斯写作交响曲并不追求色彩和光辉的表现,但他的乐队表现却格外精致而富有表情。在继承古典乐派交响乐的结构形式的同时,勃拉姆斯又赋予作品浪漫主义的色彩和气质。作品结构严谨,情思蕴藉,规模庞大。他还将德国古典作曲家严密的复调技术和动机发展手法运用到交响曲的创作中。重要作品还有《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 《匈牙利舞曲》第五、第六,管弦乐《学院典礼序曲》及乐作品《摇篮曲》等优秀曲目。 创作历程当舒曼(Robert Schumann)发现勃拉姆斯的音乐天分时,他才20岁,此后他努力不懈,希望不要辜负舒曼的期望。虽然舒曼当时戏称他为“雏鹰”,但勃拉姆斯却生性保守,只有一个地方像老鹰:终其一生,他都坚持当独行客。 尽管勃拉姆斯成熟较晚,他却坚定地以继承古典主义的传统为己任。他杰出的作曲技巧和严格的自我批评,为他赢得当代最伟大器乐作曲家的美誉,而且也被后人推崇是浪漫主义中最强有力、最具独创性的声音之一,因为追根究底,勃拉姆斯的作品并不像表面上听起来那么保守。在对和声的理解方面,确实是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他对丰富的、自由组合的复调组织的偏爱也是一样:他不用传统的“对位法”来处理乐曲线条,而是将其视为具有生命的独立旋律元素的组成部分。不过勃拉姆斯最具前瞻性的作法在于:肯定了节奏是音乐语言的基本元素,如同旋律与和声一般。他的这种看法对二十世纪的音乐影响深远。 匈牙利舞曲g小调《匈牙利舞曲第一号》约作于1869年前,为所作二十一首钢琴四手联弹曲《匈牙利舞曲》中的第一首。后由作者改编为管弦乐曲。又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独奏曲。本曲的钢琴独奏改编版,曾是德国女钢琴家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1819-1896)重要的音乐会演奏曲目之一。 一开始即呈示出的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以匀称平整的附点节奏写成,柔和抒情而略带淡淡的忧愁。移高八度反复时,情绪变得更为缠绵。接着,出现了节奏活跃、带有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中那种快速段落风格的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了生动的对比。随后乐曲进入中间部,奏出情绪激昂的主题,表现了匈牙利人民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速度忽慢忽快的中间部后半部分表情丰富,体现了匈牙利吉普赛音乐即兴性的特点。最后乐曲再现第一部分,在热烈而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升f小调《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这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不但到处被演奏,而且被改编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器乐曲。勃拉姆斯自1852年开始创作这一系列乐曲,当时他在维也纳对该地的吉普赛音乐颇感兴趣,于是记下了许多吉普赛音乐的旋律。1869年他开始出版“匈牙利舞曲集”,实际上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加以编辑和整理而成。 升f小调《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勃拉姆斯所有作品中最为流行的一首,其粗犷而豪放的旋律具有明显的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的特征,给每一位听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选用的是管弦乐曲改编版,更能突出原曲所要求的那种磅礴气势。乐曲的结构十分严谨,第一段为升f小调,具有民间舞蹈风格,速度变化上的自由体现出不同的情趣;乐曲的中段转为明快的升F大调,速度变化依然自由,单纯的旋律与和声所表现的是一种欢快的情绪;乐曲的第三段是第一段的严格再现。 目列表及其管弦乐改编者1.No.1 (orch. Brahms) 3:00 第1曲,勃拉姆斯配器 2.No.2 (orch. Hallén) 2:28 第2曲,哈伦配器 3.No.3 (orch. Brahms) 2:16 第3曲,勃拉姆斯配器 4.No.4 (orch. Juon) 4:32 第4曲,尤昂配器 5.No.5 (orch. Schmeling) 2:17 第5曲,施默林配器 6.No.6 (orch. Schmeling) 3:21 第6曲,施默林配器 7.No.7 (orch. Schmeling) 1:33 第7曲,施默林配器 8.No.8 (orch. Gál) 2:54 第8曲,嘎尔配器 9.No.9 (orch. Gál) 1:25 第9曲,嘎尔配器 10.No.10 (orch. Brahms) 1:43 第10曲,勃拉姆斯配器 11.No.11 (orch. Parlow) 3:17 第11曲,帕洛配器 12.No.12 (orch. Parlow) 2:20 第12曲,帕洛配器 13.No.13 (orch. Parlow) 1:42 第13曲,帕洛配器 14.No.14 (orch. Parlow) 1:32 第14曲,帕洛配器 15.No.15 (orch. Parlow) 2:04 第15曲,帕洛配器 16.No.16 (orch. Parlow) 2:29 第16曲,帕洛配器 17.No.17 (orch. Dvorák) 3:02 第17曲,德沃夏克配器 18.No.18 (orch. Dvorák) 1:23 第18曲,德沃夏克配器 19.No.19 (orch. Dvorák) 1:57 第19曲,德沃夏克配器 20.No.20 (orch. Dvorák) 2:35 第20曲,德沃夏克配器 21.No.21 (orch. Dvorák) 1:21 第21曲,德沃夏克配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