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共皖南特委旧址 |
释义 | 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屯溪老街69号,为砖木结构的二层临街旧式楼房。原为"合记春"中药店,正门与相邻店面相仿,整个建筑属前店后宿格局。1933年冬,中共闽浙赣省委派李杰三等人到屯溪秘密组建皖南特委,特委机关设在“合记春”店内,李杰三等人住在楼上。1935年,特委机关被军统徽州站破坏。1987年10月1日修缮恢复完毕正式对外的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是中心城区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革命纪念馆。现为屯溪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再现了土地革命时期屯溪及皖南人民在皖南特委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历程和革命志士坚贞不渝的斗争风貌。 中文名称:中共皖南特委旧址 类别:革命遗址、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点:黄山市屯溪区屯溪老街69号 开放时间:1987年10月1日 简介1987年10月1日修缮恢复完毕正式对外的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是中心城区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革命纪念馆。虽然陈列室不足200平方米,但完整地保持了原貌,展出的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和一组组资料真实反映了1933年冬至1935年秋皖南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及其取得的业绩,原屯溪市人民政府将这座楼房按原貌作了整修,设立纪念馆,陈列百余件图片和革命文物。现为屯溪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再现了土地革命时期屯溪及皖南人民在皖南特委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历程和革命志士坚贞不渝的斗争风貌。 革命岁月到过屯溪老街的人们都会对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临街楼房印象深刻,因为远远的就会被房屋上那面高高飘扬的红色中国共产党党旗所吸引。这里就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屯溪建立的皖南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共皖南特委旧址及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共皖南特委旧址是我们党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革命斗争的领导机关驻地,是黄山中心城区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革命纪念地。1991年起连续四次被授予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5月13日,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3年冬,方志敏同志派赣东北省总工会秘书长李杰三来屯溪合记春中药店内,以店员的身份秘密从事党的活动,并建立中共皖南特区委员会,机关即设在合记春中药店内,恢复和新建皖南各地党组织。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特委先后建立了7个中心县委,11个县委和11个县级区委,并代管浙西7个县的党组织。为保持与中央的联系,还在上海建立了联络站。1934年入秋后先后发动和领导了5次有影响的农民革命暴动,其中,黟县柯村暴动后建立了皖南第一个苏维埃革命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发行红军货币。同年11月,方志敏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军皖南后,留下一个侦察营与当地皖南红军进行游击。“旧址”内设革命历史陈列馆,再现了先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艰苦奋斗的有利作风。 屯溪区领导指出:纪念馆要保护好革命文物,要完善配套设施,积极争取支持,增加投入,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使我们的党永葆革命本色。 党旗飘飘如何发挥爱国主义基地作用,让革命的旗帜继续高高飘扬、革命的精神代代相传?在屯溪区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经费保障下,区党史办和旧址纪念馆实行“两块牌子一班人马”,确保人员力量,并充分发挥该馆红色旧址的优势,在向群众展示珍贵史料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他们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与区宣传部、教育局等单位联合组织学生前往观摩学习,上团课,举行入队、入团仪式,并在校园开展唱红色歌曲、读红色名著、游红色旧址、写红色感想等红色教育活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期间,该馆积极与市直、区直机关、街道、农村党组织联系,组织党员到旧址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并结合时代和发展的主题,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全市开展的知荣辱、树新风、全民创业促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社会活动结合起来,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该馆还充分利用位于国家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屯溪老街以及中心城区唯一一处红色旧址的优势,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吸引更多的境内外游客来这里了解革命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免费开放20年来,共吸引了100多万境内外游客来此参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社会效益明显,今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