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兴庆公园
释义

兴庆宫位于唐外郭城的兴庆坊,这里曾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旧宅。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登上皇帝宝座,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即改旧宅为兴庆宫。兴庆宫历经扩建,占地达2016亩,超过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明清故宫的面积(1087亩)。

简介

兴庆公园原是软禁李隆基的建筑.现在的西安兴庆公园在90年代前是西安市最大的公园了,它坐落在西安交大的北边,想当年(50年代)交大的师生们都参加了建园的劳动。建园初期,在经济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多快好省、勤俭建园的方针,既要节省资金,又要尽快建成公园,因此部分建筑带有探索试建的意图。除沉香亭、花萼相辉楼外,大部分建筑采用竹木结构,上覆杉木皮、稻草之类临时搭建。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文革”大串联,超负荷的接待游客,这些建筑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全市人民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赞助下,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对园内设施逐步进行了更新改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兴庆宫公园的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发展步伐加快。公园不仅依靠政府投资,还自筹资金,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逐年加大。据统计从1988年至1998年政府部门投资总额达到865万元,公园自筹资金394万元,全部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大大加快了公园的发展速度。从八十年代开始,兴庆湖污染日趋严重,排入湖内的生活工业废水含汞量超标,水质变坏,色如酱油,臭气薰人。湖内淤积严重,部分已成为沼泽。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注,新闻媒介呼吁:“救救兴庆湖”。省、市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区、市有关部门逐级向市人大递交提案,市政府把对兴庆湖的改造列入西安市当年为全市人民办的十件好事之一。从1983年至1991年共投资420万元,经过两次综合性治理,堵截了污水源,修筑了沉砂池和护岸石坡,使兴庆湖污染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建国初期建成的游乐设施项目规模小、档次低、功能不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为了不断满足广大青少年开发智力、活跃文化生活的需要,公园加强了对游乐设施的改造和开发。从1990年起,不断引进游乐项目,先后建成了碰碰车场、激光炮房、滑行龙、疯狂老鼠、激流勇进、海盗船等二十多个大型游乐新项目。

2008年,兴庆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

历史介绍

唐代兴庆宫四周共设有六座城门,正门西开,号称兴庆门,而今兴庆宫向南开的大门在唐代称为通阳门。从整体布局来看,兴庆宫中间有一座东西向的隔墙,把兴庆宫分为两半,而以南半部的园林风光为最美。这里有龙堂、长庆殿、沉香亭、华萼相会楼和亲政务本楼等高大建筑物,环绕一泓碧水的龙池,湖广楼色相会,犹如仙境。相传龙池中曾大量种植荷花、菱角和各种藻类的隐华植物,池南岸还重有可解酒性的醒醉草。兴庆宫的北半部宫殿巍峨,南雄殿、长兴殿、大同殿隐没林中,各有千秋,别具一格。 1958年在唐兴庆宫遗址上修建成西安最大的公园兴庆宫公园。其设计既继承了我国民族传统风格,又吸收了国外造园的艺术特点。

建园初期

在经济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多快好省、勤俭建园的方针,既要节省资金,又要尽快建成公园,因此部分建筑带有探索试建的意图。除沉香亭、花萼相辉楼外,大部分建筑采用竹木结构,上覆杉木皮、稻草之类临时搭建。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文革”大串联,超负荷的接待游客,这些建筑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63年春节游园灯会期间迎春桥被踩塌,发生了人亡事故;1969年一场大风吹毁了南门曲廊花架、二道门、三道门;翠竹亭、东风亭、大同轩等一些建筑设施相继倒塌,沿湖堤岸也出现部分滑坡。群众十分担忧,省、市领导各级政府部门也极为关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已迫在眉睫。在全市人民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赞助下,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对园内设施逐步进行了更新改造:

1965年,改建了迎春桥、芙蓉桥、进水桥、牡丹桥,由原来的竹木结构改为钢筋水泥结构。

1966年建成了公园北门。

1969年拆除南二道门、三道门,新建了南门。1972年将由树木、铁丝网构成的围墙全部改建为单砖实心墙。

1973年翻修了沉香亭东桥、翠竹亭、七曲桥;新建了转马游乐场、喷水池、公园西门。

1974年开始筹建南薰阁。历时6年,于1980年建成。同年还建成了牡丹园。

1975年由市养护管理局行道处免费为公园铺设了沥青环形道路数十公里。

快速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兴庆宫公园的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发展步伐加快。公园不仅依靠政府投资,还自筹资金,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逐年加大。据统计从1988年至1998年政府部门投资总额达到865万元,公园自筹资金394万元,全部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大大加快了公园的发展速度。 从八十年代开始,兴庆湖污染日趋严重,排入湖内的生活工业废水含汞量超标,水质变坏,色如酱油,臭气薰人。湖内淤积严重,部分已成为沼泽。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注,新闻媒介呼吁:“救救兴庆湖”。省、市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区、市有关部门逐级向市人大递交提案,市政府把对兴庆湖的改造列入西安市当年为全市人民办的十件好事之一。从1983年至1991年共投资420万元,经过两次综合性治理,堵截了污水源,修筑了沉砂池和护岸石坡,使兴庆湖污染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兴庆公园

1983年至1985年先后建成了公园办公楼、单身职工宿舍楼、食堂等;扩建了游乐场。

1986年新建成北码头;购进玻璃钢小游船100余只(现有的两艘大型游船是公园1972年自造的)。

1987年建成了东门,同时建造了李白醉卧塑像,翻建了北茶社。 花萼相辉楼在建园初期是由西安市饮食服务公司投资建成并管理,1987年通过协调移交给公园后,于1988年进行了维修改造。

1988年完成了沉香亭的维修和亭顶贴金。

1989年建成了锅炉房,改造了花房。

1997年完成了长达1240米的公园东、南围墙改造,将原来的单砖实心墙改为空透墙。

1998年完成了大型古建筑景点“龙堂”的改造。

建国初期建成的游乐设施项目规模小、档次低、功能不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为了不断满足广大青少年开发智力、活跃文化生活的需要,公园加强了对游乐设施的改造和开发。从1990年起,不断引进游乐项目,先后建成了碰碰车场、激光炮房、滑行龙、疯狂老鼠、激流勇进、海盗船等二十多个大型游乐新项目。

冰封湖

随着气温逐日降低,西安兴庆宫公园150亩的兴庆湖出现冰封湖的现象,湖面最厚冰层达15厘米,截至目前,仍然是半边湖水半边冰的状况,造成200多艘游船彻底被“冻僵”在湖岸边,平均每天的经济损失达1万元以上。该园先后3次投入27万元试图放水沉冰再续新水均未成功,这次冰冻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造成的经济损失之惨重,数十年来罕见。2月15日,该园组织工作人员乘船破冰,以求将损失降到最低。 西安兴庆宫公园,占地150亩的兴庆湖东边碧波荡漾,西边却冰面如镜,3名工作人员用铁锹划着船,站在船上左右摇摆着船身,正在部分冰面呈现粉碎状的冰水相接处艰难破冰。据正在破冰的工作人员讲,这些呈粉碎状的冰面是他们前天破开后,晚上又被冻结在一起的,目前测到的冰面厚度是已经破开的,估计西侧从未破过的冰层更厚。

西安大面积降温以来,150亩的兴庆湖整个湖面逐渐出现冰封现象,造成停留在湖岸边的200多艘游船被“冻僵”。尤其在春节期间,每天来到湖畔的游人如织,但面对兴庆湖,只能望冰兴叹。

西安兴庆宫公园先后3次将湖水放掉,试图让湖面的冰层沉入水底,然后再注入新水,但当新水进湖后,沉下去的冰层又浮出水面,接着又结冰。每次注入新水的成本为9万元,湖面依然是半边湖水半边冰,所有游船依然动弹不得。

这次冰冻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造成的经济损失之惨重,是西安兴庆宫公园数十年来十分罕见的。面对湖面结冰的情况,一些游人跳到湖面上滑冰嬉戏,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每天出动16名工作人员和保安沿着湖边巡查、制止,并用绳子在湖边拉起了警戒线。

小帖士

景点交通乘7、8、27、28、43、402路汽车或102路电车至兴庆公园

兴庆公园综合开发改造

碑林区计划总投资8亿元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对兴庆宫公园进行综合开发改造。

兴庆宫公园占地750亩,仅湖面就有150亩,但多年来由于对公园的投资较少,其设施及环境与城市的发展大环境极不协调。为了使公园能够持续发展,公园提升改造开发项目被西安市政府列为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之一。据悉,改造分为园内基础设施改造和公园沿围墙周边改造两大部分,总投资8亿元,共有40个项目组成。

本次兴庆宫公园综合改造以“一池、三山、十三区、多节点”作为结构,依托中国古典造林“一池、三山”的大结构,将规划范围内分为十三片区,分别为酒店商务区、管理办公及唐文化研究区、民俗酒吧区、南门历史遗址展示区、唐乐表演区、生态保护区、兴庆宫文化景观区、健身娱乐区、核心景观区、养生休闲区、动漫娱乐区、公园外棚户区改造等,“一池”是指公园内的兴庆湖;“三山”是园内已有的三座假山。改造后,未来的兴庆宫公园将成为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档游园景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4: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