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献鸠 |
释义 | 献鸠(xiàn jiū) 选自《列子.说符》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原文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鸠:即斑鸠,一种鸟 1. 邯郸:地名,春秋时代赵国的都城。 2. 元旦:指正月初一。 3. 简子:人名,又名赵鞅,春秋时赵国的缔造者。 4.放生:把捉到得动物释放。 5.过:过失,过错。 6.补:弥补,补偿。 7.故:原因。 8.生:存活。 9.示:表示,显示。 译文邯郸的百姓,在正月初一那天捉大批斑鸠去献给国君简子,简子很高兴,就重重加以赏赐。 有位客人问他样做的原因。 简子说:“正月初一放生,表示我的恩典呀!” 客人说:“百姓们知道您要拿斑鸠放生,就都争着抢着去捕捉,这样打死的斑鸠就多得很了。您如果真心要它们好好活着,不如禁止百姓们捕捉;捕了来又把它们放走,这恩典是偿补不了这过失的呀!” 简子说:“很对。” 寓意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要为别人着想。 这很明显地戳穿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性,放生建筑在杀生的基础上,而在逻辑上面又不得不低头承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