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霞西村 |
释义 | 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霞西地名含义霞西村以下山柄和厝西组名,“霞”字与“下”字谐音,取下山柄的“下”与厝西的“西”成为地名。传闻在明末清初曾氏祖先由本县张坂镇境内的山兜村移居此地。 历史沿革民国30年后属惠安县崇武镇下山柄堡,建国后至1957年为崇武区下山柄乡;1958年属惠安县飞跃人民公社霞西生产大队;1959年崇武人民公社霞西生产大队,下辖下山柄、厝西、港边三个自然村,1984年设为霞西村民委员会。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霞西村隶属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管辖境内。霞西村位于崇武半岛西侧三面陆地,一面临海,东邻联群别墅,西至龙西村,南至前垵村,北至镇政府。距崇武古城1.5公里。崇武镇人民政府机关所在地设在本村。境内北面傍惠崇公路1.5公里,南面傍泉州沿海大通道1.5公里,村内一条东大路1.5公里可以贯穿南北惠崇公路和泉州沿海大通道,交通便捷。境内还有崇武风景区的西沙湾,崎壁湾是天然海水浴场。 人口、土地面积霞西村行政村区域面积2.2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820户,人口6028人,外来人口1565人,全村耕地面积360亩。 村容村貌2009年,为民办实事,对村东一公里长的南北东大路,按国家二级公路标准进行翻建。规划对域内的西沙湾,惠女渔港,港边湖进行改造,发展旅游事业。 气候与物产经济霞西村境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22.6摄氏度,年降水量1350毫米。村民大多数从事石雕业,还有渔业、劳务、小商务等行业。全村已有58家石雕厂,包袋企业1个,纸箱企业1个,水产品企业2个,大酒店2个,渔业大小渔船十多艘,全年总产值3.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 旅游景点境内有西沙和崎壁两个半月形沙滩湾,是天然的海水浴场;有人工建成的“惠女渔港”;有闻名于全省的解放军烈士庙;有南北半月形的淡水湖;还有一座孔子庙和一座晴霞寺。这些都是崇武的景点。 域内设施域内有霞西小学,三个村卫生所,三家幼儿园、老协会老人学校,文化中心和老人健身活动中心。 下级组织下辖:下山柄村、港边、厝西3个自然村,共有24个村民小组。 福建省泉州南安市柳城街道霞西村村情概况霞西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柳城街道驻地东6公里处。村委会设在霞东大桥头,聚落在西溪北岸,略呈圆形分布,与南安市江北大道接壤有宫边、学堂后、大桥头新村、新部、巡仁头、五柱、三落、后路、渡船头、秋公岭、街仔口等自然村,有12个村民小组,580户2328人。 霞西村有耕地500亩,主种水稻、甘薯、花生、蔬菜等。有30家针织厂等个体企业,还有小学和卫生所。乡村路接通省道308线公路。 历史沿革霞西村村落位于霞东之西,取名霞西。原属霞东大队,1979年拆出霞西大队,1984年改为霞西村委会。霞西村系省革命老区村。 安徽省宁国市霞西镇霞西村基本概况宁国市 霞西镇霞西村是霞西镇镇政府所在村,位于宁国市城南17公里,东南与虹龙、石柱村毗邻,西北与竹峰接壤,中津河贯中而流。由原田畈、霞西、长岭村三个小村于2002年合并而成,村委会地坐落在杨门口。霞西村境内群峰逶迤,条条山谷间大小溪流汇入中津河,河流塘堤翠竹垂柳,畈田平坦肥沃,山恋竹木成林,坡地披绿挂翠,雨水适中、气温适宜,环境优热,人杰地灵,和谐文明。 人口面积根据当地人民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全村总面积48平方公里,辖37个村民组,共有农户1606户,人口5600人,水田3464亩,山场49776亩,其中有林地40297亩,用材林(杉木)31.686亩,经济林4399亩,元竹、淡竹6062亩,幼林1090,灌木林地6539亩。 皖赣铁路和竹虹公路贯穿全村22个村民组。 社会发展霞西镇政府座落在该村中心,信用社、邮支局、移动分公司、林业站、高压变电站、电管所、中心小学、卫生院和近二十家工业企业聚集。集镇、街道整齐、繁荣,村通水泥路,公路,并有机耕大道连通各村民组,交通十分方便。 经济发展该村村民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以太阳禽业、五星公司(公司+农户)为依托的养殖业已形成规模,竹木加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散布街道及各个自然村,双饱菇种植蓬勃兴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