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胜县 |
释义 | 武胜介于30°10′46″N—30°32′36″N、105°56′39″E—106°26′50″E之间;东邻广安40km,西接遂宁70km,北上南充54km。武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武胜是嘉陵江流域第二大回民聚居地,主要有千年古刹永寿寺、烈面镇小南海、沿口古镇黄家以及马家清真寺宗教活动场所。武胜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是全国商品粮大县、生猪生产“百强县”、农业部渔业局渔业生产定点联系县、四川省蚕桑生产基地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建设试点县,被誉为“绣花农业”和新世纪丘陵农业之典范。 中文名称: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 行政区类别:县级行政单位 下辖地区:16个镇、15个乡 政府驻地: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沿口镇 电话区号:0826 邮政区码:638400 车牌代码:川X 武胜简介地理位置 武胜位于北纬30°10′46″--30°32′36″,东经105°56′39″--106°26′50″,与南充、遂宁交界,东邻广安40公里,西接遂宁70公里,北上南充54公里,扼川东川南进出之咽喉。 地形地貌 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从426米降到210.3米,形成典型的方山丘陵地貌。武胜是典型的"三山一水六分田"的浅丘农业大县。 面积人口 全县辖31个乡镇、515个村、27个社区、5015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966平方公里,总人口85.2万,其中农业人口73.7万,非农业人口11.5万,森林覆盖率23.82%,耕地面积45.2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62亩。 自然气候 全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6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037.9mm,年平均日照时数1280.8小时,年平均气压977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82.0%,年平均日照率39.0%,年平均风速1.5 m/s,主导风向--北东风。 全县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有常见植物种类1000多种,农特产品资源丰富,是我国蚕丝、生猪、大米重要生产基地。 历史文化 武胜县历史悠久,县境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居住,从事渔猎,农业等生产劳动。 商(约公元前16世纪)至南朝宋(公元420-479年),县境相继为巴国、巴郡和巴西郡垫江县(今合川地)。 南朝齐(公元479-502年),析垫江县以北地,始置汉初县,属益州东宕渠獠郡,县治在今武胜县烈面镇汉初村。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取"以武力胜南宋"之意,设置武胜军(与县同级),县名由此而来。1949年12月13日,武胜县和平解放,隶属川北行署南充专区。 1952年9月1日,撤川北行署区,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68年6月改称南充地区)。 1953年6月23日,县治由中心镇迁沿口镇至今。1993年7月以后,隶广安市。 经济发展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29.4:40.7:29.9调整为26.9:42.4:30.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7.8%、67.5%和24.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达到11160元,突破10000元大关;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8亿元,增长2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4亿元,增长4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亿元,增长18.6%。 (一)工业经济 2009年,全县共有限上工业企业53户,新增10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7亿元,增长41.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增长27%;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5.2亿元,增长42.3%;利润总额3.11亿元,增长14.5%。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29户,比去年增加8户。 正大力实施“44521”工业总量扩张战略,到2012年:建成4大特色园区,即县城农副产品加工园、街子机械电子制造园、中心能源化工园、万善现代仓储物流园,园区建设面积达30平方公里;打造4大支柱产业,即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源化工、机电制造、电子生物产业;培育50户亿元企业(其中5亿元企业10户、10亿元企业4户),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2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100户。 (二)农村经济 系全国商品粮生产大县、生猪生产百强县、农业部渔业局渔业生产定点联系县、四川省蚕桑生产基地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建设试点县。 正大力实施“44271”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到2012年:突出发展4大优势产业,即生猪、蚕桑、果蔬、水产产业;育强4大产业集群,即以天兆公司为主的生猪产业,以安泰公司为主的蚕桑丝绸产业,以同发公司为主的果蔬产业,引进培育水产龙头企业;打造2大产业带,即省道304线生猪、蚕桑、果蔬产业示范带,嘉陵江沿线果蔬、水产产业示范带;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县农副产品加工总产值突破100亿元,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三)城镇建设 武胜县系省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县城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总人口9.1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27.06%;污水量13000吨/日,污水处理率80%;垃圾处理量29200吨/年,无害化率83%(请城管局填);绿化覆盖率35.2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75平方米。 正大力实施“11255”工程,到2012年:建设1个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的洁美家园;打造1张“风情嘉陵江、西部啤酒城”名片;县城人口和面积在2008年的基础上分别实现翻番,达18万人、15平方公里;建设5座城镇人口2万以上的重点小城镇;实现5城同创目标(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国家级卫生城市、中国旅游强县),城镇化水平达35%以上。 民族宗教 武胜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是嘉陵江流域第二大回民聚居地,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族、白族、苗族、土家族、藏族等20余个民族,在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为主,其他民族人口很少。县内民众信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目前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有千年古刹永寿寺和烈面镇小南海(佛教)、沿口古镇黄家及马家清真寺(伊斯兰教)。 物产资源 县内有一江四河七十四条小溪,河道总长352公里,嘉陵江流经县境117公里,水域面积19.05万亩。水电资源近40万千瓦,现已开发28.8万千瓦。境内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卤和沙金,是全国商品粮大县、生猪生产"百强县"、蚕茧生产基地县, 被誉为"绣花农业"和新世纪丘陵农业之典范。 商贸旅游 1.商贸方面。2009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亿元,同比增长18.6%。共有超市103家,农家店248家,个体经营户25109户。以重百武胜商场(营业面积8800平方米、年经营收入8500万元)为核心的城市商业圈逐步形成。 2.旅游方面。有宝箴塞、赛马镇石公石母,沿口古镇、中心古镇、太极湖、秀观湖、唐家大山、三溪渡槽、马家清真寺、黄家清真寺、禹王宫、永寿寺、定远古塔、千佛岩、胜利穿岩、真静书岩等景区和景点。 交通通讯 南渝高速公路境内长22.8公里,途径石盘、鼓匠、鸣钟、沿口、旧县、街子6个乡镇,设县城、街子2个出入口;国道212线境内长30.3公里,途经八一、烈面、金牛、万善、万隆5个乡镇;省道304线境内长46.3公里,途经猛山、白坪、鸣钟、双星、沿口、华封、龙女、万善、宝箴塞、胜利10个乡镇;全县有县道242.9公里,乡道149.46公里,村级公路1368.9公里。 截止2010年1月,全县固定电话用户75368户,移动电话用户143570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115户。 经济发展武胜,物华天宝,经济发展。境内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卤和沙金,是全国商品粮大县、生猪生产“百强县”、蚕茧生产基地县,被誉为“绣花农业”和新世纪丘陵农业之典范。地方工业已形成能源、食品、机电、化工、丝绸、建材六大产业,“蓝剑”“豪士”啤酒、“金螺”高强度紧固件、麻辣牛肉、沿口套刀等十多个产品屡获国家级大奖。政策优惠武胜,政策优惠,环境宽松。让外来投资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有利可图,有钱可赚,是武胜县招商引资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土地使用、税收征缴、规费收取、信贷支持、证照办理等方面的招商引资政策更加优惠。用地成本低廉:通过拍卖、招标、标价出让、协议出让取得用地权的,地价可优惠30-40%;兴办公益事业可享受行政划拨供地;投资对企业改革贡献较大的,视情况减免土地出让金。依法减免税收: 企业安置下岗职工达60%以上或超过其从业人员50%以上的,免征企业所得税3年;开展技术服务的收入可免征所得税;新办独立核算的公用事业企业,免征所得税;在“四荒”地上开发农副产品,3年内免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户籍政策灵活,尊重投资者意愿,外来投资者及其员工、子女,按本县常住人口享受相应待遇。各种规费免收市、县收益, 按最低标准收取中、省部分。水、电、气费一企一议,特事特办。各种证照手续由专门机构代为办理,信贷资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对县外投资企业严格实行“交费登记”制度,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挂牌保护、县级领导联系、执法部门服务承诺等制度,严禁“三乱”行为,确保环境宽松。近年来,由于武胜县环境宽松,政策优惠,已吸引华能集团、重庆南安集团、四川蓝剑集团、四川启明星公司、西安达尔曼集团等省内外十余家知名企业到武胜县投资发展。 武胜,人心思上,企盼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武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武胜要争先!武胜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为目的,制定了“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突出抓好“一江二路三支柱”(综合开发利用嘉陵江水电、水利、水产、水运、水文化和水上旅游六大资源;建设铁路、高速公路大动脉;培育能源及高耗能工业、食品工业、养殖业三大支柱产业),加强能源基础、交通体系、城镇市政、 生态环境四大建设,推动武胜经济大发展。 自然地理沿口镇位于武胜县中部,东与双星乡交界,南与旧县乡、街子镇接壤,西与华封、龙女两镇隔江相望,北与古匠、鸣钟两乡相邻。东邻广安40公里,西接遂宁70公里,北上南充86公里,南下重庆100公里,全镇乡镇公路达70余公里,千吨级船队直抵重庆、南充。 沿口镇是武胜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国家级试点小城镇。全镇幅员面积7570公顷,耕地面积27407亩,其中田18266亩,土9141亩。辖41个村,9个社区,351个社,2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11365人,其中农业人口49125人。 沿口镇因嘉陵江水水流经此处有一小溪汇入,溪与山势构成凹形口袋状,集镇沿江岸和小溪两侧兴建,故得名沿口。宋为太平镇,明为太平里,清为长乐里太平铺,中华民国2年(1913年)设沿口乡,民国29年(1940年)改为沿口镇,1951年农村地区分置沿口乡,1953年武胜县县政府由中心镇迁来本镇(1953年6月至1981年8月更呼城关镇),1987年沿口乡并入,1992年泰山、中滩乡并入本镇。 沿口镇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发达,工业强劲。粮食、生猪、水产总量位居全县之首,已形成以粮油为基础,畜牧为支柱,水产、蚕茧、蔬菜、水果为骨干,生态农业迅猛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格局;能源、食品、丝绸、建材等产业蓬勃发展,麻辣牛肉、清真牛肉系列等特色产品历史悠久,远近闻名。风景名胜众多,物产丰富。有郁郁葱葱、鸟语花香、依山傍水的唐家大山森林,有独具民族宗教特色和地域文化的沿口古镇,有充满中国道家文化神秘色彩的青龙白虎岭,有建筑古朴、具有浓郁伊斯兰教特色的马家、黄家清真寺,有宋代古庙的千佛岩及白鹤观。深刻的历史内涵,风景如画的自然山水,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武胜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南倾斜,海拔自426米降至210.3米,形成方山丘陵地貌。地貌特征为中切割、浅丘陵。 地形从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中丘窄谷、低丘中谷 、浅丘宽俗地带坝和阶地。中丘窄谷主要分布在县西北的烈面、八一、高石、赛马、石盘、鼓匠等乡镇,海拔在250-360米,相对南北宽12-14公里,闭合面积417平方公里。 武胜,物华天宝,经济发展。境内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卤和沙金,是全国商品粮大县、生猪生产“百强县”、蚕茧生产基地县, 被誉为“绣花农业”和新世纪丘陵农业之典范。 县内自然水资源丰富,水质洁净,园区内除人畜饮用水外,修建有若干蓄水池,喷灌池等水利设施。 武胜县内有一江四河七十四条小溪,河道总长724公里,其中嘉陵江由北向南纵贯县境,全长102公里。 嘉陵江畔千里嘉陵江纵贯全境,蜿蜒武胜117公里,嘉陵江黄金水道经梯级开发渠化后,千吨级船队可由重庆朝天门经县境直达南充。 武胜县地处四川东部,嘉陵江中下游,县境内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5℃,年平均降雨量1046mm,年平均日照时间1304.6小时,无霜期达328天。 武胜嘉陵江第一个渔港落户,日前,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下达的嘉陵江渔港建设项目落户武胜。 该渔港建设项目总投入资金为580万元,渔港内将建设渔政执法管理中心、水产品交易市场和渔船停靠码头。渔港建成后港内不仅可停靠渔业船舶200艘,水产品交易量达到6500吨,成为川东最大水产品交易市场,还将改善该县及川东的渔需物资、捕捞安全、流通交易的条件,为该县水产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 据悉该县将按照打造千里嘉陵江第一渔港的要求启动渔港建设,力争2011春节前夕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千里嘉陵江无渔业专业港口的历史将结束。 历史沿革建县时期武胜从南朝齐建县1500多年来,在历史上三易县名。说起来颇富趣味。 南朝齐始置汉初县,元初置武胜军,后升定远州,1287年(至元二十四年)改为定远县。1914年设武胜县。因武胜山而得名。一说取以武取胜之意。1950年至1993年先后属川北行署和南充地区行署。1993年划归广安地区(1998年改为广安市)管辖。 1997年,武胜县面积960平方千米,人口77.4万,辖14个镇、17个乡:沿口镇、飞龙镇、乐善镇、中心镇、万善镇、龙女镇、烈面镇、三溪镇、街子镇、清平镇、万隆镇、金牛镇、胜利镇、赛马镇、鸣钟乡、双星乡、猛山乡、龙庭乡、真静乡、华封乡、石盘乡、礼安乡、农林乡、新学乡、长安乡、鼓匠乡、八一乡、高石乡、金光乡、旧县乡、永胜乡。县政府驻沿口镇。 2000年,武胜县辖15个镇、1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58975人,其中: 沿口镇 92150 、中心镇 42684 、烈面镇 40515、 飞龙镇 24223 、乐善镇 25647 、万善镇 19950 、龙女镇 37298、 三溪镇 24196 、赛马镇 35123 、胜利镇 36140、 金牛镇 24102 、清平镇 22590、 街子镇 18718 、万隆镇 21185 、礼安镇 15331 、鸣钟乡 23570 、真静乡 12287、 猛山乡 16147 、双星乡 16726 、龙庭乡 12770、 石盘乡 23158 、华封乡 25960 、旧县乡 13970 、鼓匠乡 18543 、长安乡 21437、 永胜乡 10974 、新学乡 17181、 农林乡 20526 、金光乡 17152、 八一乡 14466 、高石乡 14238。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5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17号)同意武胜县农林乡更名为宝箴塞乡。 2004年,武胜县辖16个镇(沿口、中心、烈面、飞龙、乐善、万善、龙女、三溪、街子、清平、万隆、金牛、胜利、赛马、礼安、华封)、15个乡(鸣钟、双星、猛山、龙庭、真静、石盘、农林、新学、鼓匠、八一、高石、金光、旧县、永胜、白坪)。 县名由来说起汉初之名,还是从刘邦造反建立汉朝说起。 秦二世昏庸无道,百姓揭竿而起。刘邦响应农民领袖陈涉的号召,与同乡雍齿起义反秦。雍齿出生富豪大家,看不起刘邦。刘与雍貌合神离。一次刘邦率兵离沛外战,雍乘机将沛献与魏。刘邦外战无获,而又无法归沛,怒极欲吃雍齿肉。后雍齿又由魏降楚,跟随项羽同刘邦作战,刘邦更决心杀雍。谁知后来,阴错阳错,雍又由楚归汉,并屡立战功,帮刘邦灭楚建立了大功。可刘邦并不因为雍有大功,而动摇杀他之心。 刘邦称帝之后,大封刘姓和亲戚为王为侯,引起了异姓将领的猜疑而生反叛之心。私下议论纷纷说刘邦为人狡诈残忍,若不见封,则必见罪。如其有功而反受罪,不如反了他。刘邦对此并不知晓。一日,刘邦在洛阳行宫复道上,见一簇武官打扮的人聚集水滨,沿着沙滩,接连坐着,交头接耳,不知为何?宣张良问之,良答那是聚谋反叛。刘邦大惊失色。良反问“主公可知它的原因,主公平生最恨何人?”邦答:“雍齿几次叛我,又几次归降于我,欲杀而无机会。”良说:“杀不得,封雍齿为侯,方可无虞。”刘邦惟良是从,封雍齿为什邡侯,雍齿喜之望外,又安定了大多数将领之心。 什邡属蜀地,偏僻荒凉,地广人稀。刘邦名封雍为侯,实乃调虎离山之计,与流放差不多。雍齿知后,愤愤不平,但无可奈何,带着全家大小,离开长安。人蜀时,乘船从嘉陵江逆江而上,到合州时就不想走了,驻节了两年后,才慢慢逆江而上,船航行到今武胜西关乡胡家坝,雍齿见此地灵山美,是安家筑城的好地方,便上岸安营扎寨筑城。不知住了多久然后才西行。明曹学全著《蜀中名胜记》第259页中《碑目》云:唐赵应龙家,在旧汉初县上,有一坊,左右画彩凤,大书雍侯之居。开元乙卯季秋十九日立。”可以为证。 南朝(齐)这里具备了单独建县的条件。建县时,县定何名?有人提出此城是汉朝初年雍齿开发建成的为由,便定名为汉初县。又有一种说法:“汉初县,南齐(汉人帝)在东宕渠獠郡置汉安装县,本谓是开獠俚(皆对少数民族之污辱称、犹蛮)郡之初置汉人县。汉人初次来开发,便称汉初县。魏灭南朝齐,讨厌汉人高人一等的作法,便将汉初改为青居,隋朝又恢复汉初。 定远本义1259年蒙哥四路大举伐宋失败后,有20年的蒙宋对峙时期。南宋在四川的前哨据点是钓鱼城,政治中心在重庆。蒙元的前哨据点在今武胜,旧县母章德山,又名马军山、飞龙峰、女菁坪。这里就成了蒙哥攻钓鱼城时后方兵站,与钓鱼城相对峙的军事基地。到忽必烈元世祖即汗位后才决定在此成军,定之武租军。至元二十四年,置定远县。 定远之名用了649年,到公元1914年(民国三年),因安徽、甘肃、云南等省也有定远同名,除安徽省定远县历史悠久之外,又非元人所定,保持原名。其它省的“定远”一律要改名。四川省的定远怎么改?由于1267年(至元四年)在今旧县武胜山(母章德山)曾设武胜军,使将定远县改名为武胜县,治设中心镇。 来历简介武胜县历史悠久,县境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居住,从事渔猎,农业等生产劳动。 约公元前16世纪(商代)至南朝宋(公元420~479年),县境相继为巴国、巴郡和巴西郡垫江县(今合川地)。 南朝齐(公元479~502年),析垫江县以北地,始置汉初县,属益东宕渠獠郡。县治在今武胜县烈面镇汉初村。据读史方舆记要:"相传汉初齿曾筑城于此",县名由此而来。 南朝梁大同(公元534~545年),汉初县属楚新兴郡。 公元件556年(北朝西魏帝三年),改楚州新兴郡为合州青居郡(郡治汉初县),又分汉初县地置青居县,属合州。北周因之。 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行州、县两级制。并青居县入汉初县,汉初县属涪州(原合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改行郡、县制,改涪州为涪陵郡,汉初属涪郡。 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改涪陵郡为合州。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合州为巴川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巴川郡复为合州。领汉初县。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因之。 1267年(元至元四年)置武胜军(军与县同级),取"以武力胜南宋"之意,军治今武胜旧县乡,后升定远州,公元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省汉初县(见<<元史·地理志>>),公元1287年(至元二十四年)降定远州为县,意不"永远安定"(见<<蜀中名胜记>>),属四川省重庆路合州。 公元155年(明嘉靖三十年),知县胡濂,以旧治(今旧县乡)山势危险,逼近江岸,迁今中心镇。 明末清初,四川战乱频繁,州县荒芜,人口锐减。公元1669年(清康熙八年),省定远入合州。公元1728年(雍正六年)复置,属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 1914年(民国3年)5月,因定远与安微、陕西、云南等省属县同名,乃据元代曾置武胜军,县治东北又有武胜山,遂更名武胜县。属四川省东川道。 1935年(民国24)--1949年(民国38年),属四川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3日,武胜县和平解放。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 1952年9月1日,撤川北行署区,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68年6月改称南充地区)。 1953年6月23日,县治由中心镇迁沿口镇至今。1993年7月以后,隶广安市。 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风土人情武胜县赛马镇石林村境内石公石母,三墫自然石人像矗立在西边山上巍巍壮观。“石公对石母,银子两万五。为防贪婪者,石笋凌空矗。”这首广泛流传的民谣,道出了“石笋凌空”的优美故事。 “石笋凌空”在八一乡二村境内,是武胜八景之一。 那里有座大山,峦峰高耸,松柏滴翠。朝日霞光点染,绮丽非常;傍晚夕阳斜照,斑驳陆离。阴天云雾缭绕,蒙蒙胧胧,雨日雨声淅淅沥沥,大山青翠欲滴,远看郁郁苍苍,近观清清晰晰。风景如画,勾人心魄。 山上有座庙,名“石笋寺”。寺旁有两砣巨石高数十丈,其状似人,栩栩如生。伫立在左边的活象个男人,身材魁伟、浓眉大眼、满面笑容,帽子高耸。位于右边的活象个女人,秀眉媚眼,美丽贤淑,态度恬静,抿嘴含笑。传说,这就是石公、石母。他俩中间有砣小石,活象一个英俊少年,则是他们的儿子。 石公、石母为山神守护着银仓,里面藏有两万五千两银子。 石公不是一个好人,淫性放荡。每到下午傍晚,变成一个美貌男子,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一见美丽妇女、年青女子,就去调戏达到奸淫的目的,然后隐去,许多妇女受了凌辱还找不到人,哭天无路,入地无门。有的妇女看他长得标志,主动同他戏耍,无不受骗。 有一天,一个嫂嫂带着妹妹上山捡地母耳。听说石公很不正经,爱美貌的妇女。姑嫂两个耍得很好,亲密无间常常开玩笑。嫂嫂无意之间抬头看到石公笑逐颜开,觉得有趣便对妹妹开玩笑说:“今天我俩把竹篮子向石公甩去,看哪个把竹篮子碰到石公脸上,哪个就给石公当婆娘”。 妹妹年方二八,美貌动人。听了嫂嫂的话,顿时羞愧难当,可又觉得有趣,开开玩笑,又有何妨,便羞羞答答地点头表示赞同。 嫂嫂把篮子使劲朝石公头上甩去,甩了六七次,都没有甩到脸上。嫂嫂假意不快说:“这下该轮到妹妹你甩了。”妹妹想:“我知道你耍奸,难到我不晓得耍滑?你不想往石公头上甩,我朝石公脚上掷。可是那篮子脱手之后,轻飘飘地就与石公的脸相碰了,好象两个接吻似的停留了瞬间。 嫂嫂抚掌大笑道:“妹妹,我祝贺你!你当上了石公娘子了……”妹妹红着脸嗔道:“臭嘴”,就撵去打嫂。嫂姑嘻嘻哈哈,欢笑不已。玩笑过后,谁都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说也奇怪,自从嫂姑开了玩笑后,妹妹情绪有些反常,食欲不振,精神委靡。夜里嫂嫂听到妹妹床上有个男人声音,俩人亲亲热热,叽叽咕咕。认真细听,又听不明白。天长日久,妹妹的肚子渐渐隆胀起来了。 母亲惊奇,悄悄问女儿,女儿咽咽啜泣,沉默不语。母亲又问嫂嫂,嫂嫂也摸不着头脑。后来左思右想,才想起在石公面前打赌和夜里听到妹妹同男人摆龙门阵的事情。母亲又去问女儿,女儿隐瞒不过,才如实讲了。母亲气得骂女儿不守家规,狠狠打了一顿。 父亲闻知,既惊又恨,便写咒文,摆上香案,烧钱化纸,三跪九叩,向玉皇大帝秉告…… 玉皇大帝收到这样的秉告已不止一次了,急派太白金星下界查证,太白金星去后掌握了铁证如山的事实,回报玉皇大帝说,石公不守本分,罪恶滔天,百姓怨声载道,若不制止,将失信于民,有罪于世。可石公大喊冤枉,说什么刁民无事生非,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诬告好人。玉帝又派了几路天神,下到凡间去调查。不久,个个天神汇报,情况大同小异。石公荒淫无度,不守清规,于是玉皇大帝派雷公去惩治石公。 雷公本想教育从严,处理从宽的原则,第一次打了一炸雷,把石公的帽子打落了,促使他反省,痛改前非。谁知他儿子从山下把帽子拾回来,给他戴在头上。他不但不改邪归正,反而变本加厉,作恶如故,奸淫妇女更多,残害百姓手段更残酷,百姓咒骂更凶,玉皇更加震怒。 雷公受了批评,既气又恨,再也不想饶恕石公了。所以第二次连续打了两个炸雷,毫不留情地把他的脑壳打掉了。他的儿子哭了,在王家大沟的水田里找到了他的头,悲痛欲绝、肝胆俱裂,想把吃奶的气力都使出来,无论怎样搬弄都搬不动。石公便身首异地,没有了脑壳,从此百姓安宁了。 石母心善贤淑,爱做好事善事。她的头发就是灵芝草,包治百病,却很少有人得到。因为楼梯搭不拢,用长竹竿绑起镰刀也勾不着,但她对穷人很同情,时常接济。可后来,碰到一个王木匠,才使她收回了慈心。王木匠家原本很穷,老母生病,无钱医治,石母很想救济他。 王木匠在插秧时,老是听到有个女人在喊他:“王木匠补仓!王木匠补仓……”他回头看时,又没有见人,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他想:以往听人说,石母爱做好事,是她要接济我吧!随后又听到同样声音,便循声而去。他走到石母背后,见石壁上碗口那么大个洞,银光闪闪。他伸手去摸,全是银子,好多好多啊!这时他又听到有人唱:“石公对石母,银子两万五”,他既惊又喜,能得到这么多银子要发大财了!但是他一时又弄不完又怕被别人发现,摸了两锭银子后,立即捧了两捧稀泥巴把洞口糊上,王木匠贪婪之心发作,他心想:别作声,晚上我一个人挑起箩篼来挑,挑个够。 王木匠心急如焚,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再次来找银仓洞口时,到处都是石壁,再也找不到泥糊的洞口了。他尽管从初夜摸到黎明,还是没有找到银洞,一无所获地回到家中,躺在床上反复思量,找不到洞口所在,天亮之后,他气汹汹地拿起凿子、斧头来,在石壁脚下四处打,到处凿,上下敲,始终没有找到门路。他越打越气,心中发誓,老子明天把全村的石木二匠都喊来会战,搞个天翻地覆,砸烂你石母,找到银库,看你把银子藏到哪里去。总要把这两万五千两银子掏出来! 石母大怒,夜对儿说:你赶快变成一株石笋吧,把这银仓保护好,千万不能给贪心人有机可乘,儿子去了。 次日,当石木二匠浩浩荡荡队伍赶来时,见一株高大的石笋凌空矗立,层层笋壳叶,摇摇欲坠,大家惊诧。不敢上前,王木匠却一马当先,奋臂高呼:“你们要想发财,就不要怕死,谁要银子就跟我来……”几个石匠胆大,就跟着他去了,刚跑拢石壁,还没有开錾,石笋壳叶纷纷坠落,轰轰隆隆的巨响,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打得他们头破血流,喊天叫地,其他的人也惊恐逃窜。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找银仓的银子了。 “石笋寺”虽然早已拆了,但石笋仍然矗立在那里,风姿绰约,蔚为壮观,令人看了,留连忘返。 清清嘉陵江水如甘甜的乳汁,既赋予大地美的神韵,又赐给人民以富足。 武胜农业久负盛名,农产品资源丰富,盛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高粱、水果、蔬菜和生猪、蚕茧、水产品等,年产粮食近40万吨,出栏生猪120万头,出产水产品2万吨,逐步形成了以粮油为基础,畜牧为支柱,水产、蚕桑、蔬菜为骨干的农业生产格局。近年来,武胜坚持以工业的手段抓农业,突出龙头企业培育和基地建设,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开了坚实步伐,产业基地建设已具雏形,生猪、蚕桑、水产挤入了全省领先行列。武胜劳动力资源丰富,富余劳动力较多,劳务输出成绩斐然,十万武胜人在重庆创业。勤劳淳朴的武胜农民以辛勤的劳动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伍明万的雕塑作品《养猪妇》的原型就来源于武胜。 武胜地方工业初具规模,名优产品较多,水电、粮油、食品、啤酒、茧丝绸、化工、建材等产业蓬勃发展,肉制品、啤酒、白酒、生丝、刀具、PE管材、饲料等20多个国优省优产品闻名遐迩,畅销国内外。建于嘉陵江上的东西关电站和秀观电站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年可发电12亿千瓦时。华润蓝剑啤酒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千升,位居全省第三。安泰丝业公司缫丝规模达到6800绪,成为全省最大的自动缫丝企业。华西希望集团万千饲料公司、川粮米业公司、金易管业公司、启明星电力公司等不断发展壮大,助推武胜工业走在全市前列。 武胜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在任四川省委书记期间曾专程视察桐子壕航电枢纽工程,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曾先后到武胜视察和检查工作,市委、市政府等领导经常莅临武胜检查和调研,给了武胜干部和群众巨大的鼓励和鞭策。 武胜地方食品种类繁多,风味独特。“三巴汤”、“麻辣牛肉”是当地回民的压轴好菜,香味浓郁,回味悠长。“渣渣鱼”、“大河鱼”味鲜肉嫩,久负盛名。武胜江河野生的经济鱼类有岩原鲤、青波、黄腊丁、翘壳、江团等30余种,渔民吃鱼有句经验之谈:“一边二岩三青波”,即是指边鱼、岩原鲤和青波最为美味可口。 武胜县城傍江依山而建,按照山水园林生态型城市的架构,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宽阔的街道、林立的高楼、葱茏的绿化、整齐的路灯、琳琅的商品、旺盛的人气以及绚丽的夜景、完善的公共设施、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无不显示出这座新兴城市的独特魄力和蓬勃朝气。 2009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84.8亿元,同比增长14.6%。 行政区划武胜县半岛新区开发建设是县委、县政府致力推进“四区建设”,抓好“五件大事”,实现城市跨江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新区位于武胜县华封镇,涉及华封镇永寿寺村、桃园村,建设规模约4平方公里,概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为11亿元。新区遵循城市总体功能布局,聘请全国顶级规划单位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集行政办公、高档商务、教育文化和现化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区,致力打造基础功能配套、公共设施齐全、聚集辐射功能强大、要素保障有力的“风情嘉陵江、西部啤酒城”新县城 半岛新区开发建设将通过建设嘉陵江二桥、道路、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增强聚集效应。目前,嘉陵江二桥项目已经省发改委批复,初步设计及评审已经完成,整个桥长743米,估算总投资1.58亿元;新区已报征土地2127.08亩,已经省政府批准;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调查摸底工作已经全面结束;四川城乡规划设计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城市与设计研究院4家设计单位正进行新区控制性祥细规划暨城市方案设计;预计2010年4月底前将完成半岛新区控制性祥细规划暨城市设计工作;5月份进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图设计、预算和评审;6月份面向全国公开招选投资人进行半岛新区开发建设。 武胜县地处川渝两省结合部,与南充、遂宁、重庆三市交界,东邻广安35公里,西接遂宁70公里,北上南充65公里,南下重庆100公里, 扼川东川南进出之咽喉,踞川渝物资集散之门户。 身份证区域代码:511622 邮政编码:638400 县人民政府驻沿口镇 武胜县辖16个镇(沿口、中心、烈面、飞龙、乐善、万善、龙女、三溪、街子、清平、万隆、金牛、胜利、赛马、礼安、华封)、15个乡(鸣钟、双星、猛山、龙庭、真静、石盘、宝箴塞、新学、鼓匠、八一、高石、金光、旧县、永胜、白坪)。 风景名胜沿口古镇是位于嘉陵江流域上的川东第一古镇。它是嘉陵江中下游第二大回民聚居地,也是昔日嘉陵江流域上重要的水码头。古城建造于明末清初,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古镇多寺庙,最著名是马家清真寺和黄家清真寺,具有浓郁的伊斯兰教特色,保存比较完整,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镇位于县城城区嘉陵江边,占地面积0.5平方公里,与新县城、滨江公园、千福城广场紧紧相连。它依山而建,顺山势而就。老街街道全部由大青石板铺成,千百年来由于路人众多,大青石板梯步已呈光滑圆润的凹型,长近1公里,老街街道两侧昔日的店铺、茶房、酒廊、戏院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保存完好,建筑多为明清时代建筑群,建筑古朴、规模宏大。现今,置身幽静古朴的半边街、神秘的回民马家黄家清真寺、宏大古朴的禹王宫、银须鹤颜民风古朴的老街坊邻里之间,品尝风味别致、独具特色的嘉陵江天然、环保、绿色食品,体味安宁恬淡、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常常令人流连忘返。 宝箴塞位于武胜县农林乡方家沟村,依山而建,闽南团城建筑风格,有江南民居特色。房屋设计精巧,重叠有序,古色古香,独具特色。占地26000多平方米,8个天井,108道门,塞墙高6.5米,宽0.4至1.5米,长560米。宝箴塞始建于清朝宣统辛亥(1911年)秋至今已有93年历史。前后分二期工程修建,先建正塞,然后建尾塞,历时40多年。 由唯一塞门登上塞顶的了望楼(共三楼一底),放眼四周,过去那山清水秀,潺潺流水的迷人景色依稀可见。当行至塞墙上,宽1.5米,长560米的通道四通八达,墙上均有枪口剁眼,成斜式,可以相互照应,打击任何一个目标,是用来保护塞内安全而设置,有及其重要的军事价值。 塞内房屋属穿木结构,板壁,椽顶,雕刻、绘画着各种花、鸟、龙、凤、云彩等图案,姿色各异,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考古价值。现部分保存。8个天井,大小各异,皆具特色,最大的60平方米,最小的有5平方米,各成体系,密不可分,且井井相联,道道相通,使居住十分便达,是古塞建筑的奇葩。形状有方型、棱型、园型、三角型等,是根据塞内的方位八卦设置,建造精细,雕塑典雅。108道门,大小各异,各具特色,同时又是根据不同的需要而设置,完全无繁杂之嫌。正塞和尾塞之间建成有戏楼、戏台,设计精致,雕梁画栋,别具一格,是当时塞内休闲娱乐的中心。左右各建厨房一处,并设有奇花异草的后花园,还有自然泉水井、消防池、饭堂、仓储、厕所等,生活娱乐设施十分完备。左侧立有一块石牌,书法流畅,镌刻精细,挺拔遒劲。碑文较详细的记载了该塞的建筑始末,至今保持完好。是考证此塞不可多得的文史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段家大院(面积约20000平方米)是宝箴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建有朝门三道,戏楼、看台、花园三座、天井、水井、饭堂、仓储、厕所等生活设施十分完备,院坝由1.5米的条石铺成,数十米的回廊使整个大院连成一体,构成了开然壁回的四合院落,是古院建筑中的典范,有极高的古院建筑之研考价值。当时设有枪械作坊加工,提供给养,对外联络。并建有碉楼一座,高数丈,条石砌成,碉楼四周建有斜式枪孔,易守难攻,是抵御匪盗的防御体系,与之配套的还有高数丈,长约数里的土墙将宝箴塞、段家大院、碉楼纳入统一而坚固的防御系统,系统内绿树成荫,遮天蔽日,青山环抱,景色迷人,经过保护恢复建筑后,宝箴塞将是人们考古研究、休闲、娱乐、避暑的世外桃源。 交通现状武胜县地处川渝两省结合部,与南充、遂宁、重庆三市交界,东邻广安35公里,西接遂宁70公里,北上南充65公里,南下重庆100公里, 扼川东川南进出之咽喉,踞川渝物资集散之门户。千里嘉陵江纵贯全境,蜿蜒武胜 117公里,嘉陵江黄金水道经梯级开发渠化后,千吨级船队可由重庆朝天门经县境直达南充。国家高速G75兰海高速(渝武、南武段)、国道212线、省道304线在境内纵横交错,县、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武胜到重庆、成都均实现了全高速连接,到重庆仅1小时,成都2.5小时,兰渝铁路将贯通县境设站,广安、华蓥、庆华、南充、合川火车站紧邻周边。1小时可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半小时到南充高坪机场,是重庆“1 小时”经济圈城市之一。 现正在修建广安-武胜一级公路,已开工建设广安-武胜-遂宁高速公路,并将建设广安-武胜-潼南-安岳-资阳高速公路。 武胜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南倾斜,海拔自426米降至210.3米,形成方山丘陵地貌。地貌特征为中切割、浅丘陵。 地形从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中丘窄谷、低丘中谷 、浅丘宽俗地带坝和阶地。中丘窄谷主要分别在县西北的烈面、八一、高石、赛马、石盘、鼓匠等乡镇,海拔在250-360米,相对南北宽12-14公里,闭合面积417平方公里。 武胜,物华天宝,经济发展。境内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卤和沙金,是全国商品粮大县、生猪生产“百强县”、蚕茧生产基地县, 被誉为“绣花农业”和新世纪丘陵农业之典范。 县内自然水资源丰富,水质洁净,园区内除人畜饮用水外,修建有若干蓄水池,喷灌池等水利设施。 武胜县内有一江四河七十四条小溪,河道总长724公里,其中嘉陵江由北向南纵贯县境,全长102公里。 嘉陵江 千里嘉陵江纵贯全境,蜿蜒武胜117公里,嘉陵江黄金水道经梯级开发渠化后,千吨级船队可由重庆朝天门经县境直达南充。 武胜县地处四川东部,嘉陵江中下游,县境内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5℃,年平均降雨量1046mm,年平均日照时间1304.6小时,无霜期达328天。 国民经济经济总量二○○九年,全县GDP实现84.8亿元,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8亿元,同比增长4.4%,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增长23.9%,拉动经济增长9.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完成增加值28.5亿元,同比增长24.8%,工业经济拉动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亿元,同比增长10.9%,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构成由2008年的29.9:38.6:31.5调整为26.9:42.4:30.7。 民营经济作用突出。民营经济贡献加大,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对GDP的贡献率为65.2%,占GDP的比重为5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1.3亿元,增长28.3%;第三产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14.6%。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总量不足,人均水平较低,在扩权强县中排位中游,“三化”水平不高,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社会保障体系不尽完善,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居民收入增长不快。 农业生产二○○九年,全县农业生产继续增产增收,农村经济运行更趋平稳。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7.8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达14.8亿元,同比增长1.9%;牧业产值20.2亿元,同比增长3.0%。 种植业面积略有增加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91976公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6928公顷,同比增长0.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411公顷,同比增长0.6%;水稻种植面积20151公顷,同比增长0.01%;玉米种植面积7348公顷,同比增长0.2%;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1023公顷,同比增长2.2%;蔬菜种植面积10288公顷,同比增长10.4%。 粮食作物稳步增产 全年粮食实现产量36.5万吨,比上年增产0.6万吨,同比增长1.7%。其中,小麦产量3.2万吨,水稻产量17.4万吨,玉米产量5.7万吨。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25.1万吨,同比增长11.7%;油料作物产量2.1万吨,同比下降4.5%。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 特色水产产业不断壮大,优质品种进一步增加,水产品产量达2.7万吨,同比增长8.8%,优质水产品在品种和数量上均有提高。 林业生产健康发展 “森林武胜”建设顺利启动,省绿化模范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6.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补植补栽2.04万亩。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5270公顷,四旁(零星)植树333.8万株。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完成万善镇土地整理项目1.1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84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5万亩,建成水利工程986处,整治病险水库22座,恢复改善灌面4.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5平方公里,新建沼气池1.02万口,完成营造林面积6.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补植补栽2.04万亩。推广农业机械623台(套)。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5.0万千瓦,同比增长14.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5971吨,农药使用量为460吨,农村用电量9228万千瓦时。 工业经济二○○九年,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1.8%、27%。银钢科技园、凤舞门业、辉雅电子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金易管业搬迁一期等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出台鼓励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技改扩能政策,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亿元企业8户,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3户、亿元企业达29户。创省著名商标1个、名牌产品3个。 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全年投入3.05亿元,新拓展面积2300亩,新建标准厂房7.1万平方米,街子集中供水站和城东110千伏变电站建设顺利推进,新入园企业11户,累计入驻企业39户,实现年产值51.8亿元。 建筑业稳步发展 年末全县资质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共24家,其中劳务分包企业6个,全年累计实现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12.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5.6万平方米,增长2.3%;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0.8万平方米,增长20.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9.5万平方米。 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4亿元,同比增长47.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4亿元,增长55.9%;更新改造投资完成5.8亿元,增长78.1%;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投资3.1亿元、20.7亿元、20.6亿元。房地产市场逐步复苏,全年完成投资4.1亿元,同比增长45.1%,增速较去年提高了39.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2.7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15.8%。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 设立5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组织四个招商局分别在重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驻点招商,全力承接产业转移,全年共签约引进项目210个,到位资金42.2亿元,同比增长93.1%,其中工业项目88个,引进资金30.8亿元,增长72.2%。 商贸流通商贸流通发展较快 积极开展刺激消费“五大行动”,雪花啤酒风情街投入使用,以重百商场、步行街、盛达假日广场为主要区域的核心商业圈初步形成,“迪信通”等知名专业连锁企业入驻武胜,餐饮、娱乐等行业日益繁荣,信息、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加快,城乡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亿元,增长18.6%,其中:县级零售额9.3亿元,同比增长19.5%;县以下零售额19.7亿元,同比增长18.2%。批发业6.7亿元,同比增长23.5%;零售额13.4亿元,同比增长21.0%;住宿和餐饮业5.4亿元, ,同比增长21.1%。 交通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完成全县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物流规划。兰渝铁路武胜段、省道304线县城过境段、嘉陵江二桥正式启动建设;建成武渝对接公路4条20公里。新建通村水泥路(油路)85.5公里农村客运招呼站14个。公路总里程达到171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22.8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116.3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9617万吨公里,水路货运量为67.8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8900万吨公里;完成公路客运量595.8万人次,公路旅客周转量27570万人公里,水路客运量52万人次,水路旅客周转量740万人公里。 邮政通信业稳定发展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达3962亿元,增长13%。电信、移动等通讯企业运行良好,全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完成增加值10650万元,同比增长3.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75368户,移动电话用户143570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500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 完成了龙女湖旅游区总体规划和宝箴塞景区整体项目策划,与合川区签订旅游合作协议,古镇古塞“一日游”、“农家乐”旅游成效初显,渣渣鱼等特色餐饮初具规模,成功举办第23届龙舟旅游文化节、首届啤酒文化节和首届农家庖汤旅游文化节,全年接待游客1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23.3%。 金融保险财政收支平稳 狠抓增收节支工作,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25.0%。其中增值税1975万元,同比下降4.8%;营业税2549万元,同比下降3.1%;非税收入14675万元,增长38.7%。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7亿元,增长29.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304万元,增长14.8%;教育支出26797万元,增长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723万元,增长36.2%;农林水事务支出14910亿元,增长6.8%。 金融、保险业健康发展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9.5亿元,比年初增加16.0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4亿元,比年初增加10.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1亿元,比年初增加5.1亿元。全县保险市场发展良好,保险收入增长快,全年实现人寿保费收入1004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9%。 教育助学教育事业全面推进 “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不断发展,武胜中学扩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完成旧县初中迁建、5所寄宿制学校建设,沿口初中新教学楼建成投入使用,“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教育工作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督导评估。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92所,其中:小学校71所,普通中学49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 幼儿园67所。专任教师5100人,其中:小学校2225人,普通中学248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68人, 幼儿园208人,教师进修学校11人。在校学生131362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57387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3224人(初中38752人),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6653人。在园幼儿人数14098人,入园幼儿数10983人。全县学校有校舍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图书藏书量达122万册,拥有教学计算机5066台,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3.41亿元;有53所学校建立了校园网。 基础教育得到巩固 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为100%、99.04%、102.71%(有回流学生就读六年级);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98.57%、99.50%、100%。高考本科上线2166人(其中重点本科202人)。 扶困助学不断深化 继续抓好学生资助工作,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9%;对5940名住校贫困学生补助了生活费432.6万元,对1193名贫困学生进行“一帮一”对口资助,对考上大学的175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帮扶。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效果明显 城乡环境“集中治理年”活动扎实推进,开展“五大行动”,重点实施城市容貌治理、乡镇清洁和村庄清洁工程。化学需氧量去除量为1358.4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94.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45%,重复用水率达60.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 安全生产总体平稳 全县共排查安全隐患200余项,其中重大安全隐患15项、已整改12项、落实监控3项,杜绝了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97起,死亡11人,受伤77人,直接经济损失56.7万元,全年共处理刑事案件189件,结案181件;处理饮酒驾车33人次,其中醉酒驾车5人次。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