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苇产村
释义

苇产村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西北方向,距办事处5公里。东靠济青铁路、流亭国际机场,西邻胶州湾畔、马戈庄盐场,南与王家女姑村接壤,北与西果园村相连。

历史沿革

据《赵氏祖谱》记载:明永乐年间(约公无1403年),始祖“舜”由云南迁居山东之胶邑。后百余载,王世祖“洪复”携兄弟子孙自胶邑的艾山迁即墨南乡,因此处苇产丛生,故名苇产村,沿用至今。

苇山村,1949年6月建立村政权。新中国成立前后隶属即墨县城阳镇;1951年4月隶属青岛市崂山办事处流亭区;1956年7月隶属青岛市崂山效区流亭乡;1958年9月隶属崂山效区仙家寨人民公社;1961年10月隶属崂山县仙家寨人民公社;1984年4月隶属崂山县流亭镇;1988年11月隶属崂山区流亭镇;1994年6月隶属城阳区流亭镇;2001年至今隶属城阳区流亭街道办事处。

地理位置

苇产村地处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南北最大距离1.2公里,东西最大距离1.4公里。域地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北距城阳火车站1.5公里,东距308国道2公里,青岛流亭机场近在咫尺。村西又元路贯通南北,与济青高速公路相连直达青岛、济南。村东赵园路、村中三园路等主要交通干线环境苇产村。便利的交通网络、,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商家投资的一方热土。

村情村貌

1949年全村土地总面积2968亩,其中建设用地510亩,

农用地1950亩,未利用地508亩。2002年建设用地

1420亩,农用地530亩,剩余沟南北岸220亩,域地

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最适宜种植小麦、玉米、

谷类及蔬菜等农作物。其中苇产的城阳青大白菜,大金钩韭菜、茼蒿、菠菜等因菜质良好畅销岛城内外。

2002年,全村共有1385户,总人口3776人,自然增长率为2‰。全村姓氏有赵氏、牛氏、刘氏等100余个,皆为汉族,其中赵氏最多、1100户,占全村的80%。

自然资源

苇产村历代以农为业。建国初期,以粮为主,兼植少量蔬菜,由于生产条件差,经济收入不高,年人均收入仅16元。1956年始走合作化道路,在政府领导下,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广集肥,深翻土,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粮菜产量逐年增长。到1978年,粮菜单产分别达到500公斤和3000公斤,分别比建国初期增长50%和6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苇产村被青岛市确定为蔬菜专业队,种植蔬菜面积不断扩大,达到 1975亩。1984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设施。科技投入不断增大,种植技术不断提高。蔬菜种植比率逐步扩大,到1998年全村种植蔬菜面积,占农用地的98%。种植技术由原先露天种植转为大棚,小拱棚种植,并向高效、无公害种植发展;蔬菜优良品种繁多,城阳青大白菜、金钩韭菜、叶三黄瓜,72—六九西红柿等多达20余种,蔬菜单产高达5000公斤。

2002年全村农业总收入达916万元。

经济发展

工业是兴村之路。60年代,为壮大集体经济,苇产村走工企发展道路。1964年,成立了第一个村办企业—苇产建筑队,年经济收入35万元。后又先后办起了窑厂、制带厂、面粉加工厂等三个企业。到1987年企业收入达66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村两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投入,先后又办起了刺绣厂、兔毛加工厂、农机加油站等厂,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工业走招商引资之路。村两委围绕这一战略,进行了大量扎实而有效的工作,为招商引资提供尽可能优越条件,正是如此,1991年第一个外资企业——韩国青岛托普顿二分厂落户苇产村,年产值达1000万元,上交税金139万元,1995年继托普顿二分厂后,第二个外资企业——青岛马士基冷冻集装箱有限公司“驻扎”苇产村。该公司占地440亩,建筑面积79920平方米,从业人员达1100人。年产值2.5亿美元,上交利税4175万美元。青岛马士基冷冻集装箱有限公司当时属青岛地区外资第一大企业。该公司落户后,不仅为苇产村带来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成为苇产村招商引资的宣传材料,为苇产村今后招商引资带来了良好的影响和声誉。

集体经济的壮大,带动了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1991年全村第一个个体私营企业—青岛波尼亚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到2002年全村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86家,年产值达7000万元,上交利税310万元,其中波尼亚食品公司产值达5000万元,上交利税156万元。其波尼亚火腿创青岛、山东名牌产品,畅销台湾、香港等国内各地,享誉全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苇产村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日用百货、餐饮服务,民用维修等孕育而生。进入90年代,以个体商业、市场贸易、餐饮服务为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使第三产业日趋繁荣和完善。

1993年村委将村中心街开劈成商业农贸一条街;1995年在双园路东侧建起了38处商业网点楼;2003年春,于村南部西侧开劈了面积为6666平方米的农贸小市场。良好的地域条件形成了良好的人流、物流局面,产生了良好的集聚效应。到2002年全村经营餐饮服务业的有7家,理发美容7家,从事百货、针织、水产等工商户166家。从业人员达560人,年实现经济总收入360万元。

200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23955万元,集体可支财力1973万元,人均5300元。1996年苇产村被城阳区命名为经济强村;1997年被城阳区评为招商引资先进村;2002年授予经济特级强村。

苇产村十分重视公益事业和村庄建设。1961年全村通电。1984年农村电网形成。2002年域地分别有低、高压线路150公里和22公里,2002年有配电室9个,变压器9台,总用电2400万度,电线杆200根,10000米电路,供电充足,用电充分。为便利广大群众饮水,1978年投资10万元打机井,建水塔,引水到街、入户,结束了村民历史上挑水吃的局面。1990年投资65万元,改水饮用镇自来水公司标准自来水。2000年投资40万元,对原小学进行改造,改平房为楼房,并配备了电教设备,开阔了运动场地。同时对校院进行绿化和美化,使育人环境焕然一新。2000年该校被城阳区命名为规范化小学;1999年投资20余万元对幼儿园进行搬迁和重建,并增置了内设和户外活动器材,使其办园水平达到青岛市一类幼儿园标准。1997年建文化大院,2001年建村委办公综合大楼。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发展为村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6年村委对村庄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使民宅成排,街道通达。80年代末,在村委统一规划按排下,村民开始向楼房发展。到1994年村民个体共建民宅楼15处,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99年村委统一规划,于双元路东侧由村民建商品网点楼38座,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1999年根据“村庄详化”和农村城市化的要求,村委将村西3万平方米的面积划为居民新区。到2003年总投资2000万元,拆除各类建筑物1000平方米,建居民楼9座,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282户村民乔迁新居。

在文明村庄建设中,苇产村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以治理街道为窗口,以绿化、美化、亮化为亮点,对村庄建设进行综合治理。1995年投资390万元,对村中心街进行了拓宽、改造、铺沥清路面共长7800米,78000平方米,按路灯50盏,继中心街治理之后到1998年总投资400万元,先后拓宽、改造、开通南北大街、东西大街11条,铺沥清路面总长7.8公里,总面积78000平方米,路西侧砌边沟15600米,植树栽花7200株,安装路灯50盏,2001年对村委前广场实施花园式绿化总面积600平方米。植树栽花,花草结合,乔灌交错,路道点缀成为苇产村的一处亮点。2002年全村有绿地32块,8000平方米,林带20条,计6000平方米,使村庄形成了街道纵横,楼房林立,绿化郁郁的新格局。

经济的发展,村庄的变化,使村民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2002年人均收入达5200元。全村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家电各户拥有率为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拥有面包车20辆,轿车30辆,摩托车1300辆;安装电话1100部,手机2000部。衣食住行向更富有型小康社会快速发展。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60年代对孤寡老人实行“五保”。2000年开始对年满60岁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每人300元,后调整到每人每年补贴600元,且老人节、春节每人发给价值200元礼品。1991—2001年为独生子女支付备用金30万元。2003年为18—54岁的女性村民,18—59周岁的男性村民办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每人每年补助268元,出资360万元为女55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投保,每人每月领取87元,保障村民老年后的基本生活问题。

苇产村“两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出丰硕之果。1999年被城阳区评为文明村庄,2000年被青岛市评为 文明村庄。自2000年至今连续被城阳区评为红旗党支部。2002年被青岛市评为五个好先进党总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