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蛙粪霉病 |
释义 | 蛙粪霉病(basidiobolomycosis)又称皮下组织藻菌病。蛙粪霉病是由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蛙粪霉科中的固孢蛙粪霉所引起,如中国林蛙粪霉及固孢蛙粪霉等。皮肤外伤可能是发病诱因。诊断要点:初发为皮下结节,彼此融合成斑块,中央稍高或半球状,斑块外围可产生新的结节,暗红色,有痛痒感。斑块边缘清楚,质硬,久之中心软化,可破溃流脓。好发于四肢近端。此菌广泛分布于腐败的植物和许多两栖类,如牛蛙、蟾蜍、壁虎等的胃肠道中,但不致病。传入人的途径未明。入侵门户不明,部分病例发病前与昆虫叮咬有关,可能是节肢动物作传播媒介。 发病机制入侵门户不明,部分病例发病前与昆虫叮咬有关,可能是节肢动物作传播媒介。感染为逐渐增大的皮下结节,皮下结节较坚硬,边界清楚局限,触摸可活动,表面皮肤萎缩,伴色素减退或色素增加,不发生溃疡,偶尔可与下方皮肤粘连但不与肌肉筋膜粘连,结节可肿大累及整个肩部、臂部、躯干上部、面、颈及整个腿部和臀部,个别病例可累及肝、肠等内脏器官及肌肉。 症状体征感染为逐渐增大的皮下结节,入侵门户不明,部分病例发病前与昆虫叮咬有关,可能是节肢动物作传播媒介。皮下结节较坚硬,边界清楚局限,触摸可活动,表面皮肤萎缩,伴色素减退或色素增加,不发生溃疡,偶尔可与下方皮肤粘连但不与肌肉筋膜粘连,结节可肿大累及整个肩部、臂部、躯干上部、面、颈及整个腿部和臀部,个别病例可累及肝、肠等内脏器官及肌肉。局部淋巴结不受累,未发现经血液、淋巴管播散的报道。病人可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 诊断标准对发生在儿童和青壮年四肢近端的不红、不痛、不溃破的肿块应该想到本病,真菌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检查,有助本病的诊断。但应与毛霉病等鉴别。 临床表现病菌侵入组织后通过直接蔓延向周围扩散,如侵入血管则造成血源传播。原发损害为结节,位于皮下。结节融合一起呈斑块,中央隆起,呈半球形,斑块外围可再生结节。结节不红、不痛、无水肿及压痛,肤色或稍深,结节与其上皮肤粘连时,可呈暗红色,但不与皮下肌腱粘连。斑块边缘清楚如刀切,质地坚硬。好发于四肢,特别是下肢,颈、胸、背亦可发生。病变一般限于皮下组织,少数可直接蔓延或经淋巴管传播至淋巴结或内脏等处。全身症状轻微,可有发烧,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多为慢性病程。 直接镜检与耳蛙粪霉病相同。 组织病理与耳蛙粪霉病相同。 预防保健一级预防(1)用过滤空气或层流空气隔离易感病人,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2)控制糖尿病、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严格掌握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抗癌剂等的应用,皆有一定预防作用。 (3)加强食品管理,严防真菌污染。 (4)注意保护皮肤,预防一切可能的皮肤损伤,以防真菌侵入。 二级预防由于本病非常急且严重,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由于毛霉菌在分泌物中常不易检到,且难以鉴别,故早期诊断主要靠临床证据:即发病急,病情凶恶。发病部位第一是鼻脑,继以胸腔、腹腔、骨盆、胃和皮肤。致病因素有糖尿病的酸中毒,肺部感染的白血病和淋巴瘤,肠感染的营养不良,如小儿蛋白质缺乏症等,再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包括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分泌物、抽出物、刮取物等),可能达到迅速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使用两性霉素B,隔日静注1.2mg/kg。如有糖尿病应立即控制,鼻腔部位作外科清创术。也有主张联合疗法,除两性霉素B外,加用5-Fc、伊曲康唑或氟康唑等。 三级预防及时使用两性霉素B,可使本病病死率从80%~90%下降至50%左右,控制糖尿病、鼻腔坏死组织作外科清创术,均可改善本病的预后。 治疗用药以全身性药物治疗为主。 (1)碘化钾口服,30mg/(kg·d),疗程1~3个月。 (2)两性霉素B、三甲氧基苄胺嘧啶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