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偷声
释义

1.唐宋词曲术语。唐代绝句多配乐歌唱。歌唱常用和声﹑散声﹑偷声等方法以调节曲调的抑扬缓急。偷声,即在一句中偷去一字。如《木兰花》上下阕原是各押三个仄韵,后来填词者不但把上下阕的第三句各减去三字,并且将三﹑四两句的仄韵改为平韵,就好象这个平韵是从别处偷取来的,所以叫偷声。新调《木兰花》因而另名《偷声木兰花》。

中文名:偷声

类别:词曲术语

时间:唐宋时期

方法:减字偷声

相关作品:《偷声木兰花》

规律与释义

《偷声木兰花》的规律

中平中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中平中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释义

偷声与减字意义相同,它们并非两事。

都是指对本调在音乐节奏短或者简化。

在歌词上减少字句,从而推出新调。

因此,在宋词中经常两者并称。

晏几道《南乡子》:“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

杨无倃《雨中花令》咏歌妓:“慢引莺喉千样转,听过处,几多娇怨。换羽移宫,偷声减字,不顾人肠断。”

常识

偷声的定义

词乐家有减字偷声的办法。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使其美听。添声杨柳枝,摊破浇溪沙,这是增;减字木兰花,偷声木兰花,这是减,从音乐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声,减叫做偷声。从歌词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字,又称摊破,减叫做减字。

其他诗词

《花间集》

《金奁集》

《于湖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