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铁托主义 |
释义 | "铁托主义",产生于二战之后,是以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命名的一个政治思想体系,指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抛弃僵硬的冷战思维,摆脱意识形态的狭隘偏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尺度,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的内外事务,抵制苏联的干涉和控制。一般认为"铁托主义"的成因有其扑朔迷离的内幕,从外部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战时遗留的龃龉;国家利益的冲突;对外政策的分歧。铁托主义的特点,主要在于体现共产党的执政政策和做法的基础上,即是:在每个国家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终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政策,必须基于这个国家本身所特有的条件而有别于其他国家。在铁托时代,这就意味追求共产主义的目标应该独立于(而且经常是对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政策。这一目标的结果之一是,铁托不像苏联,他支持以色列的存在和以色列国的建立。 在莫斯科把它视为“异端”的期间,铁托主义曾经是个贬义词。这段时间自1948年开始直至1955年为止,其间苏联和南斯拉夫之间的关系被称为“Informbiro”。 有别于其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斯大林主义影响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依然独立于莫斯科。这是由于铁托元帅的坚强领导和另一个事实,即是在南斯拉夫共产党解放南斯拉夫时,从苏联红军只获得有限的帮助。它也成为唯一一个在巴尔干地区顶住压力的,以仍然是“社会主义”但却“独立”的政权,在莫斯科参加华沙条约的国家,直至它退出为止。苏联共产主义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铁托对自己能使南斯拉夫独立引以为傲。 苏联及其卫星国通常指责南斯拉夫是“托派”和法西斯主义,收费松散的基础上,铁托的自我管理(samoupravljanje)和理论相关的劳动 (利润分享政策及企业职工国有工业发起的他,米洛万đilas,爱德华kardelj在1950年)。这些,苏联人看到(或佯称要见)的种子会共产主义 ,甚至统合主义 。 宣传攻击围绕着漫画的铁托屠夫 [ 关于工人阶级 ] ,其目的是要找准他是一个秘密特工的西方帝国主义。铁托是事实上的欢迎西方列强作为盟友,但他从未丧失共产全权证书。期间,不过,当时的标志是严厉镇压反对派的人,表示钦佩,为前苏联国家。最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持不同政见者被送往刑法阵营goli otok。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