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汤尔和 |
释义 | 汤尔和(1878-1940),原名调鼎,杭州人,政界人物。早年曾在杭州府中学堂就读师范,1902年协助其师在沪创办《新世界报》。留学日本,毕业于金泽医专,其间被推为拒俄义勇队临时议长,加入同盟会。又游德,获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归国后任两级师范校医、北京医专校长。1922年后,历任教育总长、内务总长、财政总长。七七事变后投向日伪,任"议政委员会" 委员长等职。译著有《生物学精义》、《近世妇人科学》、《诊断学》等。其去世后,周作人在其悼念会上致辞,表示深切哀悼。 简介汤尔和,原名汤鼐,字调鼐,晚年号六松老人,七七事变后,成为汉奸,1878年生于浙江杭州。1900 年,就读于杭州养正书塾,师从陈黻宸,与马叙伦同窗。1902年随陈黻宸在上海创办《新世界报》。 个人履历光明正途1903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成城学校,学习军事。其间加入了同盟会。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初三日),五百余名中国留学生集会于东京锦辉馆,在声讨俄国侵略行径之后,决议成立拒俄义勇队。汤被推为拒俄义勇队临时队长,和钮永建归国,谒北洋大臣袁世凯请缨,无果南归。 1904年,任浙江高等学堂音乐教员。 1907年,再次留学日本,改学医学,就读于金泽医学专门学校。后又留学德国柏林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10年回中国,任浙江高等学堂教务长兼校医。并当选浙江谘议局谘议。同年创办浙江病院,自任副院长兼内科医师。 1911年武昌起义后,代表浙江赴武昌,出席各省都督代表会议,12月14日,在南京的全体代表会议上(十五省,四十二人),被选为临时议长。 1912 年,民国成立,任浙江都督府民政司佥事。同年10 月,受政府的委托,在北京建立起中国第一所国立医学校——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并曾于1912年10月至1915年12月、1916年8月至1922年4月两次出任该校校长。 1915年,他创立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任会长。 1917年,在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大会上被选为副会长。 1920年汤尔和奉派赴欧洲考察医学。 1922年初回北京后,辞去了校长职务,潜心于医学研究。 1922年7月,任教育部次长,9月,教育总长王宠惠任总理,“好人政府”成立,王宠惠请他出任教育总长。 1926年10月,任内务部总长,次年改任财政部总长兼盐务署督办。 1929年 3 月再次赴日本留学,后获日本帝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30年后,历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曾代表张学良与日本朝野疏通,以缓和日本与张学良的矛盾。 1933年为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参与与日本谈判并签订《塘沽协定》。 玉璧有瑕1935年被日本指定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汤尔和正在日本,闻讯急忙赶回北平。 1937年10月,日本扶植汉奸筹建统一的华北伪政权,以王克敏、董康、汤尔和、朱深、王揖唐、齐燮元等为伪“政府筹备处”成员。12月14日,华北伪组织和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合并,在北平成立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责任内阁设行政、议政、司法3个委员会,分掌行政、立法、司法权。以王克敏为行政委员会委员长,汤尔和为议政委员长,董康为司法委员长,以王克敏、王捐唐、江朝宗、齐燮元、朱深等为临时政府委员。下设6部:行政部总长王克敏,治安部总长齐燮元,教育部总长汤尔和,赈济部总长王揖唐,实业部总长王荫泰,司法部总长朱深。 其他1940年3月,汪精卫的伪政府在南京成立,北平伪“临时政府”改称华北政务委员会,汤尔和任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委兼教育总署督办。当时他已患肺癌卧床不起,署务由伪教育总署署长方宗鳌代理。同年11月8日因肺癌病死于北平。 个人作品1922年5月,蔡元培、王宠惠、罗文干、汤尔和、李大钊、梁漱溟、陶知行、丁文江、高一涵、陶孟如(履恭)、王伯秋、胡适等十六人在《努力周报》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以“好政府”为目标。 1927年6月从事译著。译著有《组织学》、《生物学精义》、《精神病学》、《东省刮目论》、《满铁外交论》等。 汤尔和追悼会致词周作人 今谨僭越地代表中国方面的评议员各位,略致芜辞。 中国方面大多数的评议员,能够参加本夕这样盛大的故汤先生追悼会,觉得光荣非常,尤其是我个人,今继汤先生之后,在教育方面致其微力,此刻得列末席,觉得是个非常的奇缘,真有感慨无量之思。 诚如适才平贺副会长所说,汤先生在今日中国,是个伟大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学者,一位大政治家,而且是一位非常的硕德者。本人虽自壮年即与相识,但是交游却并不甚频繁。然而对于他的处处,却时时敬慕。此时匆促,不容我将关于汤先生的所闻所见,一一报告,只得略述一点所感。 五十年来,我国的知识阶级,无不深知非以日本为模范去应付新时局不可。然而最近数年,却为别一种文化思潮所推动,以致相互间发生了这次莫大的不幸。巍然逆立于滔滔的浊流之中者,在我中国,则非推故会长汤先生为第一人不可。因为虽说也并非没有不抛弃了原来错误的信念的人,但大多陷于悲观,敢于向着前面奋斗努力的,则几于绝无。事变以后,立刻坚决地主张非复兴文教不可,不顾危险挺身而出的,只有汤先生一人而已。他而且痛切指摘时弊,重建文教正统,不仅招来国内的知识阶级,而且博取得日本学界各方面的同情。于是才有了这个东亚文化协议会的成立,使三四十年以来不绝如缕的中日文化提携事业重见复兴。不待说,这意义深厚的协议会的成立,全仗了日本朝野识者的同情;但若无汤先生,这会也许便不能产生。然而如此具有未来性重要性的汤先生,去岁竟抛弃一切而长逝了,这对于中国真不能不说是一桩重大的损失。而可以来慰安我们这种悲哀的,则只有本会的评议员诸位了。今夕承平贺副会长以次日本方面各位评议员诸位,在这种意义之下,举行这个深有意义的会合,中国方面的评议员全体感激莫名,恐怕九泉之下的汤先生也在感泣惟有请今后仍多赐援助,一如汤先生在世之时,使中国文教得以发大光扬。感激之余,语辞错乱,谨代表中国方面评议员表示谢意,献此芜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