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金沙纪念文集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万慧芬 著

出 版 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ISBN:9787509801888

出版时间:2009-02-01

版 次:1

页 数:659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金沙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在太岳革命根据地工作了七年,贯串了太岳区新闻工作的始末,为太岳区的革命工作和新闻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者简介

万慧芬,1928年出生于北京,江苏无锡人。先后就读于北京师大第一附小、北京师大女附中。1949年加入共青团,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并参加革命工作。创建了山西大同三中。1974年调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工作,直至退休。处级干部。

金沙,同志1916年,出生于江苏太仓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33年,在上海参加“左联”、 “反帝大同盟”,参与创办进步刊物《铁流》、《跳跃》等,参与主办和编著进步书刊《儿童文艺》、《少年世界》、《新儿童故事》等。

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

1938年,奔赴延安,任抗大总校文工团文学组组长;

1941年,在抗日战争最残酷的年代,到达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新华社太岳分社社长,《新华日报》(太岳版)特派员、副总编辑、总编辑,并以前线记者团团长身份,跟随陈赓将军转战晋南。先后发表过一百多篇文章、战地通讯和评论文章等,被誉为“太岳三杰”之一;

1949年进京,到刚刚形成建制的人民日报社任职,主持报社党的生活组、国内政治部和农村工作部工作;

1960年赴藏,任《西藏日报》总编辑,并主持党的西藏工委宣传部工作;

1966年,成为西藏第一个被揪出来的所谓“走资派”、邓拓“三家村”在西藏的代言人;

1973年调中华、商务,任联合党委书记和总编辑;

1978年调五机部任教育局局长至1982年离休;

1998年逝世,享年82岁。

目录

前言

传略

金沙的革命生涯

一、家境贫困奋发图强

二、追求革命参加“左联”

三、抗日救国奔向延安

四、“抗大”革命熔炉艰苦学习锻炼

五、调太行根据地工作编辑《中国人》周刊

六、追寻金沙在太岳革命根据地工作的足迹

七、在人民日报社工作的日子

八、追忆雪域高原的艰苦岁月

九、服从革命工作需要调任出版部门工作

十、服从党组织的调动从事军工教育工作

回忆与怀念

高风亮节垂范后人——缅怀金沙在太岳根据地的

革命业绩(山西省史志研究院)

我与金沙一起去延安(刘克英)

回忆我和金沙在抗大总校文工团(吴因)

我所知道的金沙同志(李衍)

太行山上的革命情谊永存(江牧岳)

怀念金沙同志(吴象)

怀念金沙(苏策)

怀念老战友金沙同志(徐一贯)

忆金沙同志(陆达)

忆金沙(王士元)

走上新闻工作之路——在太岳区从事新闻工作的回忆(张赛周)

怀念金沙同志(肖里)

新闻事业的“植树人”——怀念老领导金沙同志(冯玉玺)

怀念金沙同志(聂云挺)

怀念金沙同志(郭渭)

怀念金沙同志(陈勇进)

忆金沙同志(成坊)

在那刚醒又糊涂的一年(何燕凌)

金沙印象(袁鹰)

至诚君子一怀念金沙同志(王金凤)

《人民日报》“大转变”中的金沙(宋垮)

金沙印象(姚堤)

深切怀念金沙同志(李文珊)

良师——忆金沙同志(任务之)

一个严肃的报人(郝志崇)

怀念“金沙时期”(张成治)

怀念我们的部长(胡金安)

深切怀念金沙部长(马汉杰)

金沙部长关心青年(罗志龙)

忆金沙同志二三事(王鉴)

“三教”时的金沙(桑珠)

坚持新闻报道一生觅新的指引人(高秀峰)

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人——忆金沙同志(刘汉君)

殚精竭虑办党报质朴清廉树楷模——缅怀

新闻界的老前辈金沙同志(周梅生)

金沙同志对摄影工作十分关注(陈宗烈)

《西藏日报》的“黄金时期”——忆金沙总编辑

二三事(江华)

他还活着——忆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原

副部长、《西藏日报》总编金沙(姚梦林)

深切怀念金沙同志(樊泉水)

回忆“文革”期间我与金沙接触

三两事(刘仁培)

一次难忘的教诲(阎振华)

从我的两次工作调动看金沙当年办《西藏日报》

的指导思想(王璐)

革命的先驱光辉的榜样——忆在金沙总编辑

领导下工作的日子里(戴文渠)

金沙培养了我们一批编辑记者(杨阜)

风雨前行一报人——怀念金沙同志(熊国桢)

老辈报人的品格风范——深切怀念金沙

同志(胡企林)

金沙同志二三事(方南生)

金沙与商务印书馆(祖友义)

回忆金沙同志(张天佑)

回忆我们的好局长金沙同志(王德臣等)

忆父亲与金沙叔叔的革命情谊(聂红丰)

我与金沙共同生活的日子(万慧芬)

遗作

后记

精彩书摘

传略

金沙的革命生涯

一、家境贫困奋发图强

2.家境败落生活贫困

1944年,金沙参加太岳区根据地整风后,在写的自传中说:“在我三岁时,家庭还是个没落地主,有百多亩好地,赖以维持一家的生活,家境还算富裕。但由于父亲这一辈闹纠纷,把土地卖出。而我的父亲缺乏生产的技能,把分得的钱开了一家杂货铺。不久把本钱赔光了,家庭经济很快从没落地主沦落到贫民的家庭。”

在金沙懂事的童年时代,家庭的经济陷于困境。他的父亲只得靠借债在镇上摆了一个纸烟摊子,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这样,母亲生养了金沙和其弟弟两个男孩之后,就把生下的小妹妹送给了人家。而母亲也去给一户孟姓的人家当奶妈,来贴补家用。后来,由于经营不善,父亲在镇上摆的纸烟摊子也都赔光了。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只得外出找活干,后来他在江苏省昆山县的一家外科医院,找到了一份当杂工的工作,以其微薄的收入来继续维持家庭的贫困生活。

3.苦难童年刻苦勤奋

金沙是在苦难的生活中,度过了童年。孩子们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虽然家里还有两间破房子,二亩土地,但仍不能维持家中的基本生活,更无法供给孩子们上学。父亲为了能让孩子们上学,就从昆山县回到了家乡,并托人介绍到沙溪镇的太仓县公立第二初级中学当校工,每月工资五块大洋。同时,母亲也去给富有人家打短工,东家管一日三餐,每月还挣二块大洋。再加上家里的二亩土地,可以种菜,调剂生活。这样,家里生活就宽裕一点。除维持艰苦的生活外,便可以供给孩子们上学读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7: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