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孙逸增
释义

孙逸增

1940年12月生,河北宁河人。1965年毕业于黑龙江工学院,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辽宁省建设科技情报中心站副站长、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98年后被聘为东北大学校外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 先后从事建筑设计、科研、情报、管理等工作,创建并主编过《日本公开专利文摘(建筑卫生分册)》和《辽宁建筑》,主持过多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译著《建筑结露》1987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译著《建筑细部集成》(第四卷)、《室内装饰手法》、《餐饮业的店铺设计与装修》、《日本建筑空间设计获奖作品集》、《滨水景观》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间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译著《日本新建筑》1~3集2005年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译著《日本新建筑》4~5集2007年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译著《滨水景观设计》于2002年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3年合著《高强混凝土》出版,参与编写的《辽宁省志·建设志》于2003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有关建筑结构、建筑抗震等几十篇论文在《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辽宁建筑》上发表,科研成果:双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利用沈北造气渣试制蒸压砖的研究、煤矸石在城乡建设中综合利用政策措施的研究、辽宁省标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粘钢加固技术规程》、《建筑幕墙用膨胀螺栓锚固力检测标准》和《回弹法、超声法和综合法检测长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主编等。其中“较长龄期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辽宁省实施‘中国 21世纪议程’行动纲要人类住区的研究”分获 1994、2000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长龄期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获2001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1998年两度获建设部科技情报(信息)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分年度经历:

1965年孙逸增从黑龙江工学院毕业,分配到辽宁省建筑设计院。报到后立即被送到铁岭县催阵堡公社参加“四清工作队”。

1966年,催阵堡公社四清结束,他回到本单位,在文革初期,因发表支持党委的大字报被“造反派”认定为“保皇派”。

1968年辽宁省建筑设计院撤消,全体职工下放到盘锦辽宁省五七干校。在干校中,任十大队政工组的简报编写人员。

1970年初,被干校派遣到辽宁省最偏远的朝阳县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那个地方当年出了个英雄叫孙华。

1970年5月被调回沈阳,在辽宁省基建局建筑设计服务站任技术员,承担小三线的军工工厂设计。

1971年受命组建辽宁省建筑科技情报中心站,担任负责人。1972年,情报站挂靠到了辽宁省建筑科学研究所。

1975年2月,参加了辽宁省建委组织的海城地震灾情评估小组。

1975年10月被派往康平县,参加“省委工作组”。

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返回了原单位。

1978年他承担了辽宁省科委的任务,负责创办《日本公开专利文摘(建筑卫生分册)》,担任主编并参与日文专利文摘的翻译工作,译稿发表时使用的笔名为“黔生”。

1981年,他被调离情报室,到辽宁省建筑科研所结构试验室任工程师,主持完成了若干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双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利用沈北造气渣试制蒸压砖的研究”等,还主持了三次楼房缩尺模型的水平承载力试验。

1984年代表辽宁省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组织了辽宁省的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普查,这工作受到了国家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重视,1985年国家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办公室委托孙逸增起草全国的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检查标准,草稿是以辽宁省的检测工作为基础起草的,经专家评议后,吸收了其他省市(主要是北京市)的经验,定稿后成为全国混凝土构件的检测细则。

从1985年开始,他担任《辽宁建筑》的副主编,实际负责编辑部的常务工作。

1987年,译著《建筑结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0年,完成了建设部下达的课题“煤矸石在城乡建设中综合利用政策措施的研究”。

1991年他被任命为辽宁省建设科技情报站副站长兼辽宁省建筑科学研究所科技情报室主任。同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1992年辽宁省建筑科研所从前苏联国家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研究院引进了一台混凝土探伤用的电子感应加速器,他负责技术消化吸收工作。当年,他承担的科研项目“较长龄期混凝土的无损检测”(混凝土龄期在10年以内)获得了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他参与并主持编写的著作《高强混凝土》由辽宁省建设科技情报中心站组织出版。

1994年,他主持编制的辽宁省地方标准,《回弹法、超声法和综合法检测长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经辽宁省技术质量监督局批准在辽宁省实施。

1995年,被任命为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的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室主任,同时还兼管科技情报工作。

1997年,他参加了辽宁省科委支持的一个科技考察团对乌克兰、波兰、俄罗斯三国的四个城市(基辅、克拉科夫、华沙、莫斯科)的四所大学和一些科研单位进行了访问。

1998年1月,他晋升为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999年,承担了《建筑细部集成》第四卷的翻译工作,该书于2000年出版。此后译著《室内装饰手法》(2000年已出版)、《餐饮业的店面设计》、《水滨的景观设计》陆续出版。

2000年,他主持编制的地方标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粘钢加固技术规程》经辽宁省技术质量监督局批准在辽宁省实施。当年,他的一项科研成果“辽宁省实施‘中国 21世纪议程’行动纲要人类住区的研究”获得了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这年荣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2001年,他主持的“长龄期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混凝土龄期在10年以上)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3年,他参与编写的《辽宁省志·建设志》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5年,译著《日本新建筑》1~3集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7年,译著《日本新建筑》4~5集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6: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