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保临江纪念碑 |
释义 | 四保临江纪念碑坐落在白山市北山公园内,是白山市政府及各界人民群众为纪念四保临江战役胜利而集资兴建的。1946年10月,国民党为霸占整个东北,实行“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作战方针,向我以临江为中心的长白山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进犯。 简介1946年12月17日至1947年4月3日,国民党对我临江地区共发动了四次进攻,都被我英勇的战士们击溃了,获得了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共歼敌四万余人,收复了集安、辉南等五座县城。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使东北敌军被迫停止了战略进攻,转入守势,我军则为1948年的反攻直至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位于四保临江烈士陵园位于吉林省临江市猫耳山南坡,鸭绿江的北岸。始建于1947年,由纪念馆、纪念广场和墓区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3170平方米,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国家民政部门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创建“四保临江”烈士陵园始建于1947年,陵园内安息着四保临江战役中牺牲的最高将领杜光华师长、温士友团长和著名战士英雄李安仁烈士以及四保临江、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483位,其中8位是日本籍烈士。 介绍1992年投资10万元修建了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建筑面积412平方米,馆内珍藏着烈士遗物、图片等革命资料,1994年以来又相继投资112万元,社会各界捐资12万元,修建了通往墓区的“长青门”石牌楼、凉亭、花墙和108阶花岗岩踏步,108阶象征着艰苦卓绝的四保战役历时108天,四阶缓步台象征着四保临江和四个建设,每个缓步台宽3米,象征北满部队配合南满部队“三下江南”,又象征临江市“开路、开边、开源”三开战略。2000年投资65万元重新修建了烈士纪念碑,铺设了园区地面。近年来,烈士陵园建设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支持。2005年白山市对陵园进行了改造和规范,改善了墓区环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