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司徒永觉 |
释义 | 简介词条名司徒永觉 释义泼西·塞尔温-克拉克爵士的中文名 1937-1943年香港当局医务总监 综述传记他于1893年12月出生在北芬奇利(North Finchley )的珀西塞尔温克拉克。就读于Bedales。于1912年进入圣巴塞洛缪医院的医学院学习并且于1916年取得医师资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两次在法国作为医疗人员参加作战,曾经受伤两次,并且于1918年被授予军事十字勋章。1919年进入殖民地医疗服务站工作 在1935年与 Hilda Browning结婚。1936年生一个女儿,名为玛丽。后转移到香港作为医疗服务,1937至1943年香港任医务总监。香港沦陷后在日军监狱中被单独监禁和折磨数月。曾被判处死刑,但后来缓刑。 随后,到塞舌尔(Seychelles)作为总督。 1951年返回伦敦。直到退休的五年间,为恢复该国卫生部的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关注囚犯的福利工作。并且在1973年写了一本自传。1976年3月13日在汉普斯特德(Hampstead)的圣巴塞洛缪医院(St Bartholomew's Hospital for research)死亡。 其夫人传记Hilda Browning 女。英国人。香港当局医务总监司徒永觉(汉名,原名是泼西·塞尔温-克拉克)的夫人,中国红十字会国外后援会秘书。宋庆龄于民国27年(1938年)春,在香港筹建保盟时,詹姆斯·贝特兰将克拉克夫人推荐给宋庆龄参加保盟工作。同年6月,保盟正式成立,任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名誉秘书。民国28年中国红十字会医疗救济委员会急救医疗培训学校,要求保盟提供10辆卡车。为此,她向香港妇女团体呼吁捐赠卡车,立即得到香港妇女士兵救济会等志愿提供。宋庆龄对克拉克夫人的工作极为赞赏,在写给詹姆斯·贝特兰的一封信中说,“她不仅是一位很好的助手,也是一个能干的组织者”。民国30年,她兼任邹韬奋负责的保盟宣传出版委员会秘书。3月20日,在香港青年俱乐部午餐会上,作了题为《中国当前的需要》的讲话。她在讲话中指出,在皖南事变后继续抗战需要保持举国团结,需要直接帮助伤病员和伤残士兵等。她还指出,保盟“已经在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上,作为一个救济团体而工作3年了。在香港,保盟代表中国努力协调同英国、各自治领、美国的团体以及海外华人团体的关系。保盟把收到的捐款和医疗物资提供给中国的医疗、教育、经济等一切爱国团体,无论这些团体的政治色彩如何”。《保盟通讯》第36期上,发表了她撰写的《重庆在坚持下去》文章。同年7月1日,保盟发起为工合募捐的一碗饭运动。宋庆龄任运动委员会名誉主席,港督罗富国为赞助人。罗文锦大律师和克拉克夫人任正副主席。全部活动的收入捐给工合国际委员会作为救济基金。日军进攻香港时,她加入医务工作者的行列。后遭到日军拘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她才获释,回到了英国。她在英国中国运动委员会工作,继续对战后中国进行帮助。民国35年2月18日,她写信给在重庆的中共代表团周恩来,有意邀请宋庆龄赴英访问。周恩来复信说:“关于邀请孙夫人去访问你们的国家的问题,希望你直接向她提出。”信中还说,“可以肯定,由于你对中国人民事业的热情和对中国背景知识的了解,你在促进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方面将作出很大的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