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痀偻承蜩
释义

佝偻承蜩

出处

痀(gou第一声)偻(lou 第二声)承蜩(tiáo) “佝偻承蜩”或“承蜩之巧”比喻做事精专,全神贯注,方能成功。两眼只盯着蝉的翅膀,别的什么也不去看。-----先秦《庄子》庄周

通假字

若厥株枸 “厥”通“橛”,断木

原文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字词注释

1、【痀偻承蜩】:驼背的人用长竿粘取蝉。 2、【仲尼】:指孔子。 3、【掇(duo)】:拾取。 4、【道】:办法、方法、规律。 5、【累丸】:累叠圆形小弹丸。 6、【锱铢(zi zhu)】: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一两,六铢为一锱。此处喻极少量。 7、【厥(jue)】:同“橛”,木桩子。 8、【株拘】:枯树根。 9、【唯……之知】:只注意。 10、【不反不侧】:不反身,不侧视,一动不动。

翻译

孔子到楚国去,从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在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

孔子说:“先生技艺真是精巧啊!有门道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即使天地很大,万物品种很多,但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一动不动,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回去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这就是驼背老人说的吧!”

感想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我们心无旁骛的认真做个一年半载,把别的诱惑、爱好暂时收敛和压抑一下,那肯定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的。佝偻老人的体质没有办法和一般人相比,但是他在捕蝉这件事情上却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水平,主要原因就是专一和刻苦。

寓意

本文说明了凡事只要专心致志,艰苦努力,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有所成就(获得成功),即使先天条件不足也不例外。

作者

文学巨匠——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