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熟水 |
释义 | 熟水,作为汉语名词,最早就是指开水,即沸腾以后的水。也指自然形态下放置两天以上的干净水。后用来指煎泡而成的古代饮料、汤点,诗词中多有写到。中药方剂也用“熟水”做名的。 中文名:熟水 外文名:Boiled water 词条性质:汉语名词 义项:开水;净水;饮料;药汤 最早出处: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法酒》 基本信息熟水,读作 shu shui (汉语拼音)。汉语名词,在汉语中其有三种含义: (1).开水,即沸腾后的水。如俗语: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英文称作:Boiled water 。日语称作:水煮。韩语称作:坛郕瓇。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法酒》:“作桑落酒法:麴米一斗,熟米二斗,其米令精细净淘,水清为度,用熟水一斗,限三酘便止。”这里做酒,用的就是开水。 宋 苏轼 《与人书》:“但与牛膝二物当等分,或视脏气虚实,酒及熟水皆可下,独忌茶耳。”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治挑生法》:“使捣川升麻为细末,取冷熟水调二大钱连服之。”这里说的是冷开水。 (2).生水在日光下、空气流通处放置48小时以上的干净水称熟水。它是不同于蒸馏水的自然形态下放置形成的。这里的生、熟是相对而言的,这种熟水基本上和气温一样,没有寒凉之气,一些特殊成分也挥发净尽,可以减少饮、用后发生水土不服的情况。 (3).一种用植物或其果实作原料煎泡而成的饮料。 宋 李清照 《摊破浣溪沙》词:“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 新安郡 界中,自有一种竹叶,稍大於常竹,枝茎细,高者尺许,土人以作熟水,极香美可喜。”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句曲山房熟水》:“句曲山房熟水法:削沉香钉数箇,插入林檎中,置缾内,沃以沸汤,密封缾口,久之乃饮,其妙莫量。”按,《事林广记》别集卷七有“造熟水法”。 熟水“饮料”历史这些古代饮料大都采用天然材料制作而成,而且特别重视口感和保健的双重需要。只是古代还没有“饮料”一词,聪明的祖先,把他们喜爱的这些饮料统称为“熟水”。 宋代的熟水在宫廷中也十分流行,当时的翰林院,还曾专门组织御厨、御医对各种口味和功效的熟水进行品评、排名,排在第一的是紫苏熟水。因为紫苏熟水芬芳怡人,而且有治疗胸中滞气的作用。 明代,熟水更是一种受推崇的中药保健饮料,而且由单方变成了复方配伍,祛病保健的作用更加明显。其中的白豆蔻熟水,发展成由白豆蔻、甘草、石菖蒲三种材料组成的豆蔻熟水。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功效。 清代熟水的种类就更多了。据清宫医案记载,慈禧和光绪的诊病处方中,就常见以甘菊10~15克、霜叶5~10克、鲜芦根5~10克、橘红10克、炒炽壳5~10克为材料的熟水配方。具有明目、消食、化痰、消暑的功效。 后来,熟水又发展成具有各种功效的配方。如草决明熟水,用于明目通便,适合老年人饮用。金银花熟水用于清热解毒,适合夏季饮用等。 文献征引最早的熟水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常喝的“白豆蔻熟水”。李清照在夏季常有暑湿脾虚的毛病,于是,她就给自己制作“白豆蔻熟水”饮料,在炎热的夏季当水喝。由于冲泡方式不同,一般又称“点汤”。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卷六“点汤”条云:“点汤,送客之义??是知点汤即泡茶也。旧时主客会晤,有端茶送客之习惯,客濒行时,主人必端茶敬客,以为礼节。其有恶客不愿与之久谈者,主人亦端茶示意以速其行。 余甘汤。黄庭坚《更漏子·余甘汤》云:“菴摩勒,西土果。霜后明珠颗颗。凭玉兔,捣香尘。称为席上珍。号余甘,争奈苦。”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卷一三“庵摩勒”云其“味苦甘,寒,无毒,主风虚热气,一名余甘,生岭南”[11],现在俗称油柑。宋寇宗《本草衍义》卷一四云:“解金石毒,为末做汤点服。”[12]此词说的是宴会将终,主人使侍女捣碎原产于西土的庵摩勒果(余甘果),现场煎煮成余甘汤,请宾客饮用的情景。 长松汤。黄庭坚《鹧鸪天》(吉祥长老设长松汤,为作。有僧病痂癞,尝死金刚窟。有人见者,教服长松汤,遂复为完人):“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灯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醒酲魂,与君更把长生碗,聊为清歌驻白云。”《证类本草》卷七载:“长松,味甘温,无毒,主风血、冷气、宿疾,温中,去风。草似松,叶上有脂,山人服之,生关内谷中。” 沈香(沉香)汤。程垓《朝中措·汤词》云:“龙团分罢觉芳滋。歌彻碧云词。翠袖且留纤玉,沉香载捧冰。”《证类本草》卷一二载“沉香”曰:“微温,疗风水毒肿,去恶气。”[11]此词描绘了宴席将罢,先上茶,后上沉香汤,给客人调理的情景。 辞赋歌咏南宋 史浩《南歌子·熟水》: 藻涧蟾光动,松风蟹眼鸣。浓熏沈麝入金瓶。泻出温温一盏、涤烦膺。 爽继云龙饼,香无芝术名。主人襟韵有余清。不向今宵忘了、淡交情。 《茶词·西江月》:“岁贡来从玉垒,天恩拜赐金奁。春风一朵紫云鲜。明月轻浮盏面” 《汤词·鹧鸪天》:“饮罢天厨碧玉觞。仙韵九奏少停章。何人采得扶桑椹,捣就蓝桥碧绀霜” 中药方剂丁香熟水——《李氏医鉴》卷二 丁香熟水用于快脾利气,定痛辟寒。主治腹胁冷寒胀满。 【处方】丁香1-2粒。 【功能主治】快脾利气,定痛辟寒。主治腹胁冷寒胀满。 【用法用量】捶碎,入壶,倾上滚水,其香郁然。 砂仁熟水——《遵生八笺》卷十一 组成: 砂仁3-5颗,甘草1-2钱。 功效: 消壅隔,去胸膈郁滞。 用法用量: 碾碎入壶中,加滚汤泡服。 草果熟水——《医方类聚》卷一九九引《吴氏集验方》 处方:乌梅3两,草果1两,干葛1两,白茯苓1两,甘草1两(炙),干姜1两半,缩砂仁半两。 功效:消暑止渴。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2碗,煎1碗,去滓,冷、热任意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