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林塘崩瓜 |
释义 | 概述浦东著名的西瓜品种,三林塘种植崩瓜的历史已有百余年。崩瓜,也叫浜瓜或马铃浜瓜,形长圆,中部略粗,每瓜一般重约1.5~2公斤。瓜皮呈淡绿色,通体有浅色花网纹,瓜瓤呈菊黄色,嵌棕红色瓜子,色泽鲜艳,为一般西瓜所不及,甜度在西瓜中最高。崩瓜成熟期比其它品种瓜要早10~20天。三林塘崩瓜皮极其脆弱,一击即破,而瓤碎出,“崩瓜”由此得名。 种植历史三林塘浜瓜,原产地绍兴,上海最早在川沙,莘庄、端桥等地栽培,继而传至南汇乔家花园、观音堂一带,而后才流传到三林塘。三林塘一带由于土质疏松肥沃,加上瓜农栽培得法,此处浜瓜比别处更鲜甜多汁,故成为远近闻名的特产。 曾听一位老先生夸赞,昔日上海市面上有一种白瓤西瓜煞是好吃,可解放后却看不见了。在清同治《上海县志》中找到了出处:“沪郊西瓜以三林塘雪瓤西瓜为最,味甜、质脆、水多,为西瓜中上品。” 看来,三林西瓜也是一绝。当然,最有名的还数三林塘崩瓜。该瓜形长圆,中部略粗,皮呈浅绿色,有浅色花网纹,个不大,三四斤左右,皮特薄,味极甜。 传说每当雷雨过后,该瓜常破裂满地,故名崩瓜或迸瓜;又因为形状如马铃,人称“马铃瓜”。也有写成“浜瓜”的,是否因种在河浜边而得名,这要请教当地老农了。 崩瓜的身世也是众说纷纭。据说川沙麦家圈中种得更早,后才引至三林塘,种源在浙江绍兴一带,可从没听说过绍兴历史上有如此名品;或说引自遥远的新疆,还有洋西瓜和本土瓜杂交而成的讲法,可都找不到确凿的史料,暂时只好诸说并存。后来崩瓜飘洋过海传到日本,改称“嘉宝”。 大凡名贵品种总显得有些“娇气”,命运多舛。因为皮薄瓜脆,崩瓜在搬运过程中极易破裂,损耗率高,所以售价要比一般西瓜高许多,只有富裕人家才享受得起。解放后一度种得很多,可后来实行计划种植,瓜田面积越缩越小,1958年人民公社的生产计划中竟然没有了崩瓜种植。眼见为三林争得名气的崩瓜面临绝境,老瓜农很是心疼,千方百计觅来瓜籽,交给生产队继续种植。可在当时情况下,崩瓜的收购价只能和其他瓜差不多,这不成了赔本的买卖?终于,三林塘崩瓜在1976年彻底绝了种。1978年,上海农业科学院从日本引回“嘉宝”原种300粒,交三林公社种籽站,由老瓜农试种0.7亩,1979年试种2.1亩,当年上市32担,特供锦江饭店。后来产量多了,超市也曾见过供应,但似乎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甜,也许是变种的缘故,昔日据说甜度达17度的“妙物”已成为“广陵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