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掐丝珐琅御用镜
释义

资料

【名称】 明掐丝珐琅御用镜

【类别】 铜器

【年代】 明代

【文物原属】 明宫廷御用镜

【文物现状】 瑞士私人藏家

简介

此镜为明代掐丝珐琅葡萄纹宫廷御用镜,直径44厘米,重9040克,圆形,云纹,镜体整体铸造,镜背的边沿铸接在镜身上,铜质精密,镜身厚重,镜背正中云纹钮为焊接花工艺,背部以明万历时期始出现的松石绿珐琅料为底色,掐丝珐琅葡萄藤叶纹,构图细腻生动,所填珐琅彩料古典素雅,镜背边沿装饰莲花纹,图案规整细密,彩料丰富浓艳,镜面原有鎏金,随着岁月的流逝,鎏金多已磨损,但仍不失当年辉煌。而云纹钮和镜边沿的鎏金装饰仍然保存完好。

迄今为止,同类的掐丝珐琅镜尚知存世有两件,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收于瑞士私人藏家,但尺寸规模和保存状态以此镜最为恢弘壮丽,堪称传世奇珍。

现今中国掐丝珐琅的作法,是蒙古人征服中亚之后,带回中原的新技术。不过现今可以确认的掐丝珐琅器,大概只能早到元末明初,元代早期产品还很难见到。明代的铜胎掐丝珐琅器和清代及近代掐丝珐琅器在科技检测上,有以下区别:

胎体制作工艺的不同。明代的铜胎坯面,都是用薄铜片捶打或嵌接而成。只有口沿、底座或是器耳附件等,才是铸造而成的。清代坯体除了金银胎是捶打嵌接而成之外,铜胎多数是用模铸的,所以显得比较厚重。

掐丝的材质和作法不同。明代掐丝材质以扁平的青铜为主,这种用来掐图案的铜丝,是用捶打扁平的铜线做成的。由于青铜丝较脆硬、轻捶打过的掐丝,在显微镜下常可以看到在掐丝线条中出现的裂缝。

清代的掐丝,因为是先压成很薄的铜片,然后就像切面条似的,把掐丝一条一条切出来,所以成品在显微镜下看不到掐丝上有任何裂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