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名医
释义

名医,指在一个时期内,在一定区域内有名气的医生,通常也是指医术高明的医生。我国有历代名医很多,例如张仲景,孙思邈等,也有现代的名医,例如陈可冀、朱良春、邓铁涛等

1、词语

基本

词目:名医

拼音:míng yī

基本解释

[famous doctor] 出名的医生

当代名医

详细解释

著名的医生。

《汉书·杜延年传》:“ 昭帝 末,寝疾,徵天下名医。”《红楼梦》第九六回:“无奈这个地方没有名医,误用了药,一剂就死了。”《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八回:“ 龙中丞 更是急的了不得,令人出去遍访名医,争奈总没有一个看的对的。”

基本概念

但是名医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医生。在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2、人物

福建历史上中医著作甚丰,现收集到370余种。其中1949年以前的,按现有版本和史料记载者收入;1949年以后的,以正式出版者及一些老中医的著作收入。在省外工作的福建籍中医界人士在外省出版的著作,不在其内。 北 宋

苏颂:图经本草。吴夲:吴夲本草。陈卞:手集备急经效方。何希彭:圣惠选方。吴夲:圣济经注释。

南 宋

郑樵:通志本草外类本草成书、食鉴、采治录、畏恶录。钱文礼:伤寒百问歌。汤尹才:伤寒解惑论。蔡元定:脉经。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卫生家宝方、卫生家宝小儿方、卫生家宝汤方、集验方。李迅:集验背疽方。真德秀:卫生歌。宋慈:洗冤集录。刘信甫:活人事证方、活人事证方后集、新编类要图注本草。杨士瀛: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仁斋直指方论、医脉真经、察脉总括。叶大廉:叶氏录验方。

元 代

李辰拱:伤寒集成方法、胎产救急方。邹鋐:寿亲养老新书。熊产明: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许宏:金镜内台方议、湖海奇方。

明 代

黄至:黄氏医案。雷伯宗:千金宝鉴。雷竣:伤寒发明、医学真经。童养学:伤寒指掌补注。熊宗立: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运气音释补遗、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伤寒运气全书、外科精要附遗、妇人良方、妇人良方补遗大全、药性赋补遗、增补本草歌括、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类证陈氏小儿痘疹方论、名方类证医书大全。黄兰室:兰室纪要。林道飞:济世良方。陈道修:脉学、临证秘要。庄应葸:医案。方炯:杏村肘后方、伤寒书、脉理精微。陈仕贤:药性别、本草要略。陈仕贤、孙宇:经验良方。欧浩:医刻汇成。郑大忠:痘经会成保婴慈幼录。齐德成:全婴宝鉴。陈椿:养生悟言。赖沂:内伤外感法录、四科诊要。聂向恒:医学汇函、活动心法、痘疹心法、痘诊论、奇效医书。叶仲化:素问注。萧金:轩岐救正论。

清 代

周景涛:清末御医,脾胃论。齐洪超:痢疾辨疑。陈五鼎:脉经。赖用贤:活人心统、评林说约。陶思渠:十二经方议秘要。郜文燮:经验妙方。杨日暄:医理汇参。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课余。吴其安:经方新歌一百十三首。王凝:本草要解、医案。徐璋:痘科精义。赖上璞:奇方。吴仰虞:评注心法要诀。林鼎槐:脉诀、金针、医学法门。邱显刚:闲居写心集。章贡云:命理星案。卢山:脉法归真。邹成东:保产编简验方。许燮:伤寒汇证。刘福修:临证验方。黄绍定:肺病准绳集。黄作宾:小儿秘诀。刘作霖:医录。吕尤仙:外科秘录。邓旒:保赤指南车。沈学洙:儿科直诀。蔡宗玉:医学汇参、伤寒六经辨证补方。陈修园:景岳新方八阵砭、景岳本草经读、时方妙用、医诀三卷、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时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十药神书注解、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伤寒真方歌括、灵枢素问集注节要。黄庭镜:目经大成。邓赞夫:目科正宗。林作建:伤寒论眉批补注、六经辨证歌括、妇科古方歌括、壶山医统。林作茂、林作建:普寿堂传家秘方。滕万程;一得录。陈定涛:药义辨伪、药性补遗、伤寒论集说便读。陈北泰:论治一隅、医学时习、百方主治。陈敏士:济世新编。陈粹然:医案。叶大章:眼科知录、临证医案、秘验方。黄卓尔:医鼎阶。邓璜:本草、医案。林霪、陈修园:张景岳新方歌括注解。岳峦明:妇科便览。林清标:医学指南。林荔:杏苑萃诊。李世奎:脉诀。丘泮林:喉科验方秘旨。周典煌:医方汇编。王慎德:中华医粹。叶兰墅:医学辨惑。陈澈:雪潭居医约。林开燧:活人方汇编。周士祢:婴儿论。陈恭溥:伤寒论章句。林枫:医学汇参。陈有流:伤寒论注、医学阐微。刘克光:吐泻辨。陈赉:医学研余。陈扬祖:痘疹新书。陈仁诏:各种医解。岳坤宗:临证诊疗、针灸集。黄鸿元:小儿科秘论。黄孚同:神要生机。许汝楫:温症斑疹辨证。江梅:医经臆语、未然防。罗拔茹:医学志疑、宝命全形集。郑奋扬:重订鼠疫约编、伪药条辨、疹症宝筏、霍乱论新编、增订验方别录。力钧、郭永淦:伤寒论问答。力钧:庚寅医案、辛卯医案、难经经释补、日本医学调查记、历代医籍存佚考。包育华:医机辨证、经方借用法略、无妄集剞厥方、伤寒方法、经方歌括。包识生:包氏医宗。孙发曾:药源文集、药源诗草。吴元龙:性学汇参。杨暄:医理参汇。邱士任:脉类篡。邱海潭:喉科验方秘旨。卢大□:雨庐丛书、汉和处方歌诀、经方要诀、伤寒玉瑜、伤寒要诀、医学阶梯、金匮玉论、医学要诀、内科要诀、霍乱证治之商榷、方剂要诀。

现 代

郑迈庵:中国医门小史。岳杰明:训蒙初要、伤寒大略。陈发铠:八种风疾专科手稿。陈纪西:活幼刍言。江少萱:奇病实验。周健康:景涛肠胃永康液之中医辩证。陈逊斋:伤寒论集注。郭云团:医诀。蔡人奇:妇科讲义。林笔邻:医话汇集。林韬安:伤寒讲义、温病讲义。陈清莲:温病方歌括。陈泳鹤:伤寒温病辨疑、泳鹤医案。陈琴甫:汤头歌诀。林钟贵:医案百则。郑却疾:霍乱通论、疾病的自然疗法、阴阳五行论、四言诊断纲要。郑品端:潜心居士医集。吴锡璜:中西脉学讲义、中西内科学、中西温热串解、脑髓病论、删补中风论、奇验喉症明辨。杨逄吉:痘疹大全、医案医话。连城珍:内科三字经、妇科三字经、儿科三字经,伤寒初阶三字经、金匮方五言歌诀、长沙方五言歌括、医学益智录、万应灵矶。温敬修:药用植物学、最新实验药物学、伤科秘本。赵风洲:伤寒、金匮、温病条辨、傅青主女科、血证论、瘴疟指南等方书歌诀七卷。涂去病:涂去病医案。陈影鹤:痘疹源流考。刘伯丞:中医病理学会宗。俞介庵:怀箴堂医案、怀箴堂治验录、女科篡要。刘亚农:二十世纪伤寒论。黄素闲:伤寒论评注。谢丹籍:中医诊断捷径、内治麻疹经验集、单验方。孙禄铭:温病方歌诀。王良甸:温病汤头歌诀。黄安国:黄安国临床经验。

当 代

吕德苗:中国名老中医、黑龙江四大名医,尤擅于男科、精神科疾病的治疗。王德藩:少阴症辨证论治。胡友梅:中西对照医药学、伤寒温病诊疗表解、中医诊疗新编。李健颐:鼠疫治疗全书、四诊概要、内经知要注解、余庆堂医案。陈芑洲:针灸诊疗要览、针灸随感录、针灸附录。孙朗川:妇科经带胎产证治歌括、孙朗川医案。林古恒:运气图说。林云章:伤寒论新释、金匮隙瞰。林英藩:伤寒金匮歌括。林竹均:神农本草歌括、历代本草歌括、针灸歌括。江谐:伤寒论句解。孙浩铭:孙浩铭妇科临床经验。叶轩孙:叶轩孙医案。苏希卿:注脾胃论。张景星:张氏医案。郑兰芬:妇科郑兰芬临床治验。施启谟:施启谟医案。陈桐雨:陈桐雨儿科经验。陈明生:眼科医案。陈溪南:陈溪南眼科经验。章宝春:章宝春伤科临证经验。王著础:中医预防医学概说。林增祥:小方集锦。张宗本:临床实践浅谈。俞慎初:中医诊断要略、中医病理要略、临床证治要法、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歌集解、内经语法研究、虫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国医学简史、中草药临床应用、校注陈修园医书长沙方歌括、俞慎初效方集、中国药学史纲、闽台医林人物、俞慎初医疗医论选集、中草药作物学。黄宗勖:针灸疗法速成手册、拔罐疗法、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赵正山:简易推拿疗法、校注集验背疽方、十药神书注解。刘友梁:矿物药与丹药。俞长荣:伤寒论汇要分析、校注陈修园医书伤寒医诀串解。杨春波:几种中医简易诊断法。肖钦朗:校注陈修园医书神农本草经、瓜果疗法、花卉与健康。陈竹友:医用古汉语、校注陈修园医书伤寒真方歌括。张安桢、林子顺、王和鸣、葛懋昌:林如高骨伤简易诊断法。张安桢、林子顺:林如高正骨经验。罗时润、田一庄:洗冤集录译释。汪济美、吴允耀:中医药题解。张安桢、葛懋昌、王和鸣:练功三十六法。陈树榕:瘰疬疗法、常见皮肤病中医疗法。赵棻等:中医基础理论详解。李学耕:小儿飞针疗法。余育元:校注陈修园医书女科要旨。林朗晖:校注陈修园医书医学实在易。林颖:校注陈修园医书医学从众录。张安桢、王和鸣:伤科内伤诊治法。孔庆洛、苏伟庭、张福荣:海洋药物民间应用。林惠珍:按摩与抓痧。黄大理:校注陈修园医书时方歌括。傅瘦生:校注陈修园医书灵素集注节要。陈远志:常见病症中草药自我疗法。林伯安:中医内科便览。杨护生:校注陈修园医书时方妙用。王致谱:校注陈修园医书仁斋小儿方论。陈惠藩:中医外科常用处方选。周石卿:伤寒论百题解。周世熹:癌之辨证阐述。李笑风:枯痔丁疗法。沈宗国、唐肖洪:注释傅青主男科。蔺云桂:经络图解。盛国荣:盛国荣医案选、茶叶与健康。苏志元:中医皮肤科经验。张中天:张中天辨证论药集。王云章:药用花卉。留章杰:伤寒方临床阐述。张志豪:续论医门八法。吕陉昌:东北名医,在中医中药治疗男科病(前列腺炎、无精症)、神经心理疾病等方面造诣颇深。

3、四句话概括健康

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三大作风,八项注意

总得说来,健康对我们是最宝贵的。健康不能靠高科技、不能靠药物,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那么“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话不是我说的,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精辟指出:“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医生是帮助本能的。”你看我手剌开一个口子,一会儿出血就凝固了,一个礼拜它愈合了;我们肠子坏了,截了一段,没事;肺坏了,切除一个,没事;肾脏坏了,也可以治。你身体有强大的再创能力,你自己保持好的状态,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你自己有强大的能力,所以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最好的药物是时间,为什么呢?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越好。我们有个病人是尿毒症,十二年高血压耽误了,结果透析花了90万元。其实你早治疗很简单,像高血压一天一片药,三个月、半年控制了,费用小,你要耽误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那不是一片药了,而是二种合在一起,你再耽误十几年脑出血了,那就不是一片、二片药管得住,那就是穿颅打洞,抽血,最主要是早治疗。心肌梗死,你马上到医院打上一针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化开了。可六个小时后,心肌梗死再送医院,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差;十二小时后,药毫无效果,你打一针都不管用。相反你去得早,不用打15000元的针,1500元国产药就管事,时间是最好的药物。那么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其实很简单,美国专家研究,花在预防上一元钱,节省医陪费一百元钱,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人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详解

最后总的说吧,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健康,四句话是: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三大作风,八项注意就行了。“一个中心”是以健康为中心。因为健康失去了,那你什么也没有,二十一世纪就是以健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第一是糊涂一点。小事糊涂,大事清楚,小事认真,整天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这种人才是笨蛋,所以糊涂一点。第二是潇洒一点。度量大一些,风格高一些,站得高,望得远一些,这样处人处事多好啊。三大作风:助人为乐,知足长乐,自得其乐。永远保持快乐。八项注意:四大基石,四个最好。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有这些,基本上不要花什么药费,我们各个都健康七、八、九,百岁不是梦。最近我们总结了四句话,很简单四句话:“天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同志们,只要我们按照这样的生活,所有病都很少,我们都能健康一百二十岁,健康享受每天,健康能使个人幸福、家庭幸福、社会也幸福。

总结

同志们,现在中华民族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二十一世纪对是中国人的世纪,在新世纪来到的时候,我们有很好的健康,对个人、家庭都是好事,希望大家“健康七、八、九,百岁不是梦。”那就能为我们国家全面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5、我国传说中的名医

神农氏和黄帝

神农氏尝百草,当为第一。不过据野史记载,传说黄帝的广成子也善养生之术,两人年代不相上下。

黄帝之所以被当成名医,是因为有部《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内邱县),战国时代名医。又家于卢国(今山东长清一带),因名之曰卢医。《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相传扁鹊曾医救虢太子,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

华佗

华佗,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但不能说,他的医学经验因此就完全湮没了。因为他许多有作为的学生,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把他的经验部分地继承了下来。至于现存的华佗《中藏经》,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当时尚残存的华佗著作的内容。

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用针刺治疗时,也只针一两个穴位,告诉病人针感会达到什么地方,然后针感到了他说过的地方后,病人就说“已到”,他就拔出针来,病也就立即好了。另外,他创用了夹脊穴,“……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寸……灸处夹脊一寸上下”。

如果有病邪郁结在体内,针药都不能直接达到,他就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祛除病患。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我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华佗在诊断上,善于望诊和切脉,并依此能正确判断出疾病的预后。在医疗体育方面也有着重要贡献,创立了著名的五禽戏,华佗还善于应用心理疗法治病。

6、名医世家

福建周氏医学世家,以“瑞浥天浆康四体,生扶元气卫群伦”为宗旨,今至家谱现存文字有记载起至,世代为医,并名医辈出。

清未起,周世熹其曾祖父即以开医馆“瑞生堂”行医、济世救人。并育有五子,其名:宗源、宗珍、宗钦、宗雍、宗乔。五子开在闽南地区广泛行医济世,宗源在现厦门开元路,开设同名医馆“瑞生堂”,宋珍在安溪成关开医馆“和生堂“、宗钦于同安“和生堂”,宗雍于安溪罗岩“瑞生堂” ①,宗乔安溪龙涓“和生堂”。

其一脉即周世熹祖父宗雍,字锺和,后迁居罗岩,医馆“瑞生堂”,育有六子,其中长子、次子、三子均承业行医,;并因医术造诣声名播。其次子周石卿(即世熹家父)更将周氏世家光扬光大,乃至全国中医界深名远播,闽南一带、海外华侨台胞中亦闻名求诊。

周石卿⑤、原名石生,小名风祥,号“新竹居士”(取祖籍康里竹园乡之意),别号“磨不磷” ②。周石卿,至幼七岁私塾读书至十五岁停学,便开始在学父身边协助,涉及经史和岐黄之道,自学医书,至廿一岁时,即主理“瑞生堂”,声名鹊起,求医者络绎不绝,漳州、厦门、泉州、广东一带及闽南移民华侨慕名而来。因其人其事,58年福建中医学院正式成立,周石卿奉调至福州任副教,并成为中医学院首批七名教授之一,1978年升副教授,,1987年晋升教授。先后担任中华中医学会福建省分会理事、全国仲景学说研究会顾问、河南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等职务。从医60余载,医术精湛,著述颇丰,出版《伤寒论》、《热病学》、《南方医话》、《八闽医话》等100多万字。事迹被载入《当代名老中医》、《中国医学家荟萃》。

解放后,周石卿这一代起,周世医学世家后代由行医开医馆式,转型为国家正式医类编制人员。周石卿育有六子,其中长子、三子、四子、小女亦继承家族医技及相关药方,并进入国内中医学院深造及被受聘于各中医院。

周世熹,周石卿三子,自幼随侍其家父边,耳闻目睹家父灵辨巧治临床疑难杂症,后并就读于福建中医学院,中医临床三十多年,研究各种疑验症,对内科、外科、儿科、皮肤科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具有独特疗效,其首创“榕树须治肩周炎” ④,86年起,在医学界深得赞赏并推广,“周氏祖籍验方消噎散深研”“伤寒论证民间新法”等相关治疗方式更闻名于外

7、军界名医

吕德苗,男、汉族,原名吕逸休,(1919——1994)中共党员,著名中医学家。山东省莱芜市人。自幼随父习医,曾师从高仲山教授。吕德苗教授生前长期担任解放军211医院中医科主任,是沈阳军区著名军医、黑龙江省名医,医务级三级、副军级,为解放军211医院中医科创始人。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吕教授一生擅治疑难杂病,在肝胃病、癌症、神经症、不孕不育等的治疗上有独特见解,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倍受患者好评。六十年代由他发明治疗囊虫病、癫痫病等的有效方剂一直被沿用至今。七八十年代又相继创立治疗慢性肝病、胃癌等疑难病的制剂,经大量临床证实,具有高治愈率、无副作用、不复发等特点。

吕德苗教授逝世后,其子吕陉昌,作为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8、《名医》杂志

《名医》杂志简介

《名医》杂志是一份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健康类大众读物。主要面向白领阶层、中老年人、医务人员以 及所有关注健康的人群,结合社会健康热点,通过采访医学界的权威专家,既有重大事件的深度解读,又有具体病案的答疑解惑,还有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用药,以及结合季节、环境的日常保健等等,给予读者提供最权威的健康指引。

《名医》杂志与目前国内健康类读物的最大差别在于,该刊以权威专家观点为主要突破口,在向读者传递健康资讯的同时,还将重点展示医生的个人风采,宣传其高超医术、高尚医德,彰显其学术地位、社会地位。

《名医》杂志信息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科技出版社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CN44-1666/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561

【邮发代号】46-52

【发行周期】月刊(16开)

【定价】10元

《名医》杂志栏目

封面人物--深入采访名医,讲述名医的工作、生活,展现人物丰富精彩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和生命体验

热点X光--专题栏目,对事件进行深度、透视的解读

对话/访谈--就当下各种健康问题与名医对话、探讨

名医风采--人物通讯,展现名医高超医术、良好医德的风采录

名医博客--介绍名医的治疗新理念、研究成果、对疾病的防治指引等

医言堂--聚焦当下热点的医药资讯,分享各方观点

养生保健--结合季节、环境请专家寻觅美容养生窍门

辨证释疑--对一些病证解答读者疑问

男人·女人--解读两性话题

心理诊所--探索心理问题

法眼透视--分析医疗类的法律纠纷

病案追踪--剖析离奇案例

医械视窗--名医用药实践交流,结合病例讲解医疗器械

为您导医--介绍患者就医时须知的常识

人气专科--医院的特色专科推介

医苑趣谈--追溯与健康相关的历史档案,健康类漫画赏析

《名医》杂志影响力

《名医》杂志2010年2月于广州创刊,每月发行,将独到、权威、专业、可读的理念贯彻整本杂志。自发行之初,《名医》杂志便得到了卫生主管部门、医药学术团体、各大医院、医药企业的广泛关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的中高层管理者高度认可了该刊的办刊思路,并表示将全力支持该刊编辑部,将《名医》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权威健康类媒体。国内知名健康网站如39健康网、家庭医生在线等都是该刊的密切合作伙伴。

《名医》杂志立足广州,覆盖北京、上海,辐射全国。通过中国邮政进行全国订阅,并在广州、海口等多个城市及地区的报刊亭零售,已经建立了固定的读者群,深受欢迎。

《名医》杂志编委会

该刊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担任编委会名誉主任并为该刊题写刊名,原卫生部副部长、现任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担任编委会主任,各大医院院长、专家等担任编委,共同组建一支权威、高端,具有极高影响力的编委会队伍。

江苏卫视《名医》

简介:

12月10日17:30,由江苏卫视全力打造的健康养生类节目《名医》上线播出。作为一档日播且首次尝试在“傍晚时段”播出的节目,《名医》无论在节目的形式、环节、嘉宾设置以及舞美效果,都颠覆了以往的健康养生节目,定会让观众耳目一新。

播放时间:

每天17:00-18:00傍晚时段播出

特色:

1.一打开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铺天盖地,细看却发现此类节目十分繁多,却大同小异,观众已逐渐产生审美疲劳。而江苏卫视新推的《名医》正是从这个突破口出发,颠覆传统养生节目,让观众耳目一新。“《名医》最大特色就是将门诊搬到了演播室,现场展现望闻问切的全过程,通过全国知名医院的名医,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三级甲等医院的主任医师以及教授级的名医,一方面就某一患者的某一问题诊断出病因,另一方面给广大观众提供健康养生方面的贴士。”

2.《名医》主打服务性,面对全年龄段的对健康养生有需求的观众,话题涉及到各个方面,节目操作性强,名医坐诊,用现场诊断的形式展示最先进、最权威的健康知识。“值得一提的是,《名医》还会纠正一些健康的误区,让观众获取最权威、专业的养生常识。”江苏卫视品牌推广部刘先生表示。

3.在节目环节的设置上,《名医》规避了一些华而不实的说教内容,切实的将普通百姓遭遇到的健康养生问题搬到荧幕上来。“我们对每一个有需求的救助者进行日常生活的跟踪采访拍摄,捕捉他们生活中疾病健康的有关细节。”《名医》节目制片人表示:“同时我们将求助者请到演播室,让他们通过挂号‘专家门诊’与名医面对面进行交流,而名医们则通过‘望闻问切’等真实的治疗手段给患者提供专业有效的诊断报告,整个过程就和在医院治疗没有两样。”

对于将“诊断室”搬到演播厅这一创意,《名医》节目制片人表示,全国著名的医生毕竟少之又少,大部分患者根本没有机会挂到“名医号”,也无缘与名医进行面对面交流。将“诊断室”搬到演播厅,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健康问题达到“远程会诊”的效果。这样的设置也会让观众觉得十分亲切,真实。

此外,现在有些养生节目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极具浮夸之能事,所谓专家说的天花乱坠,让观众获取的都是不切实的信息。对此,《名医》节目也会就观众的疑问进行现场互动,并给予专业的意见,对一些养生误区进行更正。“通过节目,让百姓对健康养生节目产生信任感,为他们解除心中疑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