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马和平 |
释义 | 公元前27年元首制度建立之后,一直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再没有陷入长时间内战,境内相对安宁。罗马达到繁盛顶点,疆域北部扩展到不列颠,东部由于冰冷、荒芜的日耳曼地区难以占领,所以止步于莱茵河,南部在北非毛里塔尼亚和亚非利加行省以南则是荒芜的沙漠,东部在遥远的两河流域以东,是难以约束的凶狠异民族。可以说罗马帝国的疆域已经达到了自身的极限。这一时期,它的经济、文化、军事、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奥古斯都时代人才辈出,如名传后世的西塞罗、维吉尔、奥维德、李维等。世人称此时段为“Pax Romano”,罗马和平。 简介罗马共和国的扩张,实际上是一系列对外战争的结果,然而到了公元前1世纪,内战逐渐开始成为主流,这是由于大量军阀的出现所致。因此从公元前27年,内战最终的胜利者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屋大维(Gaius Iulius Caesar Octavianus)建立了独裁制度以后,罗马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传统的共和制度,无能的元老院所不能控制的局面,被军队所拥护的超级大军阀所控制。而屋大维,这位罗马帝国的始皇帝,也意识到在罗马共和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就算共和制度已经不能有效的管理庞大的国土,自己也仍然不可能按照东方的习惯称帝。于是这只老谋深算的政治动物,采取了前所未闻的手法——通过一些列的共和制度下的职位和称号,来构成一个皇帝应有的权力。同时他也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即“神圣的”,从此,奥古斯都就是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也是屋大维的名字。 罗马帝国初期的200年是罗马的鼎盛时期,史称“罗马和平”。前期帝国 共和末期内战的胜利者G.屋大维按共和传统身兼一系列最高职位,实际上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公元前27年 1月13日,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 (意为“神圣”、“伟大”)尊号。奥古斯都采用“元首”(意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称号,故史称他所建立的政治制度为“元首制”。元首制实际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它的建立,标志着罗马由意大利境内的罗马公民占有特权地位的城邦,转变为包括各个行省的所有奴隶主共同统治的帝国。奥古斯都的长期统治,在帝国全境造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开创了延续百余年的所谓“罗马和平”时期,为1~2世纪奴隶占有制在广大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