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月琴
释义

个人简介

1953年5月出生。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名副其实的“中东专家”。从2005年起开始担任西亚非洲研究所国际关系室党支部书记。2002年9月~2003年3月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作高访学者;1997年10月~1998年5月在开罗大学作高访学者;1979年10月~1981年6月在伊拉克巴格达大学留学;1979年1月~200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工作。1978年1月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系(阿拉伯语专业)。

研究领域

伊斯兰教历史研究、伊拉克国别跟踪研究、海湾地区国际关系研究和伊斯兰文化研究。

科研工作介绍

长期以来从事中东政治、中东国际关系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伊拉克国别、伊斯兰教历史与现状、海湾地区综合问题等。先后参加或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委、社科院院级重点研究课题,发表的各类研究成果约200多万字;主要著作:独著《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36.3万字,2002年版;其他著作:《中东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1987年版;《伊斯兰复兴运动论集》1989年版;《走向中东》1990年版;《香港与英国的殖民撤退》1993年版;《中外政治制度大辞典》1994年版;《现代海湾国家政治体制研究》1994年版;《海湾战争后的中东格局》1995年版;《世纪之交看中东》1997年版;《简明西亚北非百科全书》2001年版;等10多部(均为合著)。

扩展研究新领域

刘月琴在我国中东学术界有良好的学术声誉。今年5月,她参加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三届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中阿文化对‘和平’认识的共同价值观”的主旨发言,受到阿拉伯学者及中方学者的广泛重视。

刘月琴参与的《现代海湾国家政治制度研究》专著,曾荣获199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海湾战争后的中东格局》获2000年度中国社科院优秀成果三等奖;《西亚北非简明大百科全书》获2003年度中国社科院优秀成果二等奖。她独立完成的著作还有《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伊拉克》等。此外,她还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委、院重点研究课题,发表各类研究成果共300多万字。

刘月琴对科研工作一直保持着旺盛的进取精神,不断挖掘、扩展新研究领域,伊斯兰文化理论研究是她近年的新视角,2006年在《西亚非洲》上发表的论文《伊斯兰文化理论及实践》(上、下),是她新的学术贡献。她于2002年独立完成的院重点基础研究课题——《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是一部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著作,对海湾地区国际关系理论作了全面和系统的论述。

这部专著的贡献还在于,它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海湾地区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学术著作,客观地剖析了美国与海湾国家,俄、法、中等大国与海湾国家、海湾国家与中亚、海湾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对我国海湾国际关系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和文学院历史系有教授对这部专著给予很高评价,称赞中国学者在海湾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科研成果

《伊拉克——伊甸园的故乡》

《伊拉克——伊甸园的故乡》

刘月琴研究员——中东学科

《列国志——伊拉克》

《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三届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

《伊拉克战后重建及问题》

《萨达姆政权的统治基础》

《参加第四届"中国_阿拉伯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几点感受》

《中东两大热点问题的现状及走向》

《利比亚市场大有可为》

《访问埃及和利比亚纪要》

《叙利亚还是不是下一个目标?》

《伊拉克的政治反对派》

《二00一年中东政治形势及发展趋势》

《从伊拉克临时宪法看美国向伊拉克如期交权》

《戈兰行-走进戈兰高地》

《伊拉克临管会实权在哪里?》

《叙利亚:被推上前台的疑问》

《感受卡扎菲的利比亚》

《海湾地区国际关系理论(上.下)》

【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3: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