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R因子
释义

概述

定义

R因子 R factor 抗药因子或抗多药剂因子的简称。

简介

R是resistance一词的首字。它是一种细胞质性的质粒,这种质粒具有使寄主菌对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抗菌素或磺胺剂产生抗药性的基因群,和F因子一样,通过接合进行转移,获得该因子的细菌同时获得对多种药剂的抗性,因而给治疗带来很大麻烦。R因子的实体为环状双链DNA分子。自从50年代后半期在日本发现R因子以来,渡道力等(1969)曾对此进行了研究。其它国家也分离了许多R因子。现在已知有各式各样的R因子。

扩展

发现

耐质粒R因子中有些亦可通过接合而传递,另一些则不能传递。R因子是1959年由日本学者所发现。他们对一批应用常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痢疾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的痢疾杆菌进行分析,发现细菌中有一种能同时耐几种抗生素的基因。这种基因存在于细胞浆中,可通过类似F因子的方式在细菌间传递。以后发现这类质粒中可通过接合转移者除有决定耐药性的r区段DNA外,还有传递区段(RTF,Resistance trarnsfer factor)。RTF决定性菌毛的形成,通过接合而传递。如果只有r区段而无RTF区段则不能过接合传递。必须经传递性质粒带动、噬菌体转导或以转化方式转入受体菌。

临床应用

R因子决定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是临床治疗中的大问题。R因子决定耐药性的机制,现已了解者为:1.质粒基因可编码产生各种纯化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质粒编码青霉素酶,耐氨苄青霉素的肠道杆菌质粒中编码能使β内酰胺环水解的酶。2.R因子通过控制一些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四环素不能进入菌体。3.R因子通过阻止抗生素与细菌细胞内的作用部位(靶)结合,使细菌耐药。如红霉素通过与细菌核蛋白体结合而阻止蛋白质合成。R因子编码甲基酶,通过使核蛋白体上某些分子的甲基化,使红霉素不能与之结合而失去作用。由于R因子可通过接合的种、属不同的细菌间转移,因此有些痢疾杆菌即使未与药物接触过,但可自耐药的大肠杆菌获得R因子而耐药。目前有学者主张应及时了解医院内细菌的R因子质粒耐药图谱,轮流选用抗生素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0: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