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清华 |
释义 | 一、共产党员简介李清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最早来宁工作的女共产党员。在北平燕京大学读书。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负责北平市委机关刊物《妇女》月刊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后因叛徒出卖,被通缉。 个人生平1934年9月,与王森一同来宁夏,组建中共宁夏特别支部,李清华任特别支部秘书。王森和李清华已有多年的恋爱关系,此时便组成家庭,住在宁夏城(今银川市)内西府井(今新华西街展览馆路北),作为特支机关驻地。不久,赵子明通过关系,几经周折,为李清华找到了在宁夏省盐务局长马继德家当家庭教师的职业。李清华的英文很好,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和赏识。同时,也通过职业接触到了一些中上层人士,得到了党组织所需要的情报。 1935年5月,北平国民党宪兵三团得知李清华在宁夏省城的消息,电告马鸿逵抓捕李清华及有关人员。一天下午,马鸿逵宪兵队到李清华住处抓人,当时正好有两位小学教师(一男一女)相偕来李清华家串门。李清华不在家,王森陪他们谈话。突然响起一阵急骤的敲门声,王森急忙去开门,刚拉开半扇门,6名宪兵闯进院里,厉声问道:“谷景邨、李云清在哪个屋?”这时王森已明白是怎么回事,便指指他的住处,敌宪兵像一窝蜂似的扑去,把屋里一男一女当成要抓的人,大声喊道:“举起手来!”王森见门外没有岗哨,迅速出门去迎李清华,但走了一路也没有看到。事实上,李清华是在当天回家的路上被宪兵抓捕的。敌人对她几次审讯,因无任何证据,于12月由宁夏盐务局长马继德保释出狱。但敌人不许李清华离开宁夏省城,要求随传随到。 1936年6月,红军西征抵达宁夏东南部的盐池、豫旺(今同心)等县,马鸿逵惊恐万分,下令清查户口,逮捕关押所谓的可疑分子李清华再次被捕,直到1937年3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被武装押送到包头释放。李清华辗转到了浙江金华。党在宁夏的组织又遭解体。 二、翻译职业:翻译(德语) 翻译作品 《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德)聚斯金德 著 《西线无战事》(德)雷马克(Remarque.E.M.) 著 三、企业家青海省湟源永盛物资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清华,男,汉族,1966年出生。李清华同志1998年从湟源县第二铁合金厂下岗后,与同伴自筹资金五万元,创办湟源永盛物资工贸有限公司。通过几年的资金积累,2003年扩大经营,创建“吨集装袋”生产项目,年利润102万元,上缴税金70万元,吸纳26名下岗失业人员。2006年将原有的生产线实施扩建,发展与主导产品相配套的硅石原材料,年生产硅石可达5万吨,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50多人的就业问题,拓宽了农民致富的路子。也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带了头、引了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