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鹿港镇 |
释义 | § 基本概况 鹿港镇博物馆 台湾省本岛西中部著名市镇,彰化县属镇。位于鹿港溪北岸,距彰化县治约12公里,距海约2~3公里。人口约7.5万。原为平埔族马芝遴社地。因地处彰化平原,郑成功经营台湾,设北路安抚司于半线(即今彰化市)时,已有汉人入垦鹿港以东原野。其后,鹿港与福建泉州蚶江口往来渐盛。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为对渡口岸,与南部的安平同为台湾对大陆联系的重要门户,台湾米谷输济福建的要口。至道光(1821~1850)末年,商业兴盛。当台北的艋舺兴起,鹿港曾与台湾府治(今台南市)和艋舺并称“一府、二鹿、三艋舺”。惟鹿港因受浊水溪泛滥影响,港道易淤,港口虽曾一再迁移近邻,终以附近无久用港湾,日渐衰落。20世纪初,港口已淤为菜圃。在台湾各早期发展的港市中,鹿港保全大陆移植的乡土文物最多,是研究台湾民俗和开发史重要对象。20世纪80年代台湾人民掀起对祖国大陆寻根热,使鹿港的名字重放光彩。省第17号沿海公路干线过此。 § 基本资料 鹿港镇 一角 旧称:鹿仔港 行政区管辖:彰化县 行政区类别:镇 经纬度:东经120.26度,北纬24.03度 总面积:39.4625平方公里 户数:21,528户 人口:85,281人(2008年11月) 镇长:王惠美 区划:29里569邻 民意机关:鹿港镇民代表会 邮政编码:505 毗邻:和美镇、线西乡、秀水乡、福兴乡 § 地理位置 台湾西部海岸线的中央、彰化县的西北端,东与秀水乡接壤,南与福兴乡相望,西濒台湾海峡,北与线西、和美两乡镇为邻。 § 历史沿革 鹿港位于台湾西海岸的中点。清治时期以前,港阔水深,距离大陆沿岸最近,因此自然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港口城市。1784年,鹿港与福建蚶江正式设口开渡,从此开始鹿港的黄金时代。1785年至1845年之间是鹿港的全盛时期,当时的人口约有10余万,在当时是仅次于府城台南的全岛第二大城,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语琅琅上口,迄今不坠。 当时鹿港设有八大商业组织,称鹿港八郊,分别为:泉郊金长顺、厦郊金振顺、南郊金进益、竹敢(上竹下敢,杂货店之意)郊金长兴、油郊金洪福、糖郊金永兴、布郊金振万以及染郊金合顺。 后因港口的泥沙淤积、纵贯线铁路未经过,此后鹿港迅速没落。人民出外谋生,人称鹿侨。但没落反而意外保留更多古老建筑,旧城区也比日后一再进行都市改正的台南市或台北市完整。 然民间常有日据时期地方士绅反对铁路经过导致没落之说,甚至被官方认定但亦有反对观点认为日据初期进行高压统治,人民不可能反抗。其次,据台湾“总督府”编纂的《台湾铁道史》中,纵贯线在台中以南原订经过南投街(今南投市),但考虑彰化平原物产丰富,铁路遂西移经过彰化街(今彰化市),未有经过鹿港的规划。另外,现今彰化车站在计划兴建时,曾一度暂订站名为鹿港街。 此外,日据中期,鹿港有二条兼办客运的糖业铁路。分别为新高制糖株式会社至彰化,及明治制糖株式会社至溪湖、员林,并各自有车站。战后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接收制糖会社,将两座鹿港车站合并直至1970年代结束客运业务。其中位在打铁厝农场(现为劳工住宅富丽大镇之所在)的新高制糖株式会社的车站台糖多年前借口年久失修而将其拆除,而明治制糖株式会社的车站就地重建(中山路、美市街、彰鹿路七段交界处),目前出租店家,但产权仍为台糖所拥有。 § 风俗习惯 送肉粽 属自杀死亡的都会以“送肉粽”习俗强制送离。通常会在晚上十一点过后举行,举行前会由举办的庙宇通知,大人们也会告诫小孩,当天晚上要早点回家,能够回避就尽量回避。过去法师是送到福鹿溪口,现则送到彰滨工业区“出海”。 § 交通 “国道”一号(中山高) 彰化交流道(198) 台61线:西滨快速公路 台17线:滨海公路 县道135号 (鹿港端,鹿和路):和美镇 - 鹿港镇 - 福兴乡 县道139甲(草港端,彰草路):线西乡 - 鹿港镇 县道142号 (鹿港端,彰鹿路):鹿港镇 - 福兴乡 § 教育 高级中学 鹿港高中 初级中学 彰化县立鹿港初中 彰化县立鹿鸣初中 小学 彰化县鹿港镇鹿港小学 彰化县鹿港镇文开小学 彰化县鹿港镇洛津小学 彰化县鹿港镇新兴小学 彰化县鹿港镇海埔小学 彰化县鹿港镇草港小学 彰化县鹿港镇顶番小学 彰化县鹿港镇东兴小学 彰化县鹿港镇鹿东小学 § 旅游资源 鹿港镇 古迹 台湾玻璃馆:彰化县鹿港镇鹿工南四路30号(彰滨工业区鹿港区) 妈祖文物馆:彰化县鹿港镇中山路475号 鹿港民俗文物馆:彰化县鹿港镇中山路152号 白兰氏健康博物馆:彰化县鹿港镇鹿工路18号(彰滨工业区鹿港区) 现代医学人体博物馆(彰滨秀传健康园区):彰化县鹿港镇鹿工路6号(彰滨工业区鹿港区) 彰化区渔会渔业文化馆:彰化县鹿港镇顺兴路485号(彰化区渔会大楼内) 古迹 鹿港古迹保存区(鹿港老街) - 10.57公顷 一级古迹 鹿港龙山寺(1786年):彰化县鹿港镇金门街81号 三级古迹 鹿港天后宫(1591年):彰化县鹿港镇中山路430号 鹿港城隍庙(1754年):彰化县鹿港镇中山路366号 兴安宫(1664年):彰化县鹿港镇中山路89号 文武庙(1812年):彰化县鹿港镇青云路2号 鹿港地藏王庙(1815年):彰化县鹿港镇力行街2号 鹿港三山国王庙(1737年):彰化县鹿港镇中山路276号 县定古迹及历史建筑 南靖宫(1783年):彰化县鹿港镇德兴街26号 金门馆(1787年):彰化县鹿港镇金门巷92号 日茂行(1816年):彰化县鹿港镇泉州街66号 凤山寺(1822年):彰化县鹿港镇德兴街26号 十宜楼、丁家古厝、隘门、街长宿舍、鹿港公会堂……等。 其它著名古迹 九曲巷、半边井、意楼、杨桥公园、摸乳巷、瓮墙……等。 § 鹿港小吃 鹿港靠海,所以小吃以海鲜为主,主要有鸭肉羹、虾猴、蚵仔酥、蚵仔煎、虾丸、西施舌等。另外糕饼茶点也很有名,如凤眼糕、牛舌饼、猪油荖等。此外还有当地人经常会吃的面线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