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雷班托海战
释义

§ 概述

萨拉米海战之后的两千多年间,全世界发生了许多次海战,但由于这期间的科

学技术水平所限,萨拉米海战结束时,人们呼唤的那种坚不可摧的战舰迟迟未能建

造出来,海战基本上仍是靠军舰互相撞击;手执冷兵器的步兵踩着船首的尖角冲上

同被钩住的敌舰进行残酷的肉搏战。

§ 历史

公元14世纪—15世纪,中国人发明的火药传到西方,火炮也被有识之士装上战

舰。然而,由于各种保守势力的影响,人们对战舰上的火炮仍然并不看重,在海上

战斗中,军舰还是帆桨并用,炮战和接舷战并存。

1571年见月,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希腊半岛之间的利林斯湾里的雷班托湾爆发

的一场海战,使人们对帆船和火炮重视起来,从此,船坚炮利的观点深人人心,真

正的海战拉开了帷幕。

这场海战的双方是奥斯曼土耳其海军与信奉基督教的欧洲各国联合舰队。

欧国联合舰队的主力是快船,这是单层桨座的战舰,长40米—60米,宽6米,

帆桨并用,桨手土气高时,在平静的海面航速可达6.5节,是一种在地中海普遍

使用的专用军舰。联合舰队的战舰比土耳其快船的火力要强,舰首装5门火炮,两

舷还有几门4.5磅炮。土耳其快船仅在前部设置3门炮,且护板也没有联合舰队

厚,联合舰队战舰的船舷板厚100毫米,还专为桨手设了护板。快船的头部有一个

金属的长啄,很像鸟的嘴,是海战的主力。当时还有一种战舰,名叫大帆船,是现

代战列舰的前身。大帆船取消了划桨,单纯以帆为动力,在近海显得很笨重,它有

两层火炮甲板,火力猛烈。除了快船和大帆船外,还有一种中船,它兼有大帆船火

力猛和单层桨座快船机动好的优点。它的船首部浑圆,做成一个大炮台,内装15门

—20门炮。此外,中船两舷各有四五门多管炮,划桨手受到上层甲板保护,加上使

用三角帆,行动敏捷。

联合舰队的统帅是约翰,战前他对舰队的战术和装备都进行了调整,大量使用

中船当前卫,且在各条船上增配了火炮,拆下了快船的长啄,以使前炮的火力优势

得到更好的发挥。这样一来,联合舰队火炮力量明显增强了,进行撞击接舷作战的

能力相对差了一些。

1571年10月7日上午10时半,交战双方的各200余艘战舰在海上交火了。联合

舰队和土耳其舰队各分成左中右3个独立舰队在3个战场同时开战。双方刚刚接近

火炮射程,就用火炮互相射击,霎时,海面上硝烟弥漫,炮声轰鸣,其中尤以中间

战场战斗最为激烈。双方桨手们都奋力划桨,以尽快占领有利阵位。

土耳其人没有料到联合舰队的火炮会如此密集凶猛,他们知道联合舰队的主力

中船吃水较深,便迅速向浅水处划行,使敌方的中船无法追击。同时,土耳其人从

浅水滩绕到联合舰队后方,同联合舰队那些快船和小船大打接舷战。

这样,你打你的火炮进攻战、我打我的接舷战,双方军舰混作一团,一时间,

海面上飘满了死尸、舢板和折桨,血水染红了整个大海。

这场惨烈的血战最后以联合舰队的胜利而告终,联合舰队共击毁土耳其军舰113

艘,俘获117艘;土军3万人战死,8000人被俘。联合舰队仅损失战舰12艘,一艘

被俘。

雷班托海战是中世纪的一次大海战,它象征着划桨接舷作战时代的结束。从此

以后,风帆和火炮完全代替了划桨和接舷肉搏,衡量战舰作战能力的标准也从舰员

人数变成了火炮门数。

舰炮时代从此打开帷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