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霍桑
释义

霍桑霍桑(Nathaniel·Hawthorne1804~1864),美国小说家。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世家,大学毕业后即从事写作。曾两度在海关任职。1853年任美国驻英国利物浦领事,1857年后侨居意大利,1860年回国专事创作。霍桑是一个思想上充满矛盾的作家。他抨击宗教狂热和教会虚伪,又把加尔文教派的善恶观念当作认识社会的标准;他记叙新英格兰殖民地人民的抗英斗争,同时又对社会改革、技术进步和废奴运动抱怀疑、抵触情绪。艺术上,他擅长揭示人物内心冲突和心理描写,充满丰富想象,惯用象征手法,且潜心挖掘隐藏在事物后的深层意义,但往往带浓厚的宗教气氛和神秘色彩。他称自己的作品是人的“心理罗曼史”,故文学史家则常把他列为浪漫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是以殖民时期新英格兰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红字》(1850)。小说通过一个受不合理婚姻束缚的少妇海丝特·白兰因犯“通奸”罪被监禁、示众和长期隔离的故事,暴露了政教合一体制统治下殖民地社会的冷酷虚伪,探讨了有关罪恶和人性的道德、哲理问题。其他著名作品,有描写祖先谋财害命其罪孽殃及子孙的长篇小说《带有七个尖角楼的房子》(1851),讨论善恶问题的长篇小说《玉石雕像》(1860),揭示人人都有隐秘罪恶的短篇小说《教长的黑面纱》和表达作者正面理想的短篇小说《石面人像》等。

§ 个人概述

霍桑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Hawthorne,1804年7月4日—1864年5月19日)19世纪美国小说家。其代表作品《红字》已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霍桑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他的祖辈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驱巫案的三名法官之一。父亲是个船长,在霍桑四岁的时候死于海上,霍桑在母亲抚养下长大。

1821年霍桑在亲戚资助下进入缅因州的博多因学院,在学校中他与朗费罗与富兰克林·皮尔斯成为好友。

1824年大学毕业,霍桑回到故乡,开始写作。完成一些短篇故事之后,他开始尝试把自己在博多因学院的经验写成小说,这就是长篇小说《范肖》,于1828年不署名发表,但是没有引起注意。霍桑将没有卖出去的小说全部付之一炬。

1836年霍桑在海关任职。

1837年他出版了两卷本短篇小说集《重讲一遍的故事》,开始正式署上自己的名字。其中《教长的黑纱》一篇最为人称道。

1841年霍桑曾参加超验主义者创办的布鲁克农场。

1842年7月9日他结婚,婚姻非常美满。两人到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村老牧师住宅居住三年,期间霍桑完成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1843)。其中的短篇小说《小伙子布朗》、《拉伯西尼医生的女儿》很受欢迎。

1846年霍桑又到海关任职。他从奥尔科特那里买下了康科德的wayside,并住在那里。他的邻居是作家爱默生、梭罗等人。

霍桑1848年由于政见与当局不同,失去海关的职务,便致力于创作活动,写出了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红字》(1850)。当年霍桑在野餐中偶然遇到了居住在附近的麦尔维尔并成为好友。麦尔维尔对霍桑的《古宅青苔》很是赞扬,并且在给霍桑的信里提到了自己的小说《白鲸》的写作。爱伦坡也对《重讲一遍的故事》和《古宅青苔》非常感兴趣,写了很多评论。《红字》发表后获得巨大成功,霍桑继而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和《福谷传奇》。

1853年皮尔斯就任美国总统后,霍桑被任命为驻英国利物浦的领事。

1857年皮尔斯离任,霍桑侨居意大利,创作了另一部讨论善恶问题的长篇小说《玉石雕像》。

1860年霍桑返回美国,在康科德定居,坚持写作。

1864年5月19日霍桑与皮尔斯结伴旅游途中,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朴茨茅斯去世。

霍桑的祖辈之中有人曾参与清教徒迫害异端的事件,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驱巫案”的3名法官之一。这段历史对霍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霍桑的父亲是一名船长,在他4岁时去世。1821年霍桑在亲戚资助下进入博多因学院,同学中有诗人朗费罗与后来当选为总统的皮尔斯等。1825年大学毕业,回到塞勒姆镇,从事写作。他曾匿名发表长篇小说《范肖》(1828)和几十个短篇作品,陆续出版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1843)、《雪影》(1851)等,逐渐得到重视和好评。

霍桑的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新英格兰的历史或现实生活,着重探讨人性和人的命运等问题。著名的短篇小说《小伙子布朗》、《教长的黑纱》揭露人人皆有的隐秘的罪恶,表达了人性是恶的和人是孤独的等观点。另一些小说如《拉伯西尼医生的女儿》,反映了他对科学和理性的怀疑,以及他反对过激和偏执的思想。《通天的铁路》则指出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人的物质享受,却败坏了人的精神。有少数作品正面表达了霍桑的理想,如《石面人像》;另外有些故事记叙了新英格兰殖民地人民的抗英斗争,但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氛和神秘色彩。

霍桑1836年和1846年霍桑曾两度在海关任职,1841年曾参加超验主义者创办的布鲁克农场。他于1842年结婚,在康科德村居住,结识了作家爱默生、梭罗等人。1848年由于政见与当局不同,失去海关的职务,便致力于创作活动,写出了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红字》(1850)。这部作品以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生活为背景,描写一个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缚的少妇犯了为加尔文教派所严禁的通奸罪而被示众,暴露了当时政教合一体制统治下殖民地社会中的某些黑暗。作者细致地描写了经过长期赎罪而在精神上自新的少妇海斯特·白兰,长期受到信仰和良心的责备而终于坦白承认了罪过的狄姆斯台尔牧师,以及满怀复仇心理以至完全丧失人性的白兰的丈夫罗杰,层层深入地探究有关罪恶和人性的各种道德、哲理问题。小说以监狱和玫瑰花开场,以墓地结束,充满丰富的象征意义。

《红字》发表后获得巨大成功,霍桑继而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1851)描写品恩钦家族的祖先谋财害命而使后代遭到报应的故事,说明财富是祸患,“一代人的罪孽要殃及子孙”;这部小说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血腥掠夺。另一部小说《福谷传奇》(1852)以布鲁克农场生活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改良的尝试失望的心情以及对狂热的改革者的厌恶。

皮尔斯当选为美国总统后,霍桑于1853年被任命为驻英国利物浦的领事。1857年后,霍桑侨居意大利,创作了另一部讨论善恶问题的长篇小说《玉石雕像》(1860)。1860年霍桑返回美国,在康科德定居,坚持写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后留下4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红字》原著插图霍桑是一个思想上充满矛盾的作家,新英格兰的清教主义传统对他影响很深。一方面他反抗这个传统,抨击宗教狂热和狭隘、虚伪的宗教信条;另一方面他又受这个传统的束缚,以加尔文教派的善恶观念来认识社会和整个世界。作家赫·梅尔维尔曾指出,他的作品中渗透着“加尔文教派的‘人性本质’和‘原罪’的观念”。霍桑思想保守,对生产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抱有抵触情绪,对社会改革持怀疑态度,对当时蓬勃开展的废奴运动不很理解。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流露。在艺术上他独具一格,擅长心理描写,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他把自己的小说称为“心理罗曼史”。他潜心挖掘隐藏在事物背后的不易觉察的意义,作品想象丰富,结构严谨。

§ 职业生涯

曾两度在海关任职。1853年任美国驻英国利物浦领事,1857年后侨居意大利,1860年回国专事创作。霍桑是一个思想上充满矛盾的作家。他抨击宗教狂热和教会虚伪,又把加尔文教派的善恶观念当作认识社会的标准;他记叙新英格兰殖民地人民的抗英斗争,同时又对社会改革、技术进步和废奴运动抱怀疑、抵触情绪。艺术上,他擅长揭示人物内心冲突和心理描写,充满丰富想象,惯用象征手法,且潜心挖掘隐藏在事物后的深层意义,但往往带浓厚的宗教气氛和神秘色彩。

§ 个人荣誉

他称自己的作品是人的“心理罗曼史”,故文学史家则常把他列为浪漫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是以殖民时期新英格兰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红字》(1850)。小说通过一个受不合理婚姻束缚的少妇海丝特·白兰因犯“通奸”罪被监禁、示众和长期隔离的故事,暴露了政教合一体制统治下殖民地社会的冷酷虚伪,探讨了有关罪恶和人性的道德、哲理问题。其他著名作品,有描写祖先谋财害命其罪孽殃及子孙的长篇小说《带有七个尖角楼的房子》(1851),讨论善恶问题的长篇小说《玉石雕像》(1860),揭示人人都有隐秘罪恶的短篇小说《教长的黑面纱》和表达作者正面理想的短篇小说《石面人像》等,长篇小说《红字》、《带有七个尖角楼的房子》、《玉石雕像》、《教长的黑面纱》、《石面人像》 等。

§ 作家语录

没有人可以保持两面生活而不相互混淆

善良的人总是把自己说得卑劣。

人生包括两部分:过去的是一个梦,未来的是一个希望。

理想是世界的主宰。

纯洁的良心比任何东西都可贵。

人间的一切意外,都是上天的有意安排。

§ 重要作品

作品《红字》

19世纪美利坚合众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51年。小说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代的美洲为题材,但揭露的却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社会典法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主人公海丝特被写成了崇高道德的化身。她不但感化了表里不一的丁梅斯代尔,同时也在感化着充满罪恶的社会。至于她的丈夫奇林渥斯,小说则把他写成了一个一心只想窥秘复仇的影子式的人物。他在小说中只起情节铺垫的作用。小说惯用象征手法,人物、情节和语言都颇具主观想象色彩,在描写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动和直觉放在首位。因此,它不仅是美利坚合众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称作是美利坚合众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篇。

§ 相关影视

海报影名:《TheScarletLetter》

编剧:DouglasDayStewartNathanielHawthorne

导演:RolandJoffé

主演:DemiMooreGaryOldmanRobertDuvall

上映年度:1995年1月1日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简体

中文名:《真爱一生》又名《红色禁恋红字》

《红字》,是美国小说家霍桑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里要和小说进行比较的,是1995年黛米摩尔主演的电影版本。

同样是《红字》,故事框架似乎差不多,但是,《红字》的电影表现的是现代得多的东西。不仅如此,为了影片的票房考虑,电影中还增加了许多商业元素。简直面目全非……小说原著的文笔流畅,但是由于作者的时代局限性,也就是其个人对于未来发展的迷茫,所以看起来十分压抑。电影就要酣畅许多。

从表现出来的思想上看,原著主要讨论的是人的罪,即人皆有罪。而通过赎罪和将罪行袒露出来,可以使灵魂得到升华。这和作者本身是清教徒身份以及对家族以前犯下的罪过产生的宿命感分不开的。而且,作者虽然觉得当时对人思想的禁锢是不对的,但是,他对变革也抱有怀疑态度。但是电影就不一样了。时代向前推进了不是一点半点,现在思想解放已被公认,所以在影片中,海斯特的言行就更加坚定。霍桑只是向未来窥探,而导演却是回望,自然占了很大便宜。因此,再在电影中单纯的表现人皆有罪的思想便会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怪异晦涩了。是以海斯特的丈夫的戏份被明显减少了。那么用什么来填补思想的空白呢?电影中表现海斯特和牧师间的爱情的戏份增加了,印第安人的戏份也明显增加了。特别是后者,甚至带来了影片结尾的大规模战斗场面,也许导演想为沉闷的全局制造一个高潮吧。恐怕用心白费了,因为后来强安上去的大团圆结尾实在突兀。

小说中海斯特是迷茫的,她为了爱人而拒绝说出情夫的名字,又因为愧疚和恐惧发誓不向他人透露自己丈夫的身份。电影中海斯特是坚定的,从不认为自己有罪,也完全站在爱人的一边。在影片中她去警告了牧师约瑟,而影片刚开始海斯特乘马车去找房子的时候,镇上的人都在看她,说明到镇上的人不多,每个新人都很受关注,约瑟不可能不知道海斯特的丈夫的身份。事实上,从后面的情节中可以知道,他知道的。海斯特的不同表现表明,霍桑对爱情和教义本身就存在迷茫,他既肯定两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是上天的赐予,又认定通奸是罪。电影导演明显是将“爱情”这种人性需求放至第一位。他在为两个人的行为辩护。

电影对“女巫案”的映射部分还是保留的很好,也算是忠于原著了。但是小说中描写红字被海斯特装饰的异常美丽在电影中几乎没表现出来,更别提原著结尾海斯特是又回到这里,自愿带上红字,度过余生;而海斯特因为善良能干逐渐被众人接受也丝毫没有提及,这恐怕是因为要为引出影片结尾的战斗而不得不舍弃了吧。基于以上两点,我认为,电影在表现海斯特的坚韧善良方面比原著差远了。商业和思想似乎从来都是跷跷板的两端,我个人认为本片在这两端的平衡上处理的不好。

影片中还有一个意象分担了红字的重量,那就是一只红色的小鸟。红色的小鸟出现过两次,后来在女奴的描述中又出现过一次。都是在影片的前半部分。第一次是在海斯特劳作时,小红鸟引她看到了牧师裸泳的情景。这无疑是给海斯特心湖投下了一块巨石。按现在的话说,大概是:哎呀妈呀,太震撼了!第二次则是海斯特终于和牧师在一起的时候,小红鸟飞进了海斯特的房子里,女奴看着红鸟忘情地沐浴。第一次海斯特想捕捉红鸟却终没有抓到,第二次红鸟自动飞到她的房间里但最终又飞走。红鸟可以说既是海斯特的媒人又是她和牧师间幸福爱情本身的象征。又因为它是鸟,也象征着海斯特甚至可以说众多妇女的精神解放。说道它的人性解放含义,它在影片中还间接地出现了一次,即海斯特的女奴被骗去审问时,女奴表达出来的。对于这个理解为,人性一旦尝到了解放的滋味,就会给人深刻的影响,再想将其束缚起来,是很难的。个人不太赞成小红鸟的出现,首先,它抢了红字“A”的戏;其次,它的出现有始无终,在影片大团圆结局中也没露个脸,反倒使人觉得它指代不明。

§ 参考资料

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f?ct=&tn=&rn=&pn=&lm=&sc=&kw=%BB%F4%C9%A3&rs2=0&myselectvalue=1&word=%BB%F4%C9%A3&tb=on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2446.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7: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