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儿厌食症 |
释义 | § 病因病理 不良的饮食习惯常是厌食的主要原因,高蛋白、高糖的饮食使食欲下降;两餐之间随意吃糖果、点心、花生、瓜子等零食,以及吃饭不定时、生活不规律都影响食欲;夏季气候过热,湿度过高以及过多的冷饮都影响消化液的分泌,而影响食欲。 长期厌食可致营养不良和体质减弱。 小儿厌食症长期厌食可致小儿营养不良和体质减弱。小儿厌食症一般由于以下疾病引起: 1、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各种原因的腹泻及慢性便秘等都是常见的原因。 2、消化道变态反应及服用易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氨茶碱等也可导致厌食。 3、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病、胶原病、贫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 4、锌缺乏以及缺乏某些内分泌时,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5、其他如肝功能不全、高血压、酸中毒、尿毒症、心功能不全以及消化道淤血。 6、近年来较多增加的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等。 除以上疾病外,应注意小儿情绪变化也可引起厌食。特别是中老年人对小儿进食采取不适当的溺爱态度,反而可引起小儿神经性厌食。(参阅精神疾病篇)。 § 诊断方法 厌食症 厌食是儿科经常遇到的主诉。要弄清是否确系厌食。有的家长过分要求小儿进食,有时小儿食量变化较大或偏食,可误认为厌食。要从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化验检查深入了解,以除外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对消化道的影响。详询小儿家庭和学校环境,有无影响进食习惯的因素。 临床上,常有家长自诉小朋友食欲不好,是不是得到“厌食症”呢?其实,并不是凭“食欲不振”就诊断为“厌食症”;所谓的厌食症,必须先排除宝宝是否罹患有感冒或内科慢性疾病(例如:长期泄泻、慢性肝炎、肺结核),如果是因为上述原因,此时的厌食是自然的,等到疾病痊愈后,厌食应该会改善;真正的厌食是指小朋友长时期食欲不振、看到食物也不想吃、甚至拒吃,这种情形一般连续两个月以上,如此,才符合所谓的“厌食”。 § 治疗措施 小儿厌食症中药应正确诊断病因和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应着重恢复小儿的消化功能。主要用中医疗法、针灸疗法、捏脊疗法。在此同时注意改善饮食内容和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并纠正家长对小儿饮食的不正确态度。必要时可给硫酸锌10mg,放糖浆内饲婴,每日1~2次。如检查血锌低下,可用硫酸锌2~3mg/kg·d,疗程1~3个月。锌能使味蕾细胞迅速再生,改善味蕾的敏锐度,又能提高消化功能,对缺锌的患儿有效率高达90%以上。 中医疗法 中医称厌食为纳呆,主因脾胃功能失调。由于脾胃素虚,或喂养不当、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所致。临床分为虚、实两证:偏实证者治以消导为主;偏虚证者治以调补为主,并结合临床随症加减。 实证 因停食停乳引起脾胃失调,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手足心热,睡眠不安,腹胀或腹泻。舌苔黄白腻,脉滑数。治以消食化滞化,常用保和丸方加减。 处方举例一:藿香9g,胡连3g,陈皮6g,建曲9g,焦山查9g,茯苓9g,鸡内金9g 处方举例二:山药9g,川明参9g,鸡内金9g,苡仁9g,稻芽9g,麦芽9g。 虚证 体质虚弱或久病元气耗伤,致使脾胃消化无力,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精神倦怠,乏力,或大便溏稀。唇舌较淡,舌无苔或少苔,脉细弱无力。治以健脾益胃法。常用理中汤加减。 处方举例一:党参9g,白术9g;茯苓9g,草蔻3g,干姜3g,生谷,麦芽各9g。 处方举例二:党参9g,茯苓9g,焦术3g,甘草3g,焦查6g,川朴3g,生麦芽9g。 加味法 以上二证均可随证选加下列药物: ① 潮热加骨皮9g,白薇9g; ② 腹泻加山药9g,莲肉9g;久泻加赤石脂9g,诃子6g; ③ 消瘦不思食加启脾丸继服; ④ 气逆加砂仁3g,千年健9g; ⑤ 虚甚加黄精9g; ⑥ 腹胀加莱菔子3g; ⑦ 厌食顽固者加丁香1.5g; ⑧ 婴幼儿停食停乳或便秘加一捻金,每次0.3~0.6g,日2~3次。 ⑨ 出汗多者加生牡蛎15g,浮小麦9g。 针灸疗法 可灸足三里、合谷、中脘、梁门穴。 捏脊疗法 对厌食效果好,特别是对虚证。方法参阅医护治疗专节。 配方 方剂名称:加味桂枝汤 组成:桂枝3克,白芍6克,生姜2片,红枣3枚,清甘草3克。 功能:调和营卫,促醒胃气。 主治:腠虚汗多,纳呆厌食。 用法:本方量少味不苦,每剂煎一次,约小半碗,分二次温服,患儿喜饮。 加减运用:见有不同的兼证,须加味处理。如舌红花剥,阴液不足者,加养胃生津之品,玉竹、百合、石斛、麦冬、生扁豆、生地等斟酌选入;鼻衄加白茅花、藕节;便秘加生首乌以润之,切忌泻剂;寝汗淋漓者,加麻黄根、糯稻根以止汗;舌淡阳虚,可入附子;虚寒腹痛,倍芍药加饴糖等等。至于新邪感袭,须辨其轻重而别作化裁。 体会 目前流行的小儿厌食症,是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加上喂养不当,漫进滋补,久之脾胃生化机能失常。有的父母还要强喂、打骂,更造成小儿精神紧张,营养紊乱,出现形体更弱,腠虚汗多,面色不华症状。经仔细观察,发现患儿大多舌净苔少,腹软无积,大便坚硬,容易感冒发热。凡此种种,都因食养不当,营养过剩之故。此症既无积可消,又胃不受补。 从中医“脾胃主一身之营卫,营卫主一身之气血。”的理论考虑,分析此病是由脾胃不和而影响营卫失调,需采用鼓舞营卫的方法来振奋胃气,于是投以桂技场加味治疗,数剂后营卫和,胃纳开,疗效满意。在长期实践观察中,验明此方实为一个体质改善剂、强壮剂、神经安定剂,或里虚里寒、中焦化源不足、潜在虚质的一贴调节剂。尤在泾说;“此汤外证得之,能解肌去邪气,内证得之,能补虚调阴阳。”此方能调和营卫,促醒胃气,使之思食,故称此为“倒治法”。 § 并发症状 小儿厌食症本病长期得不到缓解,可并发疾病小儿营养不良,甚至引起发育障碍等。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相对比成人需要更多的各种营养素供给。如果各种营养素供给不足,不但会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使生长发育停滞,体内脏器萎缩,这样必然会影响小儿的正常免疫系统。如由于厌食导致的严重的蛋白质--热能不足营养不良患儿,可出现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血清抗体减少,因而容易发生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感染,且感染往往持续,迁延不愈,甚至危及生命。表现为反复感冒、发烧,或反复咳嗽、不吃、不好动,体重不增,个儿不长。 1、厌食:厌食,其实是指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或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食量显著减少。严重的厌食,可影响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良。以长期不思乳食为主,一般情况尚好,无腹部胀满、呕吐腹泻等症。 2、疳病:可由厌食或积滞发展而成,以面黄肌瘦,毛发稀疏,肚腹膨胀,青筋暴露,或腹凹如舟等为特征,病程较长,影响生长发育,且易并发其他疾患。 3、畏食:厌食还要与畏食区别开来,虽然这两者都是食量减少,但畏食者的食欲正常,饥肠辘辘。只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譬如口咽溃疡、牙痛、吞咽困难或腹痛等原因,进食时觉不适,畏惧和拒绝进食而致食量减少。这些患者在消除了上述病因后,食量便可恢复正常。 § 预防措施 小儿厌食症首先要保持合理的膳食。建立良好的进食习惯。动物食品含锌较多,须在膳食中保持一定的比例。此外可增加锌的摄入量,于100g食盐中掺入1g硫酸锌,使锌的摄入达到标准用量(约每日10mg),食欲可以增加。如有慢性疾病和营养不良,须及早治愈。 对孩子厌食的心理矫治,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给孩子做出好榜样。事实表明,如果父母挑食或偏食,则孩子多半也是个厌食者。 2、注意引导。当孩子不愿吃某种食物时,大人应当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引导他们品尝这种食物,既不无原则迁就,也不过分勉强。 3、创造好的吃饭气氛。要使孩子在愉快心情下摄食。 4、不要使用补药和补品去弥补孩子营养的不足,而要耐心讲解各种食品的味道及其营养价值[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