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虾子草
释义

§ 正文

虾子草

(《四川中药志》)

§ 异名

(《四川中药志》)。 鸡口舌、红虾子草、方梗白花蛇舌草(广西)、蛇总管(江西)、箭头草、石枫药、铁青草、扎郎草、黄瓜米草(云南)、白花蛇舌草[1]

§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的全草。

§ 植物形态

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约15~40厘米。茎秃净,干时带光泽。单叶对生,具极短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3~5毫米,先端短尖,全缘,背卷,基部钝,稍革质,上面深绿,下面浅绿,干时为黑紫色;托叶合生,膜质,长3~8毫米,背有短扁尖毛,边缘具较长的刚毛。花1~3朵聚生叶腋,无花柄;花萼长约3毫米,4裂,裂片具睫毛;花冠白色,长约3毫米,4裂,裂片披针形;雄蕊4枚,着生于花冠管上;子房2室,花柱线状,柱头略膨大。蒴果卵圆形,长2.5毫米,宽1.5~2毫米,顶部裂开;种子多数。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1]

§ 习性

生长田野向阳处。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本品在福建、广西作白花蛇舌草使用。参见"白花蛇舌草"条。

§ 采集

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寒,味微苦,无毒。"

§ 功用主治

《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损伤,疝气,风火牙痛及妇女干血痨。"

§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

§ 选方

①治跌打损伤:红虾子草、尖刀牛膝、红酸浆草各四两(捣烂),薴麻四两(烧灰)。合煨酒服。

②治小儿疝气:虾子草、地茄子各一两。煎水煮耢糟服。

③治妇女于病,虚火旺者:虾子草、酱耳木根各一两,石竹根二两,黄脚鸡五钱,大地棕根四两。炖内服。如有外感风寒应先除去。(选方出《重庆草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