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览 |
释义 | 览,字形上下结构,拼音第三声。可做动词、名词之用。做动词时,一般表示看、会意;也可通“揽”,表采取,采摘之意。做名词时,表景致、景色等。在 康熙字典、说文解字中都有详解。此字音韵属于 平水韵 :上声二十七感。 字音读音【汉字】览 【拼音】lǎn 【注音】ㄌㄢˇ拼音:lǎn 注音:ㄌㄢˇ 音韵参考[ 平水韵 ]:上声二十七感 [ 粤 语 ]:laam5 [ 闽南语 ]:lam2 字形基本信息汉字:览 繁体字:览 异体字:覧 字形结构简体部首:见 部首笔画:4 总笔画:8 繁体部首:见 部首笔画:7 总笔画:12 康熙字典笔画( 览:22; ) 首尾分解查字:丨见(shujian) 汉字部件构造:〢丶见 编码信息五笔86:JTYQ 五笔98:JTYQ 仓颉:LIBHU 四角号码:28212 UniCode:U+89C8 规范汉字编号:1472 笔顺编号:223142535 笔顺读写:竖竖撇横捺竖折撇折 字义基本解释览 (览) lǎn 看,阅:阅览。游览。展览。览胜(观赏美景)。一览无余(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了,形容事物或诗文平淡无奇)。 详细解释览 览 lǎn 【动】 (会意。从见,从监。“监”亦兼表字音。“监”的本义是借水照形,这里表示看。本义:观看) 同本义〖lookat;see〗 览,观也。——东汉·许慎《说文》 而数览。——《战国策·齐策》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离骚》 又览累累之昌辞。——《汉书·扬雄传》 洞庭君览毕。——唐·李朝威《柳毅传》 故有所鉴辄省记。——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览观(阅览);览读(阅读);览阅(阅览);览核(查阅);览究(阅读研究) 观赏〖enjoythesightof;viewandadmire〗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览历(游览);览瞩(极目远望);览胜;览古 观察;考察〖inspect;examine;survey〗 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楚辞·离骚》 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救天下贤士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又如:览省(视察);览揆(览观,揆度。后用以称生长);览观(观察);览镜(照镜);览察(审察);览试(审察考试) 采纳〖accept〗 大王览其说,而不察其至实。——《战国策》 通“揽”。采取;采摘〖pick〗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又如:览取(揽取) 持,把握。古同“揽”〖take〗。如:览总(执掌总理);览政(主持朝政) 览 览 lǎn 【名】 景致〖landscape〗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徐霞客游记》 又如:奇览(奇妙的景色) 唐代州名,在今云南省楚雄县〖Lanprefecture〗 览州,贞观二十三年置。——《新唐书》 姓 览古 lǎngǔ 〖visithistoricalplaces〗游览古迹 览古勃发幽情 览胜 lǎnshèng 〖visitscenicspots〗观赏美丽的景色 中华览胜 览眺 lǎntiào 〖look(far)intothedistancefromahighplace〗极目远望 览眺寰宇 康熙字典解释【酉集上】【见字部】 览;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1139第05(点击查看原图) 【唐韵】卢敢切【集韵】【韵会】【正韵】鲁敢切,蓝上声。【说文】观也。【孔安国·尚书序】覩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史记·秦始皇纪】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劒南道有览州,贞观二十三年置。 又姓。【姓苑】望出彭城。 又【韵会】通作揽。【王羲之·兰亭叙】後之揽者,亦将有感於斯文。【正字通】按揽览音同义别。揽,撮取也。溷同览,非。 又【韵会】【正韵】??卢瞰切,蓝去声。【前汉·韦孟·讽谏诗】我王如何,曾不斯览。叶下鉴,师古读。 又官名。【唐书·南蛮传】南诏,各府副将曰演览、缮览、澹览、幕览。【唐书·音义】读。 【俗书证误】从亽作覧,非。 说文解字详解【卷八】【见部】 编号:5458 览,[卢敢切 ],观也。从见、监,监亦声。 相关词语【览揆】观测,揣度。 《楚辞。离骚》:“皇~~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 【览胜】观赏胜景。 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寻奇出后径,~~倚前詹。 【览问】面试,口试 《后汉书‘章帝纪》:”遣诣公车,将亲~~焉 相关成语·巴三览四 ·博览古今 ·博览群书 ·博览五车 ·兼览博照 ·览闻辩见 ·一览无遗 ·一览无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