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课程评价 |
释义 | 课程评价的典型取向((一)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 (二)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 (三)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课程评价模式((一)目标评价模式 (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三)CIPP评价模式 (四)外观评价模式 (五)差距评价模式) 定义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课程评价的含义:1、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2、 课程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它既可以是定量的方法也可以是定性的方法,教育测试或测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并不代表课程评价的全部。 3、 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诸种课程要素。也就是说,课程评价对象的范围很广,它既包括课程计划本身,也包括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学生、学校,还包括课程活动的结果,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课程评价的基本类型:1、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可将广义的课程评价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狭义的课程评价等。 2、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把课程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外来评价。 3、根据评价的目的不同,可把课程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4、根据评价的参照标准或评价反馈策略的不同。可把课程评价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5、根据评价手段的不同,可把评价分为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 外国专家有关课程评价的定义:1、 英国课程专家凯利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估任何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效果的过程。 2、 美国课程论专家比彻姆认为,课程评价包含判断课程系统的效果和所规划的课程的效果的那些必要的过程。 3、 泰勒在“八年研究”期间提出了课程评价的概念。他认为,课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1、 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称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泰勒及其学生布卢姆等人,他们认为课程评价是将课程计划和预定课程目标相对照的过程。在这里,预定目标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它追求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因而,这种取向的评价的基本方法论就是量化研究方法,并常常将预定目标以行为目标的方式来陈述。 2、 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这种评价试图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到评价的范围之内,强调评价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与教育价值相关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 3、 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这种观点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 课程评价的典型取向(一)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科学主义取向和人文主义取向可以被看作是评价连续体上相对立的两端。持科学主义的人相信真正的实验,而实验通常集中在结果或影响上。课程评价采用实验处理的方式,评价的目的是要了解经过实验处理后所产生的结果。为了使评价结果具有信度和效度,必须控制课程以外的各种变量,以免干扰人们了解实验处理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而且,评价者必须严格采取中立的态度,防止带有个人的价值观。在他们看来,唯有这样,评价的结果才是精确的。采取这种趋向的人趋向于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并常常把测验分数作为主要数据,以便用来与不同情境中的学生成绩相比较,它所收集的材料都是定量的,因而可以进行科学地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有关课程计划的决定。 人文主义取向也称自然主义取向。人文主义取向的人认为实验是无法接受的,因为社会现象是很复杂的,各种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不可能把它切歌开来分别加以研究。在他们看来,自然主义的个案是一种“万灵药”。因为人类的行为表现都是与特定情境联系在一起的,若要了解它们,必须将它们置于其原来的情境之中。而其,评价者作为一个人,要完全排除个人主观倾向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主张评价者与实际情境的交互作用。换言之,课程评价取向的人所分析的材料,与科学主义评价中所收集的材料是有所不同的。人文主义评价中收集的材料大多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通过与参与者的交谈和讨论所获得的材料,也可用来作为评价的依据。 评价者从各种观察中获得的主观映象,也可作为评价的材料。所以,他们更多是采取对实际情形的文字描述,而不是数据分析。 (二)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评价者有时只关注评价课程计划本身,有时则可能只关注评价课程实施后的结果。斯克里文把前一种称为“内部评价”。这种评价准则通常都直接指向计划本身,即只是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这项课程计划好在哪里?”斯克里文用研究一把斧头作为内部评价的一个例子。人们在考虑一把斧头时,可以研究斧头的设计、所选用的材料、重量的比例、把手的形状和合适性。人们可以假定:设计良好和选材合适的斧头砍柴会很快。一般人们不会去直接测量砍柴这个事实。同样,课程评价者也可以就课程设计所包括的特定内容、课程内容的正确性、课程内容排列的方式、课程计划所涉及的学生经验的类型以及所包括的教学材料的类型来评价课程计划本身的价值。人们也可以假设,如果课程计划设计、组织得很好,并有可靠的基础,就有可能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是有效的。 尽管评价者从事这种内部评价(即确定课程本身是否有价值)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关注的不是“这项课程计划好在哪里?”的问题,而是“课程达到目标的实际情况如何?”的问题,即把重点放在考察课程实施的结果上。斯克里文把它称为“结果评价”。“结果评价”主要用来考察课程计划对学生所产生的结果,但也可以用来考察对教师和行政人员产生的结果。这种评价取向一般是通过对前测与后测之间、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或其他标准参数之间的差异来作出判断的。许多教育者都倾向于采用结果评价。在一些人看来,结果评价实际上是唯一可信赖的评价,因为它提供了确定课程对学生所产生的结果的可靠信息。 (三)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为改进现行课程计划所从事的评价活动。它是一种过程评价,目的是要提供证据以便确定如何修订课程计划,而不是评定课程计划的优良程度。也就是说,它要求在课程设计的各个阶段不断地收集信息,以便在实施前加以修正。 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是在课程计划实施之后关于其效果的评价。它是一种事后评价,目的是要获得对所编制出来的课程质量有一个“整体”的看法。它通常是在课程计划完成后,并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后进行的。它的焦点放在整个课程计划的有效性上,以便就这项课程计划是否有效作出结论。 无论是形成性评价还是总结性评价,都不是指某些特定的评价方法,而是指它们在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作用。一般来说,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课程问题的起因,总结性评价关注的是课程问题的程度;形成性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课程编制改进课程所用,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课程决策者提供指定政策的依据;形成性评价关注课程计划的改进,总结性评价关注的是评定课程计划的整体效果。最后,尽管总结性评价通常是在课程计划结束之后进行的,但它也可以在课程编制过程的各个阶段结束时进行。 课程评价模式(一)目标评价模式目标(objective)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七个步骤: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根据行为和内容来解说每一个目标;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泰勒的评价原理是以目标位中心来展开的,主要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 泰勒的“课程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其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而展开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把它称为目标模式的原因。在泰勒看来,如果我们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课程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目标。除非评价方法与课程目标相切合,否则评价结果便是无效的。由此可见,评价的实质,是要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程度。目标评价模式强调要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评价是为了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可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修改课程目标的依据。由于这一模式既便于操作又容易见效,所以很长时间在课程领域占有主导地位。但由于它只关注预期的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因而导致了不少人的批评。 (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目的游离(goal-free)评价是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他认为,评价者应该注意的是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效应,即原先确定的目标。在他看来,目标评价模式只考虑到与其效应,忽视了非预期的效应(或称为“副效应”、“第二效应”)。 斯克里文主张采用目的游离评价的方式,即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适合作为评价的准则。因为评价者要收集有关课程计划实际结果的各种信息,不管这些结果是预期的还是非预期的,也不管这些结果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只有这样才能对课程计划作出准确的判断。 然而,目的游离评价也遭致了不少人的批评。主要的问题是,如果在评价中把目标搁在一边去寻找各种实际效果,结果很可能会顾此失彼,背离评价的主要目的。此外,目的完全“游离”的评价是不存在的,因为评价者总是会有一定的评价准备,游离了课程编制者的目的,评价者很可能会用自己的目的来取而代之。严格地说,目的游离评价不是一个完善的模式,因为它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程序,所以有人把它当做一种评价的原则。 (三)CIPP评价模式CIPP是由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valu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这四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略缩词。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上,而应该是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因而他强调,重要的是为课程决策提供评价材料。CIPP模式包括收集材料的四个步骤。 背景评价,即要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迷宫却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 输入评价,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 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计划实施情况不断加以检查。 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他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作出解释。 CIPP评价模式考虑到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由于它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难以被一般人所掌握。 (四)外观评价模式外观(countenance)评价模式是由斯塔克提出的。他认为,评价应该从三方面收集有关课程的材料:前提条件、相互作用、结果。前提条件是指教学之前已存在的、可能与结果有因果关系的各种条件;相互作用是指教学过程,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是指实施课程计划的效果。对于这三个方面的材料都需要从两个维度——描述与批判——作出评价。描述包括课程计划打算实现的内容和实际观察到的情况这两方面的材料;评判也包括根据既定标准的评判和根据实际情况的评判两种。 按照外观评价模式,课程评价活动要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手机资料。它不限于检查教学结果,而是注重描述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动态现象。由于它把课程实施过程前后的材料作为参照系数,这比以前的评价模式更为周到。但它把个人的观察、描述的判断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很可能会渗入个人的主观因素。此外,前提条件、相互作用和结果因素三者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相互作用或教学过程本身会存在众多的前因与后果。 (五)差距评价模式差距(discrepancy)评价模式是由普罗佛斯提出的。他指出,一些评价模式只重视几种课程计划之间的比较,没有注意该计划本身所包含的成分。而事实上,一些自称在实施某种课程计划的学校,并没有按照该课程计划来运作,所以,这类计划之间的比较并没有什么意义。差距模式旨在揭示计划的标准语实际的表现之间的差距,以此作为改进课程计划的依据。差距评价模式包括五个阶段。 设计阶段,即要界定课程计划的标准,以此作为评价依据。 装置阶段,它要了解所装置的课程计划与原先打算相吻合的程度,所以必须收集已经装置的课程计划有关方面(包括预期目标、前提条件和教学过程)的材料。 过程阶段,或称过程评价,即要了解导向最终目的的中间目标是否达成,并借此进一步了解前提条件、教学过程、学习结果的关系,以便对这些因素作出调整。 产出阶段,或称结果评价,即要评价所实施的课程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否达成。 成本效益分析阶段,或称为计划比较阶段,目的在于表明哪种计划最经济有效。这需要对所实施的计划与其他各种计划作出比较。 在这个评价模式中,除了最后一个阶段,前四个阶段都需要找出标准和实际表现,比较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探讨造成差距的原因,并据此决定是否继续到下一阶段,还是重复这一阶段,或是中止整个计划, 差距评价模式注意到课程计划应该达到的标准(应然)与各个阶段实际表现(实然)之间的差距,并关注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以便及时作出合理的抉择,这是其他评价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但在“应然”与“实然”之间,会遇到许多价值判断的问题,这是一般评价手段难以解决的。 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1、 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2、 以质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价。 3、 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 4、 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新课改下的课程评价一、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 二、在评价的主体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三、在评价的方法上:(1)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性;(2)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3)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作“常模参照评价”,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缺乏对于个人努力状况和进步程度的适当评价,不利于肯定学生个体的成绩。个人内差异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同一学科内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学科之间成绩与能力差异的横向比较和评价,以及对个体两个或多个时刻内的成就表现出的前后纵向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准确和动态的依据,也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等;(4)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绝对评价是对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的要求或“达标”的程度所作出的评价,也被称为“标准参照评价”。这种评价过于重视统一性,忽视了评价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我们提倡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促进所有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