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抗甲状腺药 |
释义 | 简介抗甲状腺药 常用的有硫脲类、碘和碘化物、放射性碘和β受体阻断药等四类。 硫脲类有硫氧嘧啶类(甲硫氧嘧啶和丙硫氧嘧啶)以及咪唑类(甲巯咪唑和卡比马唑)。 【药理作用】 包括:①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其本身作为过氧化物酶的底物而被氧化),进而抑制酪氨酸的碘化及耦联。对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无效,故改善症状常需2~3周,恢复基础代谢率需1~2个月;②抑制外周组织的T4转化为生物活性较强的T3;③降低血循环中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①甲亢的内科治疗,适用于轻症和不宜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者,如儿童、青少年、术后复发、年老体弱的中重度患者、兼有心、肝、肾、出血性疾患等病人;②甲状腺手术前准备,减少甲亢病人甲状腺手术合并症及甲状腺危象,但可使TSH分泌增多,使腺体增生,组织脆而充血;③甲状腺危象的治疗,常用较大剂量丙硫氧嘧啶阻止甲状腺素合成。 【不良反应】 主要有:①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药疹,少数伴有发热;②消化道反应,有厌食、呕吐、腹痛、腹泻等;③粒细胞缺乏症,应定期检查血象,注意与甲亢本身引起的白细胞数偏低相区别;④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慎用或不用,哺乳妇女禁用。 碘及碘化物常用复方碘溶液(卢戈液)。 【药理作用】 小剂量碘可预防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剂量碘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还能拮抗TSH促进激素释放作用,但反复应用可失效,不能单独用于甲亢内科治疗。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①甲亢的手术前准备,术前2周应用大剂量碘能抑制TSH促进腺体增生的作用,使腺体缩小变韧、血管减少、利于手术进行及减少出血。②甲状腺危象的治疗,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同时配合服用硫脲类药物。 【不良反应】 主要有:①一般反应,如咽喉不适、口内金属味、呼吸道刺激等;②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有喉头水肿;③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如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肿。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是甲亢及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药。通过阻断β受体而改善甲亢所致的交感神经激活症状;普萘洛尔与氧烯洛尔还能减少T3生成。适用于不宜用其他抗甲状腺治疗者,并能改善甲状腺危象的症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