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吉商
释义

纵观最近几年的商海沉浮,“商帮”带着乔家大院的阑珊灯火,胡雪岩的朱红顶戴,舟山港通商的轮渡,还有潮汕人下南洋的孤帆等等十分浓重的历史文化色彩,再次以“商会”的组织形象活跃在媒体和社会的注目中。

如果说“商帮”是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他们是最精彩的!那么在地大物博的吉林沃土,飞速发展的吉林经济自然离不开吉林商人们的披荆斩棘,只可惜由于吉林商业历史的短暂,对于中国自古而来的徽、晋、陕、鲁、闽、粤、宁波、洞庭、江右、龙游等十大商帮,吉林商人只能望“商会”而兴叹。

此时此刻,在吉林商业历史的逐浪中,最需要有人振臂高呼,为吉林商人们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吉林商会,以屈指成拳的力量博弈商海。崔波,一个有使命感、有远见抱负、学识渊博的男人,背负着无上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巨大的责任压力,已全然付出的心态站在了这个舞台节点上,将带领吉林商人去共同搭建“吉商商会”的参天广厦!

转变观念 打造文化

记者:近几年,商会文化大行复兴之道,而早在三年前,您就觉得吉林商人也该有个自己的“组织”——吉商商会。如今商会终于成立了,可对您而言,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日后还会面临更多艰难险阻,您觉得商会前进之路上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崔波:是观念和文化。其实吉林经济最大的问题不是缺钱,而是思想观念问题,因为吉林商人大多喜欢“单干”,也就是不抱团,合作共赢意识差。比如两人合作,一方就会给另一方算账,你赚9我赚1,我就不干;而同样两个浙江人,他们会这样想:虽然我跟你合作只赚1,但我跟9个人合作就能赚9了。这种单兵作战不能共赢的观念,只是吉林商人很难做大做强。而且吉林商人多是粗放性经营,吉林商人往往豪爽大气、真诚实在,但做事不精准,管理不细,做事欠真功夫,这都给企业发展埋下了危机祸根。再就是诚信文化尚难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少部分人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缺少更高、更深层次的追求。这其中不抱团、不合作当属商会发展中必须要帮助吉林商人转变的观念。

记者:“学而优则贾”与“贾而好儒”形成晋商与徽商不同的精神文化气质。您认为吉林商会应该塑造怎样的文化呢?

崔波:任何经济现象的背后,都必须有文化支撑。而黑土地文化是原始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文化积淀相对较少,因此决定了吉林商人的发展受限。所以自从有成立商会的想法开始,我们就在研究吉商商会应该营造怎样的文化氛围,这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我认为至少应该有“协作文化”在内吧!其实自七十年代,李嘉诚家族和包玉刚家族之间的携手合作,已经揭开了商帮之间摒弃宗亲和地域界限,走向合作的帷幕,这里面暗合着现代商业的必然。而当协作共赢成为现代商业的基础后,所谓的商帮界限已经不复存在,这实际上体现出一种“以义取利,经世致用”思想,更何况是商会内部之间的协作呢,更应该成为一种文化氛围!

记者:那么您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会应该具备哪些因素呢?

崔波:一个成功的商会的标志,首先在区域内要有重大影响力,在重大项目招商或重大项目投资方面有话语权;其次是有标志性人物,有产业领袖带领行业发展,比如晋商代表乔志庸,比如吉林的修涞贵、丛连彪等,因为带动强于说教;同时还必须有坚实的商业文化基础,比如温商、浙商的诚信文化;商会内部要形成合作共识的良好氛围,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再次,商会要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良好纽带作用,能够获得政府的支持与信任。

让“吉商”成为品牌

记者:现如今,浙商、温商等已然成为决胜商海的品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自不必说,那么吉商商会如何在承载目前文化缺失、观念传统的背景压力下,走出一条自己的品牌之路呢?

崔波:驰骋社会数百年的商业骑士们,在一个遍地机遇的商业新时代为什么会境遇不同?有人将之归结为精神内核的影响。比如宗亲力量和地缘文化,而商会就应该是地缘文化的中间者。所以吉商商会将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合纵联横,积极引导吉商企业广泛交流合作,互利共赢,辅助吉商企业进行资本层面地运作等,促进全球吉商大发展。

记者:看得出崔会长是一个非常有见地,并且能够对问题症结一针见血的人,接下来商会将会有哪些大的动作呢?

崔波:其实商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搭建桥梁,所以我们将充分借鉴浙江、温州等兄弟商会的成功经验,紧密围绕吉商商会“合纵联横、促进全球吉商大发展”的宗旨,服务吉林经济,服务全球吉商。

当前,我们不仅要在吉林省内大力宣传吉商、讨论吉商,充分提炼吉商精神与文化,还计划每两年召开一届全球吉商大会,力争与国际商会、协会等知名组织合作,举办全球规模的会议或论坛;每年召开一届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经济特色的“长白山吉商发展论坛”;同时着手规划、筹建吉商总部基地,对产业上下游有集聚带动作用的可优先入驻,全力为会员打造“融资”、“项目”与“商脉”三大平台。

记者:正如您刚刚所讲,金融和融资对于吉商企业来说十分重要,也是一项非常务实的工作,商会在这方面有何具体规划?

崔波:是这样的,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地搭建融资平台。比如说,我们已经与金融机构合作,全力推进会员联保贷款机制,目前与民生银行正在积极协调,已有进展;其次是清华大学长春总裁班和国学班合作成立吉林省创业投资公司和第一支私募股权基金,目前也正与省金融办联系;第三,联合北京多家机构成立吉林省中心(小)企业加速器推进中心,对产值连续三年在3000万元—4000万元徘徊的给予全面辅导、贴身服务,这项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第四,成立吉商担保公司、吉商小额贷款公司;第五,拟和省金融办、辽源市政府联合分别在长春市、辽源市举办一次PE走进长春、辽源项目对接会,目前 PE 机构已定,省和辽源市项目正在筛选中。

10月16日我们已邀请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和唯一参加哥本哈根谈判的中国著名学者杨志教授分别就《2011年经济形势展望》和《低碳经济与发展方式转变》做了首次吉商发展论坛,与会者共500余人,收到很好效果。我们决心经过不懈努力,将长白山吉商发展论坛打造成北方博鳌论坛。另外,通过长白山吉商发展论坛这个载体不断将最前瞻、最热点的实时资讯传播给广大吉商以指导吉企工作方向和思路。

我们需要怎样的吉商精神?

吉林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东昌:

新吉商要肯务实敢冒险

所谓吉商,应该是生活在吉林省这片土地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具备一定企业家的气质及面貌的一批人。

在我们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其实有过创业经历的人并不少,但真正能够做到务实、肯干的人却不多,大多流于表面,不能踏踏实实地做到点滴积累。其实道理人人都明白,但是真正做的时候就看出了差距。再有就是缺乏敢于冒险,向新领域进军的精神。经常是看到别人赚了钱,自己才去做,但是已经没有市场了。胆量的不足也就导致创业的最后阶段劲头不足,有很好的想法但是不敢去做,浪费了大好的机会。

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赵树宽:

新吉商要消除重官轻商思想

所谓吉商精神,应该属于文化范围之内,是一种长期以来的社会烙印,可以说现在还没有形成。我们要良好地发展吉商精神,就必须消除过去传统守旧的思想。在我们吉林省,重官轻商的思想十分严重,要想发展创业活动,这种思想必须打消。再有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个人对外封闭,缺乏开放精神。在经商创业中表现为合作能力差,什么事情都希望自己做,自己赚钱,觉得合作以后同伴赚钱就是自己亏了,其实就是一种自私的经营行为。

东北师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彭连港:

新吉商要有创富冲动

所谓的新吉商精神,就是要求吉林商人不要安于现状,有创造社会财富的“冲动”。由于历史等原因,富裕的黑土地造成了吉林人“小富即安”的思想,致使现在吉林商人与浙商相比,缺少吃苦和敢闯的精神。

东北要发展,吉林要振兴,吉林省的商人们必须有创新的精神,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这种新吉商精神从哪里来呢?这就要求吉林商人不断地学习外界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更重要一点,吉林商人要有“睁眼看世界”的魄力,千万不能“夜郎自大”。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群:

吉商要有明确的目标

市 场经济下的商业行为不是独立的,吉商的发展与否离不开他们的生存环境,所以要研究吉商首先就要研究吉商的生存环境。外部客观环境和吉商自身发展环境。

在计划经济下,吉商就是国企,那时吉林的国企对中国的老工业影响比较大。向市场经济转制后,吉商在市场经济中所处的位置偏后,而且改制后的国企是吉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部分人在吉商中所占比例比较大,对整体吉商的影响都十分大。

吉林国企商人曾经有很多代表,南方没有企业时,吉林就已经有很多自己的企业,这些既是吉林的财富,也是我们的包袱,进入市场经济我们曾经的这些优势反而成了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吉商要发展起来,就得挖掘自身长处,善于总结。

用国外成功人士具备的特点来总结吉商的成功精神,总结出吉商的成功学。积极的态度,遇事有无积极追求的态度;明确的目标,选择一个好的项目,走和谐共赢的道路;而且要不怕失败,敢于尝试。当具备了这些特点,吉商也就成功了。

一如“徽商”、“浙商”、“晋商”,吉林的商人、商脉是否形成过“吉商”?这一直以来是学界和商界热衷探讨的话题。支持者认为,“吉商”早在清朝就有了,经营粮食和粮食加工业;反对者认为,“某商”说法,是历史性的结论,现在称“吉商”还为时尚早。昨日,由省图书馆、省社会科学界联会、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与本报联合推出的 “吉商论坛”上,与会者强烈的发展吉林经济的热情告诉世人:吉商在吉林人的血脉里,在吉林发展的强劲势头上。 本网讯 昨日,由省图书馆、省社会科学界联会、省工商业联合会与城市晚报合作推出的“吉商论坛”昨日正式开坛。论坛上,修正药业董事长修涞贵作首期坛主发言,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邴正做精彩点评。省文化厅厅长林君出席论坛,100余名省内企业家汇聚论坛。

<<文化厅长助阵吉商文化

省文化厅厅长林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文化与经济紧密结合是社会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如何与经济紧密结合,特别是与全省工作重心和大局结合,需要设计载体和平台。这次论坛围绕吉商发展,与吉商这个群体紧密结合,提高吉商群体知名度、美誉度,更好的提炼、总结吉商的创业文化和创业精神,同时让吉商和晋商、徽商、浙商在更大的平台上PK,从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林君说,首次吉商论坛受到社会各界的这般热烈响应,也看到了吉商的希望。我们提供这个平台,欢迎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吉商和吉商精神的讨论中来。

<<卡在瓶颈 吉商要奋起直追

“吉商过去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形成‘势’……”论坛开始,坛主修涞贵表明态度。在他看来,有没有吉商不是探讨的话题,发展吉商才是大事。修涞贵强调,虽然有着源远的历史,但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吉商却被南方的快脚步远远甩在身后。修涞贵直言,受计划经济和吉商自身的综合因素影响,吉林经济被卡在做不大的瓶颈里。

“企业家不是创造的,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修涞贵说,吉林是工业省,长时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相比南方,缺少了一些活泛,也缺少对有限资源进行整合的思维,竞争力始终上不去。商品经济时代,将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融合起来,各地区、各企业明确分工,把利益链分配均匀,才可能把小产业做大。

发言中,修涞贵很看好吉商。他说,以德求发展,做事执著,有自己的交际圈,这些都是吉商的优势和宝贵资源。这两年,吉商已经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憋着一股劲与南方商人一较高下,相信不久的将来,吉商就会走向经济的高峰。最后,修涞贵的一句话让现场掌声一片:“唤起民众千百万,共同把钱赚!”

<<“吉商”在历史上早有渊源

对于吉商的概念,很多人还存在模糊状态,甚至抱有“吉商是否存在”的疑问。学者邴正在点评时坚定认为,无论从表义还是深义上看,吉商的存在毋庸置疑。

表意上来说,吉商的构成分为三部分,吉林籍并在本地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家;外地到吉林创业的企业家;从吉林走出去,在全国或国外发展的企业家。邴正表示,而挖掘吉商的深层含义,则与这个区域的历史不可分割,从清朝就开始有吉商的雏形。那时闯关东过来的吉林人,生存方式有两种,

开荒种地和粮食加工,前者是生产,后者便是商业。

由于吉林土地等资源条件好,生产以粮食、药材为基础,因此经济的发展便也刻上了吉林特有的烙印。初期,吉商多为经营粮食、农副产品、林业加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一批以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兴起,吉商群体壮大起来。他们思路更加宽阔,成长成为吉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吉商走入文化性创业阶段

“忧心忡忡的穷人对再美的景色也无动于衷”,论坛上邴正说,文化产业经济是全球发展的潮流,是当今社会的朝阳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文化行为变成消费品。随着吉林经济的发展,吉林人走出为生计发愁的阶段,文化产业扶摇直上。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进步,反过来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促进了相关经济领域的跨步向前。邴正认为,吉商的创业经历着生存性创业、投资性创业、技术性创业、文化性创业四个阶段。在晋商、徽商、闽商这些名词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吉林省适时提出吉商这个概念非常有必要。这不仅是个概念的提炼,更是一种精神鼓舞。

<<让吉商成为有精神内涵的群体标识

受邀参加的长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陈守则表示,过去没有吉商这个说法,但是过去有没有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把吉商的精神内涵提炼出来,把吉商与“徽商”、“浙商”的区别和特性总结出来,从而壮大吉商,发展吉商,那吉商就是存在的,形成一个具有地域文化和精神内涵群体标识。

一汽启明公司执行董事长程传海认为,差距就是空间。吉商与晋商、浙商、徽商发展的差距,或者说与南方省份发展的差距,恰恰是吉商发展,或者说吉林发展的巨大空间。而吉林人的诚信和豪爽在赢得合作方面也争取了很大先机。

论坛的观众席上,长春某银行负责人说吉林省很多企业在全国甚至国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吉商精神已经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吉商为吉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让先进的经济理念与自身发展结合,如何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是很多吉商心中共同的困惑。

“吉商论坛”拟定每月一次,主要探讨吉商的集体性格、吉商如何闯天下、吉商如何发展等话题,重点打造“吉商”发展之路,促进吉林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