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花脸细辛 |
释义 | 花脸细辛的功效介绍花脸细辛 (《四川中药志》) 【异名】花叶细辛、花脸猫、翻天印(《四川中药志》),水马蹄(《中国药植图鉴》),土细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马蹄细辛(《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马兜铃种植物大花细辛的带根全草。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肺、脾二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研末,2~3分。 【宜忌】《四川中药志》:体虚多汗、咳嗽咯血及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风湿感冒,头疼身痛:花脸细辛、防风、苍术、茯苓、陈皮、羌活。 水煎服。 (《四川中药志》) ②治跌打损茄,散瘀血:花脸细辛、红牛膝、红泽兰、透骨消。 泡酒服。 (《四川中药志》)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小鼠腹腔注射其氯仿提取物200mg/kg,产生震颤、阵挛性惊厥。 植物形态大花细辛多年生草本。 有浅黄色匍匐的根状茎,有多数肉质根,顶端通常生二叶。 叶大,质地厚,卵状椭圆形,长16~20厘米,宽约8~10厘米,顶端锐尖,基部心形,弯缺较窄;叶柄肉质,长14~20厘米,疏被短柔毛。 花大,单生茎顶,直径达6厘米,紫褐色;花柄长2~9厘米;花被简短,裂片3,宽卵形,长约3厘米,宽约4厘米,基部具白色的横皱斑纹;雄蕊12。 蒴果肉质,近球形;直径约2.5厘米。 种子圆锥形,顶端渐尖,背面近平滑。 生于山坡林下和溪边阴湿处。 分布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和四川等地。 采集春、夏采收。 洗净,晒干。 广西则在冬季挖取全株,洗净风干。 药材干燥的带根全草根茎粗壮,直或弧形弯曲,长约5~10厘米,粗3~4毫米;外表棕灰色或淡棕褐色,有多数环节,顶端残留皱缩的叶基或干缩的叶片,下部具少数细须根,皱纹不明显。 断面粉白色。 叶片皱折,质脆,呈枯绿色或枯褐棕色;以水浸泡后,展开观察,呈心脏形,表面有花斑;叶柄细长,紫褐色。 气微香。 以色带黄绿、根条肥壮、质地粉白者为佳。 产四川、湖南、江西、福建、江苏、浙江等地。 性味辛,温。 ①《四川中药志》:辛微苦,温,无毒。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温,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喘,风湿痛,跌伤。 ①《四川中药志》:散寒止咳,祛痰除风。 治风寒湿邪头痛,咳嗽鼻塞声重。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温经散寒,止咳定喘。 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风湿痛,四肢麻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