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燕喜堂 |
释义 | 燕喜堂是山东现存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字号之一,始创于清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燕喜堂”取其“蘐闱燕喜”匾额之名,源于《诗经》“鲁侯燕喜,令妻寿母”(“鲁颂·閟宫”篇)而得名。朱子《考异》曰:“燕或作宴”。燕喜:同“宴喜”,宴饮喜悦。燕喜堂,则取其“吉祥喜气”之意。后燕喜堂历经沧桑,于公元一九九八年重新经营。更是秉承“悬壶济世”古训,在经营中不断积累、完善并发展壮大,现已发展为集医药连锁、医药批发和商超供货于一体的多元化商业企业。 简述济南人一向重饮食,济南菜成为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的最重要分支。旧时济南有四大鲁菜馆,其中一家就是燕喜堂。 创建于燕喜堂创建于1932年3月,时值南燕北归时节,便得了这个雅号。 规模它由两座三进四合院组成,有两个高大的门楼。今金菊巷1号为东院,是主人住宅,3号西院为店铺,共有18间营业室,同时可容纳200人就餐。创办人赵子俊,老家历城,16岁进城打工,20岁时到吉元楼饭庄打工,后来在芙蓉街北首开设的魁元楼跑堂。燕喜堂是在山东商业银行董事董丹如的资助下开办的。因赵子俊科班出身,他对菜品质量和特色的要求很高。炉灶掌门人侯庆甫、梁继祥在烹饪技艺上追求典型的老济南风味,时称“历下风味”,以清汤、奶汤等汤菜见长。 由鼎盛到衰败燕喜堂的菜好,就餐环境又颇具家居生活的气氛,给人以宾至如归的感觉。很多人都以在此就餐为荣。赵掌柜提出,做生意最讲究与人“结缘”,就连拉黄包车的车夫也要请进来,不能怠慢,点菜更是丰俭由人。所以,开业不足两年,便跻身济南府餐馆三甲。 1952年燕喜堂迁至泉城路北。1956年公私合营,经理仍由创始人赵子俊的儿子赵鑫荣担任。赵经理曾用大半年的时间搜集南北特色菜谱,不断推陈出新。在一次济南市的厨艺比武中,燕喜堂的师傅都名列前茅,生意也有了新的起色。1958年,这家老字号又搬到泉城路南卫巷口,后曾改名“红星”饭店。1980年后重又改为“燕喜堂”。1986年新店又一次装修时,还特意请诗人臧克家题写了店名,挂在了装饰一新的大门上。但无奈的是,老字号终因经营不善于上世纪90年代将店面卖给了一家银行,这家曾红透老城半边天的饭庄就此有名无实了。 从头再来即将新生春天时节燕归来——“燕喜堂”开门迎客指日可待 继2005年我市餐饮业零售额历史性突破百亿元大关后,2006年春节前餐饮业又喜事连连,首届“济南‘名人名家杯’辉煌鲁菜评定大赛”活动锣鼓正响,又传来了济南餐饮老字号“燕喜堂”即将于4月18日在市中区六里山南路20号开门迎客的喜讯,预示着今年我市餐饮业又是一个繁荣发展的好年景。 日前,“燕喜堂”这一金子招牌已经通过所有权转让,由济南市饮食服务总公司易手到投资方北京半江渔火餐饮有限公司。目前,酒店正在按照“燕喜堂”的历史风貌进行设计装修,通过业内有关人士挖掘“燕喜堂”传统菜品、传统工艺、传统服务和传统管理经营方式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燕喜堂”的重建,标志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市餐饮业老字号经过十几年的沉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振兴鲁菜和创新济南菜有了研究开发、展示交流的新舞台,对弘扬鲁菜饮食文化、树立济南餐饮特色形象以及旅游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将带动“聚丰德”、“汇泉”等餐饮老字号重建和发展的工作步伐。 餐饮老字号的恢复和重建工作,承载了济南人太多的期盼,也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济南市住宿餐饮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就把弘扬鲁菜和餐饮老字号发展列为一项重要内容给予引导和扶持。作为餐饮业管理的职能部门,济南市贸易服务局对“燕喜堂”项目的选址落户、字号使用、传统挖掘等整个过程进行了跟踪服务,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指导意见,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落地。“燕喜堂”已经进入市政府2006年度全市贸易服务业重点扶持和招商引资项目,济南市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也与“燕喜堂”投资方进行了密切工作接触,达成了“燕喜堂”开业前员工培训和贯彻国家标准同步进行的工作意向,“燕喜堂”正式开业时将以国家特级酒家新面貌和餐饮传统名店的老字号“新老双重身份”展现在济南人的面前 地址地址:六里山南路现址(原豪登大酒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