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侯世明
释义

侯世明:1937年10月出生于沈阳,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员。现任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国家两重点型号总设计师。1989年,国家人事部批准并授予他“1988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国防科工委和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2006年,他荣获“航天事业五十年杰出贡献奖”和“中国航天基金特别贡献奖”;2007年,获得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

中文名:侯世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沈阳

出生日期:1937年10月

职业:航天科学家

毕业院校:北京航空学院

主要成就:中央军委重大贡献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航天事业五十年杰出贡献奖中国航天基金特别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代表作品:国家两重点型号总设计师

1、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

人物简介

历史总是充满着偶然与巧合。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国开始了漫长的八年抗战。这一年的10月11日,在已沦为敌占区的沈阳的一个普通人家里,一个男婴出生了,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喜悦。

1957年,这个在硝烟中成长起来的热血青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在1962年大学毕业时毅然奔赴祖国西南,投身于我国固体火箭推进技术的创业队伍中,开启了他为之奉献一生的航天事业。

他是我国第一代固体弹道导弹的主要设计者之一,曾建设性地提出了固体弹道导弹的设计思路,为“陆海兼顾”的基本型武器装备研制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为固体弹道导弹基本型、系列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型号的总设计师,他在我国第二代固体弹道导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第二代固体弹道导弹实现精确制导做出了特殊贡献。

他,就是我国高新工程两个重点型号的总设计师——侯世明。

今天,这位头发花白、年已七旬但精神矍铄的专家,仍然奋战在航天事业的最前线。

志存高远 意守平常

上个世纪40年代,侯世明的父亲在战乱中用自己宽广的肩膀庇护着他们兄妹的同时,也一点一滴塑造了侯世明面对困境,乐观积极的品格。

1947年,侯世明10岁了。转眼间,昔日懵懂的顽童已经成长为懂事的少年,伴随着体格增长的同时,他对知识的渴望更是日益增强。

父亲虽然没喝过多少墨水,但依然认为,要立足于社会必须要有知识、有技能。尽管家境贫寒,但是他的父亲仍然决定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求学。

父亲语重心长的教导成为侯世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他没有让父亲失望。由于成绩拔尖,他在小学和初中各跳了一级。195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沈阳二中。

三年后,侯世明站在了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多年来,在侯世明心里一直梦想着能到国内首屈一批的清华大学深造,然而就在他为自己多年的理想奋斗的过程中,1956年冬天,学校老师郑重地提出,希望他能到军工专业院校学习,学成后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侯世明经过慎重考虑,放弃了个人选择,毅然响应学校号召,服从学校安排,踌躇满志地报考了北京航空学院。这是他人生中做出的第一次选择,同时也是他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次选择,从此,他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心系航天 献身国防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1957年,侯世明顺利考入北京航空学院,他如愿地抓住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机。

大学期间,侯世明如鱼得水,汲取着母校传授的丰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最初,他主修航空发动机专业,一年后,转入火箭发动机专业。那个时候,他对专业没有明确的概念,只是觉得非常奇妙。

侯世明大学毕业后,正值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初建之时,国家急需航天专业人才,尽管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但是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理念的引导下,他还是毅然奔赴祖国西南,投身于我国固体火箭推进技术的创业队伍中。

一个只有15人的火箭发动机班,毕业后就有一半人和侯世明一道打起背包,登上了南下的火车。那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

当时,我国的国防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比较落后,在技术馈乏的背景下,侯世明所在的团队兢兢业、勇于创新,在国家“动力先行”的方针鼓舞下,奋力攻破了固体发动机的一项项技术难关。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在我国固体战略导弹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起步型号的选择上,侯世明大胆提出了暂停当时发展潜力不大的型号研制,以中程潜地导弹为突破口的创新想法;70年代中期,他两次向张爱萍、钱学森等领导汇报了适应当时国情的固体化、机动化的发展思路;80年代中期,他撰写了关于改进某型号的建议,得到张爱萍的重视。在《某型号研制工作总结》首发式上,张爱萍还满怀深情地讲到:“早在1975,就有一位年轻的技术人员向我们提出了走固体化的建议,今天已经实现了,我们不能忘记他。”

荣誉纷至沓来,侯世明却始终保持淡泊的胸怀。他总是说,是他的团队铸造出了一个个奇迹,是他们为我国第一代固体战略导弹形成基本型、系列化发展的格局做出了重大贡献。

临危受命 不负众望

人类的科技征程每向前迈进一步,都伴随着艰辛。对于中国航天事业而言,成功的背后更是饱含着无尽的汗水。

上世纪80年代,某型号水下发射试验失败后不久,侯世明所在的四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当时,侯世明被任命为四部副主任,主管技术工作,随后又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该型号副总设计师。压力之下,毫无退。经过周密的分析,他迅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型试验研究,为后续试验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后续的水下发射试验中,他作为试验任务总师组成员、年龄最轻的副总设计师,亲自下艇,全权负责水下发射技术问题的处理和决策。他凭着对技术的透彻了解,正确处理了发射前的异常情况。该型号研制的成功,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技术的空白。1989年,他被国家人事部授予“1988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

上世纪90年代某型号连续两发飞行试验失利,这使整个型号研制面临空前困境。在这种形势下,侯世明凭着对四部的深厚感情和对全体职工负责的精神以及不搞好四部决不罢休的决心,接受了院领导的委托,于1993年8月挑起了四部主任的重担,那一年,他已经56岁了。

在出任主任后的第一次中层以上干部会上,侯世明没有讲更多的大道理,而是一针见血地分析了四部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四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来激发大家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在侯世明的带领下,新的领导班子针对四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团结、务实、自强、进取”的四部精神。他深知,对于一个新型总体设计部而言,“管理”和“技术”是立部之本,不能有任何偏废。白天,他是四部主任,为发展深谋远虑,处理繁杂的行政事务;晚上,他是老总,心系型号的每一个技术细节。

曾任四部工会主席的吴文娟至今依然对侯世明办公室里的“长明灯”记忆犹新。两人办公室相邻,吴文娟离开时,经常都看到侯世明办公室的灯是亮着的。看着侯世明如此辛苦,吴文娟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上前敲敲侯世明办公室的门,友好地提醒到,侯主任,您该下班了。侯世明回答,还有一会就走。

很多打算离职的年轻人留了下来,“人浮于事”的状态逐渐改观。大家都说,跟着侯主任干,有奔头!

凭借深厚的技术功底,敏捷的思维能力,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侯世明带领四部职工走出低谷,实现转变,在研型号取得飞行试验成功并顺利定型,预研型号及时立项,外贸工作获得新突破,经济总量年年攀升。

业务过硬 力挽狂澜

侯世明在工作中对重大问题的决策能力和力挽狂澜的大将风度给青年一代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某型号在连续两发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第三发遥测弹飞行试验意外失利后,这支从未尝到过失败滋味的年轻的研制队伍,犹如遇到晴空霹雳,气氛异常沉闷。危急时刻,侯世明召集全体试验队员,一方面鼓励大家,树立信心,放下思想包袱;另一方面积极对排除故障工作进行部署,提出具体要求。在试验场短短9天时间里,他组织留在试验场的20余名技术人员编写了试验总结和故障初步分析报告19份,对故障进行了初步定位。

返京后,侯世明顾不上连日在试验场的劳累和旅途的辛苦,又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为摸清问题开展大量试验,为故障最终准确定位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在某重点型号的先期启动动员会上,作为总设计师,他对研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型号的研制目标和指导思想,提出了技术关键点,规划了研制程序,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具体研制内容,对研制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

在型号研制初期,侯世明注重技术基础工作,倡导以质量、可靠性、标准化作为研制的基础,型号研制要基础先行,体现出质量保证的核心是“预防为主”和“抓质量要从源头抓起”的思想。

当两个型号研制同步进行时,侯世明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型号最大限度兼容设计的思路。在周期短、经费少的情况下,他提出“打破常规做法,打破单位界线,统筹规划试验项目、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每项试验由一家牵头、几家参加、一次试验、多方收效”的原则,并亲自组织规划了全型号的大型试验项目和重大试验的大纲评审。

在2006年10月国家某重点型号总结表彰大会上,侯世明从技术层面系统地总结了型号研制的全过程,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承文批示:“侯世明总师的讲话很好,体现了重点型号技术领军人物的高超水平和坦荡风范,值得我们各级领导和型号两总系统学习。”

求才若渴 精心培育

侯世明在狠抓型号研制的同时,更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本着循序渐进、用人所长的原则,他不断给青年人施以重任,同时将自己多年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对新来的年轻人,他都要指定有经验的老同志传、帮、带。1962年他刚参加工作时,我国对固体火箭与导弹的研制几乎没有经验和基础,他们除了看些情报资料,就只能依靠有经验的老同志的指导和帮助了。他将这种老带新、师带徒的传统在四部延续下来,多年来培养了一批批青年技术骨干,这些人员现已成为型号研制的带头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1996年,四部正处于恢复发展期,工资、福利待遇并不很吸引人,当时人事部门反映有个北航的研究生坚决要来四部,专业很对口,但由于某种原因,学校要收“违约金”,这个学生家境不是很好,他本人就和四部商定违约金先由四部代交,再从每个月的工资里扣。侯世明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亲自给学校领导打了电话,说明情况与原因,希望学校给予支持。学校被他这种求才若渴、珍惜人才的精神所感动,决定免除违约金。当问及这个学生后来是否知道为他所做的一切时,侯世明笑笑说,他自己可能至今还不知道,但只要他是四部需要的人才,对四部有贡献就行了。现在这个学生已经成长为四部某型号的技术带头人。

回味一生 充实晚年

作为总师,侯世明忙碌的一天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有时上午还在炎热的南方主持会议,晚上就已在凉爽的塞外参加与设计师的技术讨论,大到总体部、设计所、总装厂、试验站,小到一个元器件的生产厂家,都会有侯主任的身影。

年已七旬的侯世明现在依然是国家两个重点型号的总设计师,工作难度很大。为了确保成功,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担心,年龄已大的侯世明对这种超负荷的工作会吃不消。然,他却一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大家面前,带领科研人员攻克型号研制中的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完成一项又一项科研试验。

在侯世明的工作日程表上,几乎没有节假日,他深深感到,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是与他相濡以沫30多年的妻子,和他最疼爱的独生女儿。多少次妻子生病的时候,他不是在外开会就是远在飞行试验现场;当女儿初为人母,需要父亲送去关怀时,他却又要踏上前往晋西北的路程。经过试验场几十天高度紧张的工作和超负荷的压力,每次归来,女儿都会心疼地说:“爸爸,您又显老了。”面对女儿的关心,他总是微微一笑,在他心里,对事业的追求已经高于一切。

侯世明喜欢听音乐,特别是民族音乐,只是由于工作繁忙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好好欣赏。在航天一线奋斗了整整45个年头,侯世明把整个人生、全部智慧都奉献给了航天事业。

“等我空闲下来,要重新回顾一下自己经历的研制工作,当时没来得及探讨清楚的问题,需要学习些新知识,再做些深入的思考,把四五十本笔记整理一下,对自己是一个提高,如果后来人感兴趣,也可供他们参考。”侯世明经常意味深长地对工作在他身边的同志说。

这就是我们的侯老总,他拥有着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奉献的精彩人生。

2、城口县劳动局副局长

侯世明 中专文化,中共党员。城口县劳动局副局长。他自担任领导职务以来,在分管安全生产工作中,主动争取领导,及时召开专门会议,每年以县政府名义将各类伤亡控制指标落实到各主管、综合部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措施具体,检查落实、及时反馈信息,加大了安全监察工作力度,有效地控制了事故的发生,使该县连续9年来突破上级下达的伤亡事故控制指标。他在工作中坚持一视同仁,秉公办事,严格执法。特别是在查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中,他不分领导干部或一般同志,不分亲戚、朋友或陌生人都是坚持政策一样、办事一样,被人们评价为"人民的好公务员"。他身为领导干部,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在工作中率先垂范,带头苦干,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其严于律己、尊敬领导、团结同志、爱护工作人员的高尚品格受到各果好评。1997年被评为重庆币安全卫生先进个人。

3、鄂托克前旗工商联(总商会)会长

侯世明1956年 5月生于内蒙古鄂托克旗,现住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敖镇,又名侯适明,笔名石鸣、石火,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曾任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人事劳动局副局长、工商联主席(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会长)等职。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鄂托克前旗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艺术开发研究院、全国文化艺术界联合研究会”会员、“内蒙古社科联”会员、“中华作家联谊会”注册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兼任过“北京艺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工作人员、《中国科技产业》杂志社记者、“沿海文学艺术创作中心”特约创作员、大型国际交流系列丛书之《中国私营企业家大典》特约顾问编委、鄂尔多斯华南商会名誉副会长。在鄂托克前旗林工站工作期间,参与镇区规划测量,对全旗乡村集体造林进行指导检查,参与全旗林业普查及农业综合区划;在鄂托克前旗政府办工作期间,分管政务工作,参与了《鄂托克前旗志》的编撰和领导工作;在人事劳动局工作期间,分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调入工商联后为充分发挥工商联的各项职能做了大量工作。他本人爱好写作,多年来撰写一定数量的论文和文学作品以及新闻稿,分别发表在《青年文萃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林业》、《鄂尔多斯报》等报刊上。历年创作的文学作品,也获得一定的奖励。曾在北京艺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举办的创作员作品交流大赛中,荣获作品优秀奖。2010年8月份,在鄂托克前旗建旗三十周年繁荣文化奖励评选活动中,荣获散文创作三等奖,受到旗委政府的现金奖励。2011年8月份,在《散文选刊》杂志社、《北方文学>>杂志社、《青海湖文学》杂志社联合举办的“行走天下-首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活动中,散文《古树》荣获三等奖。2011年11月初,在第四届“嘉诚高新化工杯”散文大奖赛中,散文《乌梁素海印象》被评为入围作品。2011年11月10日,散文《乌梁素海印象》入选中国当代散文大典《大美中华》一书。2011年12月19日,散文专辑入选《荣光与梦想》一书。其传略被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0: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