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故
释义

基本信息

“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所以“国学”又称“国故”。据胡适说,所谓“国故”是包含着过去中国的一切历史与文化,包含着“国粹”,也包含着“国渣”。研究这些历史与文化的学问,就叫“国故学”。

“国学”对当代一些青年显然已经很陌生了,但它在过去是门显学,有过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源远流长。旧时的读书人,若要做点学问,都离不开它,这是治学之根本。“十三经”是学子们都要熟读记背的。从十三经到小学训诂以至蒙学,从广义来说都是属于国学的范畴。

“国学”一词考其源,最早乃指国家设立的学校。西周设于王城及诸侯设于国都的学校称“国学”。据《礼记》、《周礼》等记载,西周国学分大学与小学,礼、乐、射、御为“大学”,书、数为“小学”,两者合称“六艺”。

辨析

国学在汉代称“太学”,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明清时期称“国子监”,相当于晚清的京师大学堂和后来的北京大学。

“国学”的现代义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那是因为有了日本“支那学”一词之后产生的新词。在晚清一些东渡日本的留学生把日本人研究中国文化的学问移译为“支那学”。后来凡外国人研究中国学问的称“汉学”或“中国学”。

汉学也称“朴学”和“旧学”。“朴学”指汉儒考据训诂之学。它对训诂考据、整理古籍、辨别真伪有不少贡献,但后来形成了一种为考据而考据的脱离实际的学风遂不为所取。“旧学”指义理、考据、词章等学,是对明后从外国输入的资本主义文化,即“新学”的相对之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