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归依 |
释义 | 归依,或皈依,一般指佛教的三归依(三皈依),是进入佛门成为佛教徒所举行的仪式。 释义词目:归依 拼音:guī yī 基本解释归依 guīyī [grace] [对于神的] 归顺,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参加宗教组织 抖擞辞贫里,归依宿化城。——唐· 王维《游感化寺》 归依 guīyī [depend on] 依附 无所归依的流浪者 详细解释1. 佛教语。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故称。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归投依伏,故曰归依。”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州乡媿伏,远迩归依。” 唐 胡伯崇 《赠释空海歌》:“说四句,演毘尼,凡夫听者尽归依。” 明 宋濂 《广利禅寺碑铭》:“自 晋 逮今历一千九十七年之多,国王大臣以及氓隶,靡不归依。”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佛教既渐流播……闻者虽或悟无常而归依,然亦或怖无常而却走。” 2. 投靠;依靠。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四折:“俺父亲投 唐 以来,撇下我归依无处。” 清 顾炎武 《与颜修来手札》:“弟夏秋主於其家,昕夕对谭,心所归依,惟在门下。” 李大钊 《史观》:“苟不明察历史的性象,以知所趋向,则我之人生,将毫无意义,靡所适从,有如荒海穷洋,孤舟泛泊,而失所归依。” 何谓三皈三皈依,即是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与“归”同义,是回头的意思;‘依’即依靠。从何处回头?依靠什么?“佛、法、僧”是我们的依归,修行之标准。好比上学,首须办理注册手续。我们进入佛门,希望正式接受佛陀教育;法师即代表三宝,将学佛的指导纲领传授给我们,称之为“三皈传授”。我们接受三皈,从今而后,依照“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三大纲领来修学,即是真正的佛弟子,佛陀的学生。 三宝,是佛、法、僧。从内涵而言,有自性三宝;从形象上说,有住持三宝。自性三宝--觉、正、净,是佛法教学的总纲领;住持三宝--佛像、经典、出家众,则是提醒我们念念不忘自性三宝的形象代表。 发心学佛修行,行为之善恶、邪正必须有个标准。“三皈依”是最重要的标准,学人从初发心至成佛,均不应违背。 何谓“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非常之多,佛家将我们所有行为,归纳成三大类。第一、身体的造作,称之为“身业行为”;第二、言语,称为“口业行为”;第三、心思,也就是思想、见解,称为“意业行为”。身、口、意三类,即可包括我们一生无量无边的行为。我们的行为有了错误,譬如身体做错事,言语说错话,心里念头不正,均属错误行为。行为有了错误,必须立刻修正,此为“修行”真正的定义。所以千万不要误会,以为只有在佛堂面前敲着木鱼念经、礼拜,才是修行;当然这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可是修行真正的意义,在于修正我们自己错误的思想、见解、行为。 自性三宝《六祖坛经》云: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自性佛宝 “佛”是智慧、觉悟之意。“皈依佛”即是从迷惑颠倒回头、回归,依靠自性觉;换而言之,“觉而不迷”即是皈依佛。 何谓“觉”?何谓“迷”?佛在经典里所显示的,如《华严经》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皆是佛菩萨,他们所表现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等各种身分。这些善知识,同样穿衣、吃饭、上班、工作、应酬,看来似乎与我们并无差别。实际上,确实大不相同。凡夫于生活、工作、应酬中,日日生烦恼;佛菩萨于生活、工作、应酬中,心地清净,日日生智慧;此即凡圣迥然不同之处。 正如惠能大师至黄梅参礼五祖时所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们读到这一句话,感触很深。惠能大师心中常生智慧,我们心中常生烦恼。觉者的智慧如何生起?凡夫的烦恼从何而来?佛于《华严经》上说得很清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故知,烦恼是从妄想、分别、执着而生。我们穿衣、吃饭有妄想、分别、执着;每一天上班工作也有妄想、分别、执着;待人接物还是有妄想、执着;在境缘中生烦恼、生七情五欲、生贪、瞋、痴、慢,烦恼永远不断。由此可知,妄想、分别、执着是轮回心,六道轮回由此造成。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应酬,造轮回业;轮回心造轮回业,即是“迷”,迷惑颠倒。 发心学佛,佛教我们从迷惑颠倒回归,依靠自性觉。“自性觉”是佛心、菩萨心、菩萨行,能超越世出世间。“佛心”是什么?轮回心反过来,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即是佛心。离开妄想、分别、执着,我们的生活是菩萨行,每天上班工作也是菩萨行,日日应酬不断还是菩萨行。“觉、迷”的关键就在此地,“凡、圣”不同之处亦不离此;最重要者,即是转念头。 “真心离念”。“念”是妄想、妄念。真心是清净心,无有妄想、妄念。以清净心生活,生活清净;清净心工作,工作清净;清净心应酬,应酬清净,无一不清净。心清净,则身清净;身心清净,则国土净。故知“回头”,从何处回头?从观念上回头。 也许有同学说,“如果不想,工作还能做得成吗?我的工作需要思考。”没错,当我们工作时需要思考,则尽管思考;工作放下时,则不需再思考。若放下工作后再继续想,即是妄想。因此“念”有妄念、有正念。“正念”是对本身工作范围之内的;工作范围之外,则不需再想它,与我不相干。如此,我们的工作能做得好,烦恼少、妄想少,则智慧增长。智慧增长,工作就会很顺利,会做得格外好,生活也会更愉快,故能增长智慧。我们也应学习惠能大师,“心中常生智慧”。 现在我们做种种工作需要思考,这是习气。若真正修行,这种思考的时间会愈来愈短,思考的程度会愈来愈淡薄。功夫成熟,智慧现前,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均不需思考。目前我们的智慧未现前,虽离不开思考,但应缩小思考的范围,减轻思考的程度,让我们的智慧逐渐往外透露。如果想得太多、太远、太深,妄念障碍了智慧,真实智慧则完全无法向外透出。 简而言之,从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回头,依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是则名为“皈依佛”。 自性法宝 “法”是正确的思想、见解,所谓“正而不邪”。我们从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回过头来,依靠自性正知正见,称为“皈依法”。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故知,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没放下,所有的想法、看法全属错误。所谓错误,即是与宇宙人生的真实相不同,违背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因此,对初学者而言,一定要依靠经典;经典所说,均是诸佛菩萨的看法、想法,是宇宙人生的真实相。我们依照经典修正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换句话说,佛在经上教我们怎样做,我们就老老实学着怎么做,这就对了。 由此可知,“皈依佛”是总纲领,是原理原则,“皈依法”则是从日常琐碎事相上,教我们如何修学,遵守佛陀教诲。 佛的经论很多,我们是不是每一部经都需学习?不需要。我们在经典里看到,一个人有困难、有迷惑,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佛教他解除迷惑颠倒的方法,告诉他离苦得乐的方法,以后记录下来即成为一部经。可见得他就是从一次的指导得利益,解决问题。一部经典即够,不需太多!这是决定正确。关键是,现在我们没有遇到佛,这么多经典,我们应依靠哪一部最好?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很困难的问题。 《大集经》云,“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佛为后来的学生所做的指示。特别是我们读了净宗经论以后,仔细思惟研究,确实有道理。因此在“法”里,我们皈依净宗经典,也就是在无量经典中,我们选择净宗“五经一论”。这六本的分量都不多,足够我们一生受用,决不可轻视。 《观无量寿佛经》是净土五经之一,佛在介绍净宗修学方法前,特别提出“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说明净业三福,是十方三世诸佛成佛必须具备的条件,换而言之,是修学各宗各派、无量经典法门必备的基础。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福,所谓“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教学的基础课程为扎根教育。《弟子规》是中国家庭教育的集大成,属‘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的落实;《太上感应篇》为‘慈心不杀’的落实;《十善业道经》则说明如何“修十善业”。今日我们发心学佛,若能真正重视《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的基础,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对往后修学提升境界,大有助益。特别是《弟子规》,更为基础中的基础,根本中的根本;发心学佛者必须按部就班,循序而进,身体力行,决不可忽视。 自性僧宝 “僧”是清净之意,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皈依僧”是从一切染污,自私自利、七情五欲等回过头来,依自性清净心。 何谓染污?譬如我们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为外境所牵,而起贪、瞋、痴、慢,五欲六尘的感受,即是染污。换而言之,使我们心地不清净的境缘,统称为“染污”。发怒是染污,欢喜也是染污,中国人常说的“喜、怒、哀、乐、爱、恶、欲”,都使我们不能保持心地的清净平等。所以佛教我们从七情五欲种种染污中回过头来,保持心地清净。“净而不染”名为“皈依僧”。 “僧”除了清净,还有“六和”之意。皈依誓词中,“皈依僧,众中尊”,“众”用现代话说,即是团体、社团。这世界上的社团很多,从小处说,一个家庭即是一个社团,一个团体。佛告诉我们,学佛的团体在所有一切团体中,最值得尊敬与赞叹,为什么?它是模范社团,可以做所有社团的榜样。它的特点在那里?即是大家都能和睦相处,修学“六和敬”。如果不修六和敬,则非是和合团体,不名为“僧团”。 何谓六和敬?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 “见和同解”。即是今日所谓的建立共识,大家有共同的见解。这个见解即是我们学佛的目标--求“无上正等正觉”;修行的纲领是“觉、正、净”。无论选择哪一宗、哪一派,显教、密教,这是我们共同的见解、共同的认识;凡是三宝弟子,思想、见解一定要建立在这个标准上。 “戒和同修”。“戒”是法律,持戒即守法。佛教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是一定要遵守的。除此之外,国家的法律、社会的风俗、道德观念,均不应违背。佛云:“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佛弟子处世,一定要维持社会的秩序,尊重一切众生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不可任意破坏,此即“戒和同修”。 “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大家居住在一起,无论是佛教的团体,或者是一个家庭,身、口、意三业,都应和合无诤,彼此忍让尊重,互敬互助。 末后一条是“利和同均”,就是我们大家的生活程度要接近,要接近一定的水平。 故知,所谓“僧团”,必定是整体的,不能分化,不应分散;“六和敬”是佛弟子的团体,无论在家、出家都必须遵守,努力做到的。家庭如能遵守“六和敬”,这个家庭也可以称之为僧团。 总结上述,修行即是守住“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三大纲领,此三事是修行的最高指导原则。所以佛在《华严》上教我们皈依“自性三宝”,名真实皈依。 住持三宝除自性三宝之外,尚有住持三宝(亦名常住三宝)。住持三宝也非常重要,如果世间没有住持三宝,佛教则不能存于世间。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佛陀教育代代流传下来,必须靠僧团,也就是出家众;需靠制度、组织。如果没有出家众、没有制度、没有组织,佛教教育虽然非常完美,也无法流传后世、普利十方。所以住持三宝非常重要。 住持佛宝 住持三宝中的“佛宝”就是佛像。应知,供养佛像决定不是崇拜偶像,亦非迷信。佛弟子供养佛菩萨形像,正如我们中国人纪念祖先、供养祖先牌位,具有两层深刻涵义。 第一、不忘本。佛陀是我们最初的老师,是佛陀教育的创办人,我们为了纪念佛陀,不忘老师的恩德,所以供养佛像。 第二、见贤思齐。我们每个人无始劫以来被烦恼习气所迷惑,虽然佛教我们觉而不迷,可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往往不知不觉就迷惑颠倒。谁能一天到晚提示我们?果真有一人常常提醒我们,时间久了我们也会感到厌烦,甚至于反抗。所以不如供养一尊佛菩萨的形像。无论是雕塑、彩画的形象,用意都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自己学佛:佛是觉而不迷,我也要和他一样,对宇宙人生一切万事万物,要明了、觉悟,不应迷惑颠倒。故知,供养佛菩萨的形像,意义非常深刻而美好,决定不是迷信。 住持法宝 住持“法宝”即是指经典。住持三宝中,以法宝为最重要。因为我们供养佛菩萨的形像,形像不会说话,只能教我们见贤思齐。我们心中有疑惑,佛像不能替我们解决;我们有许多不了解的事理,也无法向它请教。所以“法宝”是佛灭度后,三宝中的核心。我们修学依赖的标准是经典。经典是佛当年在世,对一切众生讲学的教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教科书。释迦牟尼佛教学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无一日间断,无一日休息,所以整套教材整理记录下来,确实非常丰富,足以超过现代的一所大学。 在中国,佛经有十几万卷之多,古人叹为“浩如烟海”,不知从何下手。因为佛陀当年在世并没有办学校,也没有按照学生的程度来教学,而是随缘、随机的教学;有人请教,佛即为他讲说,解决他的疑难困惑。这些听众,有些程度很深,有些程度非常浅,因此佛所说的内容也浅深不一。 佛教传到中国之后,隋唐时有许多高僧大德将这些经典重新整理,依照内容的性质、浅深次第(就像我们现在编教科书,依照课程的标准),编辑成为中国所谓的《大藏经》。 中国佛法在教学方式上,形成了十大宗派。佛家常说“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宗派,好比在佛陀教育整套教材中,各各不同的部门、专科。在中国,小乘有两个宗派,大乘有八个宗派。然而一切经论,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再多,选择依据的经论不同,但终极目标一致,均是修学觉、正、净,决定不违背修行的最高指导原则。故云“法门平等,无二无别”。 我们今日选择净土法门,专修净宗,但对其他宗派、其他法门应生尊重心,如果我们自赞毁他,则犯重戒。犯什么戒?谤佛、谤法、谤僧。因一切法门均佛所说,我们若加以毁谤,则是谤佛,毁谤经典(谤法);同时,自古以来依照那些法门修学成就的人非常之多,成阿罗汉、成菩萨、成佛,我们毁谤这些圣贤僧,即是谤僧。毁谤三宝,无论自己本门的修行再好,因为罪业深重,也形成障碍,求生西方也很难顺利的见佛往生。这是必须警惕的。我们自己专一修学净宗,对一切宗派、一切法门应顶礼、恭敬、赞叹,决定不可毁谤。 住持僧宝 皈依僧,住持的僧宝就是出家众。我们见到出家众,不需分别这位出家众戒律清净,或不守清规。这样的分别,对我们自己决定没有利益。见到出家众的形相、听说出家众,应立刻回光返照,想想自己是否做到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如此才能获得“皈依僧宝”的殊胜利益。应知,若无出家众,则无人提醒我们“净而不染”。由此可知,出家众对我们的功德利益太大了。何况佛灭度后,佛法需靠出家众承传,使命责任非常重大。 由上而知,对住持三宝,我们应尊敬、护持,佛法才能发扬光大,佛陀教育才不至于衰灭。这是真正的皈依。 皈依须知法师传授三皈,是把佛陀修学最高指导的纲领传授给我们,从今而后我们即是三宝弟子。应知,我们是皈依三宝;而不是皈依某人、某位法师。在晚近,可说自明朝末年即有此现象,此等流弊也有五百年了;如果接受皈依者误会,认为我是皈依某位法师;法师本身也搞错了,认为某居士、某达官贵人是我的皈依徒弟;这种错误观念,造成法师各自脱离僧团,寺院各自独立;如此,则非十方道场,不是一个团结、和睦、圆融的团体。对整体佛法的弘传与修学,产生了严重的障碍,严重的破坏。 我们皈依三宝,法师为大家传授三皈,这位法师是属僧团里的一员,由他代表整个僧团(这个僧团是尽虚空、遍法界广大的僧团),为大家传授三皈,为大家做见证人。我们在三宝前发誓接受三皈戒,法师为我们做证明。三皈证书,后面的具名是“三皈证明阿阇梨”;‘阿阇梨’即是我们通常讲的老师,做证明的老师。“我们是皈依三宝,而不是皈依某位法师”--必须真正认识这点,皈依才如法,功德无量无边,十方诸佛赞叹,一切龙天善神拥护。 三皈仪式以上认识了“三皈依”的真实义。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果能真正依靠自性三宝,命运、体质确实都能改变。念头一转,完全都改变了,就不一样。仪式上,我们一般采取的弘一大师从戒经所节录的三皈仪式。释尊当年在世为弟子们传授三皈即是这个仪式,简单隆重;我们也遵循这个仪式。 仪式中有两行半是誓词,教我们在佛菩萨面前恭恭敬敬的宣誓:从今日起,尽形寿,我们遵守三皈戒。这个仪式们可以跟着法师念,法师念一句,我们念一句。在佛菩萨面前念三遍之后,礼佛三拜,这个三皈依的仪式就圆满了。 三皈仪式,不能由在家居士代表传授。在家居士可以讲解三皈,将三皈的道理与意义为大家讲解清楚,但不能传授。如果希望求受三皈,而没有法师时,我们可以在佛像面前自己发愿求受。在没有法师的情况下,三皈、五戒及八关斋戒,都可以在佛像面前自己发愿求受。如果有法师,应当让出家众来为我们做这个仪式。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需真正理解三皈的意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