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代五大农书
释义

概述

【古代五大农书】中国古代的《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统称五大农书,这五大农书是中国现存的古代农学专著中的杰作。农学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取得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和中医学、天文学以及算学并称与世。可以说后三者实际上就是农学的延伸,在为农业发展的服务过程中,加上长期的实践活动,才导致他们的产生、发展和取得辉煌。因此农学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实际上是最基础的学科,其它一切学科是为农学服务,以农学为中心。

历史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取得经验,是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的优良传统。在当今农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果调转历史的船头,从历史中寻找经验,也许会得到满意的德答案。

那么农学史的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农学史的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就是农学史文献的学习。在中国古代的农学史文献中,有五部农书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五大农书。他们就是《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了解这五部农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科学价值是首先要做的事。

简介

《氾胜之书》:西汉氾胜之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出一种叫“区田法”的耕作方法,还介绍了“穗选法”、“浸种法”等选种方法和育种方法。该书现存3700多字,内容丰富。

《齐民要术》:北宋贾思勰著。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全书共10卷,92篇,11万多字。书中对农、林、牧、副、渔各方面都有详尽论述,被誉为农业百科全书。

《陈敷农书》:宋代陈敷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谈论水稻栽培种植方法的农书。陈敷自耕自种,下苦功夫钻研,于74岁时写完这部著作,对古代的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祯农书》:元代王祯著。全书共36卷,13.6万多字,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个部分,是当时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

《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著。这是一部集前人农业科学之大成的著作。全书60卷,50万余字,书中汇集了有关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各种农具制造以及水利工程等农业技术和农学理论知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分别综述

一、《氾胜之书》

《氾胜之书》的作者氾胜之是西汉时人,汉成帝(西元前32年——前7年在位)时出任过议郎,后因在三辅地区(包括关中平原)推广农业、教导种麦取得成效,而被提拔为御史。《氾胜之书》18篇是他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

该书总结了两千多年以前以我国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农业生产经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书中对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对作了详细的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的耕作栽培的总原则;科学的阐明了适时播种的重要性,认为播种冬小麦不宜太早也不宜太迟;最早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选种方法和草木(瓜类)植物嫁接的方法;详细介绍了种肥、基肥和追肥的清况和方法;对汉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大创新“区田法”和被誉世界上最早的“溲种法”也详加论述;此外《氾胜之书》不仅总结了当时北方旱地农业生产经验,而且也涉及到了南方的水田耕种方法。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对我们今天的农业生产也还有著重要的参考价值。

《汉书·艺文志》农家类记载曰:“氾胜之十八篇”,《隋书·经籍志》始称其为《氾胜之书》。以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和《通志》中都著录有此书,又因只在《齐民要术》、《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和《北堂书钞》等北宋以前的书中引用过此书,南宋时期也只有郑樵《通志》提到过,而不见于其他书录中,可见其可能失传于两宋之交。现在所见的《氾胜之书》主要是后人的辑佚本,19世纪前半期有洪颐煊、宋葆淳、马国翰等三人的辑佚本。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有石声汉先生的《氾胜之书今释》本和万国鼎先生的《氾胜之书辑释》本两种。本章的选文就是参考万先生和石先生的校释而成。

二、《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的作者是北魏贾思勰,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在所有的历史文献中均找不到他的有关事迹,只是在《齐民要术》的题署中说 “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故作者的身世很难定论。

《齐民要术》大概成书于西元6世纪30—40年代之间,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大型综合性农书,主要反映了的是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对秦汉以来黄河流域的旱地农业生产技术的一个系统总结,标志著以精耕细作技术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农学也已臻于成熟。

《齐民要术》全书共分十卷,九十二篇,把卷首的“序”和“杂说”计算在内的话共约十一万五千馀字,其篇幅之巨在古农书中可谓罕见。全书的体例以系统严整著称,其内容含盖农、林、牧、渔、副等各业,首先重点讲述的是大田作物和蔬菜的种植、果树和林木的栽培以及动物的饲养等主要内容,接著讲述了酿造、食品加工等副业和兼述有实用价值的南方热带植物。这种编写的体例,成为后世模仿的对象。

《齐民要术》在唐代以前没有刻本,直到北宋天圣(1023—1031)年间,才由“崇文院”正式刊印,但印量很少,早已散失,现仅有日本残存有“崇文院”本的第五和第八卷。以后从南宋到清各代都有刻本,不下二十余种,但大都是继承“崇文院”的刻本,主要有南宋张辚刻本、张辚本覆刻本;明代的三种刻本:马直卿湖湘刻本、华亭沈氏竹东书舍刻本、胡震亨《秘册汇函》——毛晋《津逮秘书》本;清代张海鹏《学津讨原》本和袁昶的《渐西村舍丛刊》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些学者对《齐民要术》重新进行了校勘、标点和注释。其中最重要的是石声汉先生的《齐民要术今释》和缪启愉先生的《齐民要术校释》。这两种校注本是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取得了重大成绩,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齐民要术》在海外的流传,要数日本最早,影响也最大。唐时,日本史书就有记载,此后又出现了大量的手抄本和刻本。近现代日本学者也投入了相当大的热情去整理和研究《齐民要术》,于是有了“贾学”的出现,主要成果有西山武一、熊代幸雄的《校订译注齐民要术》等。

19世纪末《齐民要术》传到欧洲,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裏称其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即使在现代也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在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生物学和农学分册)时也以《齐民要术》为重要材料。

三、《陈旉农书》

《陈旉农书》的作者是南宋的陈旉,其生平事迹不详,自号西山隐居全真子,又号如是庵全真子,看来是道教全真派教徒。

《陈旉农书》成书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篇幅不大。全书共有一万余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总论土壤耕作、作物栽培和土地经营;中卷牛说,讲述耕畜—牛的饲养管理;下卷蚕桑,讨论有关种桑养蚕的技术。

《陈旉农书》是现存第一部有关南方水稻种植区农业生产技术的著作。书中以有关水稻生产技术为核心,但也总结了南方旱地作物的生产经验。从现存的古农书来看,其主要的成就有:

第一次专篇论述了耕牛问题;

第一次把蚕桑作为农书的一个重点问题;

第一次专篇系统地论述了土地规划和利用;

第一次专门讨论了水稻秧田育苗技术;

第一次系统的总结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原理;

第一次把农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放在同种位置,且强调经营管理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

提出了著名的土壤肥力学说:“地力常新壮”和“用粪犹用药”的论断。并论述了肥料的四个新来源:制造火粪、堆肥发酵、粪屋积肥和沤池积肥。

从以上各方面来看,万国鼎先生在《陈旉农书校注》中称其为“我国第一流的综合性农书之一。”是再公允不过的了。

《陈旉农书》的主要版本有:《永乐大典》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函海》本、《艺苑精华》本、《农学丛书》本和《丛书集成》本等。

四、《王祯农书》

《王祯农书》全称《东鲁王氏农书》,元王祯撰。祯,字伯善,山东东平县(今东平县)人。有关他的生平事迹的文献资料很少,他大约生活在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之间,曾于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任宣州旌德(今在安徽)显灵,大德四年(1300年)调任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令,农书就是他在调任永丰之前完成的。(参见《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P460)

《王祯农书》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农桑通决》6卷19篇,是农业总论性质的。首先论述了农业、牛耕和蚕桑的起源,以及农业和天时、地利、人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论述了包括垦耕、播种、中耕、施肥、灌溉、收获和贮藏等大田作物的生产技术。最后论述了果木的栽培、家禽(包括鱼和蜜蜂)的蓄养,以及养蚕、缫丝等内容。第二部分《百谷谱》是对农作物的各论。分别论述了谷属、蓏属、蔬属、果属、竹木、杂类、饮食类和备荒论等80多种植物的生产技术。第三部分是《农器图谱》,共分12卷20门,插图300多幅,占全书的五分之四。如此详细的介绍各种农业生产工具,这在以前的农书中很少见,标志著中国传统农具已经发展成熟,在中国农书中,其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在中国农学中,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故《农器图谱》是《王祯农书》中最具有价值的一部分,奠定了该书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尤其是在中国农具发展史中的地位。

《王祯农书》是中国第一次兼论了南北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书。农业因天时、地利等关系具有区域性,中国南北农业生产技术也有较大的差异,王祯在农书中注意对比异同,强调互相取长补短以促进农业的发展。这和《农器图谱》构成了该书的两大特色。

《王祯农书》在元代流传的本字好像只是手抄本,后世未见刻本流传。该书最早的刻本应该是明嘉靖九年(1530年)山东布政使司刊本,以后又有万历二年(1574年)山东章丘县署刊本,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武英殿聚珍版全书》本,《农学丛书》本,山东农专本和《万有文库》本等。

五、《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1562-1633)。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人。中国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和近代科学的先驱。他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一生用力最勤、收集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还要是集中农业与水利方面,其代表著作就是《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初稿大约完成于1525—1528年之间,徐光启死后由其门人陈子龙等对原稿进行修订和增删,于崇祯十二(1639)年刊刻发行。整理之后的《农政全书》,“大约删者十之三,增者十之二”。全书共70余万字,其中作者在摘引了225种前人文献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数理知识,提出独到的见解,并多以“玄扈先生曰”形式出现的他自己的著作大约有6万多字,分为12目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共60卷。

《农政全书》是一部传统农业科学的百科全书,主要包括农政思想和农业生产技术两大内容。其中农政占了全书篇幅的一半以上,重点论述农本、开垦、水利、荒政等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政策内容。

《农政全书》在具体的农业科学技术上的成就有:用事实破除了中国古代农学中的“唯风土论”思想;对棉花从栽培到织成布这中间一系列技术问题的详细论述,提出了“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稞肥壅”的十四字口诀;总结了番薯越冬藏种技术和栽培经验;总结了蝗虫灾害的发生规律及治理的方法;详尽地介绍了女贞树养白蜡虫的经验等。

《农政全书》以其全面系统的总结中国传统农业政策和科学技术而著称于世,因而和《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旉农书》及《王祯农书》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五大农书。《农政全书》通行的版本有:明平露堂刻本,贵州刻本、戊戍刻本、山东书局刻本、求学斋石印本、《万有文库》本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