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革命根据地 |
释义 | 在某些地区(如北岳区、太行山、山东)有了革命的武装、革命的政权、革命的群众组织、革命的政党——共产党(而且前面的三种组织都在共产党领导之下),这四种组织在一定地区能够公开的合法的存在,各自执行自己的职权(如政权执行自己的法令、纪律、各种制度),这样的地区,就叫做革命根据地。如中央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等。 定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1927年北伐战争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进入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的部队没有自己的实际控制区,只能不停地转移撤退。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在自己的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的地方,称为革命根据地,也称为红色政权。革命根据地特指我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产生的历史背景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和赤卫队。与此同时,经过团结、教育、改造工作,将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编入工农革命军。至1928年2月底,包括宁冈全县,遂川西北部,永新、酃县、茶陵等县部分地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4月,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由湘南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红军第4军。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月,组成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接着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红军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配合下,接连打破了江西国民党军的多次“进剿”。至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3个县,和遂川、酃县、吉安、安福等县的部分地区。之后,又打破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两次“会剿”。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同红4军会师。此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根据地不断扩大。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后,留下一部红军坚持井冈山的斗争。 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酃县、茶陵等县,周围五百余里。这里的有利条件是:远离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还可利用两省敌人既要互相争夺地盘又要各自保存实力的矛盾;党和群众的条件较好,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还保存着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地势险要,幅员广大,有游击战争的回旋余地;自给自足的地方农业经济,具有为红军初期发展提供给养的经济力。这个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争,可以影响湘赣两省乃至于湖北。因此,在这里建立根据地,既有利于红军的生存和发展,又有利于推动全国革命走向高潮。毛泽东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向井冈山地区转移,在芦溪遭到敌人的伏击,总指挥卢德铭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九日,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有名的三湾改编,将一个师缩编为七百余人的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辖第1、第3营和特务边、军官队、卫生队;在部队中确立党的绝对领导原则,建立党的各级组织,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的小组,营、团建立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全军由党的前委委员会统一指挥;确立官兵平等,在部队中实行民主制度。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为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十月三日,部队到达宁冈的古城,前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通过地方党组织争取当地袁文才、王佐两支武装。接着,在井冈山北面山脚的茅坪,设立了医院和留守处,于十月底到达井冈山的茨坪。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部队在井冈山周围各县开展游击活动,打击反动地方武装,深入发动群众,重建地方党组织,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和群众武装。十一月攻占茶陵,建立了党的县委、县工农兵政府(谭震林为主席)和赤卫大队。在总结茶陵战斗经验时,毛泽东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三大任务是: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三大纪律是: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与此同时,重建了宁冈、永新县委,恢复了莲花、酃县党的组织活动。一九二八年一月,部队占领遂川,建立了党的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以及暴动队、赤卫队、农民协会、工会等群众组织。在遂川,毛泽东对部队提出了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经过三个多月的游击战争,井冈山区和宁冈、永新、遂川、茶陵、酃县靠近井冈山的地区,都为工农革命军所控制。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两支地方武装,经过团结改造,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2团。二月,工农革命军攻占新城,于二十一日在砻市成立了宁冈县工宵兵政府。至此,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建成。毛泽东点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在革命转入低潮的形势下,重新聚集革命力量,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照亮了胜利前进的航程。 各革命根据地发展历程1927年11月至1928年3月,在中共赣西、赣南特委的领导下,赖经邦、李文林、博古等领导赣西南地区武装起义,开创了东固、桥头等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和6月,郭滴人、邓子恢、朱积垒、张鼎丞等领导闽西地区武装起义,创建了永定溪南革命根据地和地方工农武装。赣南、闽西的这些小块红色割据区域,奠定了中央苏区的基础。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转战赣南、闽西地区,在上述根据地和地方工农武装的配合下,先后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1930年1月,江西红军四个独立团合编为红军第六军。2月7日,中共赣西南特委、赣南特委和红四军、红五军、红六军军委共同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统一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赣西、赣南和湘赣边三特委合并为中共赣西南特委,刘士奇为书记。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曾山任主席,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邓子恢任主席。4月,闽西地区红军5个独立团合编为红军第十二军。6月,活动在赣西南、闽西地区的红军第四、第六(不久改称第三军)和第十二军合编为红军第一军团。8月,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一军团与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在浏阳永和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10月,毛泽东领导红一方面军挥师江西,攻克吉安重镇,建立了以曾山为主席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1931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周恩来任书记。在周恩来未到任前,由项英、毛泽东先后代理书记。9月,中央苏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使赣南、闽西两部分联成一片,根据地扩展到30多个县境,在24个县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同时,组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至此,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并统辖和领导全国苏维埃区域的斗争。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在赵博生、董振堂率领下,于江西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随后,红一方面军发展到拥有一、三、五、七、八、九军团,共十多万人。 红色革命根据地简介一、广东东江(海陆丰)根据地:(1927.5-1931.11)1927年5月1日,中共东江特委领导第一次武装起义,在海丰陆丰、紫金三县建立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最早的地方革命政权。8月,成立东江特区革命委员会。1928年2月,根据地失守,党政机关与革命武装撤往附近的八乡山、大南山一带坚持斗争。1930年5月建立红十一军,成立东江特区苏维埃政府。领导人:彭湃(东江特区革命委员会委员长),陈魁亚(东江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二、湘赣根据地:(1927.11-1931.11)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次年5月下旬成立湘赣边特区工农兵政府,辖宁冈、永新、莲花3县全部,茶陵、遂川、吉安等县各一部分。是年6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返回井冈山,根据地区域扩大为以永新为中心的十几个县。1930年3月,湘赣边特区并入新成立的赣西南特区,改称西路分区。1931年7月,原湘赣边特区与湘东南特委辖区合并成立湘赣省,辖永新等10余县。领导人:袁文才(曾任湘赣边特区工农兵政府主席),袁德生(曾任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三、赣南根据地:(1927.12-1931.11)1927年11月,赣西特委在泰和、万安、吉安等县领导农民起义,建立革命政权。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进入赣南,开辟根据地,11月成立赣西特区苏维埃政府。次年3月,赣南、赣西、湘赣边三个特区合并成立赣西南特区,组成赣西南特区苏维埃政府。10月,赣西南特区苏维埃政府扩大改组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辖吉安等30余县。是1931年7月,赣江以西地区10余县划归新成立的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是年10月,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结束后,苏维埃闽西特区连接组成苏维埃中央区。领导人:曾山(曾任赣西南特区及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肖道德(曾任赣西南特区苏维埃政府代主席)。 四、闽西根据地:(1928.8-1931.11)1928年8月,闽西特委先后在平和、龙岩、上杭、永定等县领导农民起义,建立以永定县溪南区为中心的10余个乡的革命政权。1929年3月-12月,红四军主力三度进入闽西,开辟闽西根据地。1930年3月,成立闽西选区苏维埃政府,辖龙岩等6县。1931年10月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后发展到11县,与苏维埃江西省连接组成苏维埃中央区。领导人:邓子恢(曾任闽西选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曾任闽西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军事部长)。 五、湘鄂赣根据地:(1928.7-1931.11)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平江起义,组建红五军。后转战湘鄂赣边开辟根据地。1930年7月,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后成立湖南省苏维埃政府。1931年9月成立湘鄂赣省,湖南省扩大改组为湘鄂赣苏维埃政府。领导人:李立三(湖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未到任)、王首道(曾任湖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军委主席)、杨幼麟(曾任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代主席)、彭德怀(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 六、赣东北根据地:(1928.5-1931.11)1928年1月,以方志敏为书记的中代弋、横工委领导以了江西弋阳、横峰为中心的信江地区农民起义,开辟赣东北根据地,后成立信江特区苏维埃政府。是年10月,闽北崇安党组织领导崇安农民起义,开辟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根据地。1930年7月,闽北地区划归信汇 特区,后改组为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11月赣东北特区改建为赣东北省,12月成立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人:方志敏(曾任信江特区、赣东北特区、省主席)、邵式平(曾任信江特区军委主席、赣东北省军事部长)。 七、鄂豫皖根据地:(1927.11-1931.11)1927年11月,黄麻特委领导黄安、麻城农民起义,开辟以河南光山县柴山堡为中心的鄂豫边根据地;1929年5月鄂东特委(由黄麻特委改组而成)领导豫东南商南农民起义,开辟以安徽金寨县南溪、吴家店为叫中心的豫东南根据地。1929年11月,六安中心县委领导皖西六发、霍山农民起义,开辟以金家寨为中心的皖西根据地。后三个根据地相继合并组成鄂豫皖边特区苏维埃政府。领导人:徐向前、郑位三、李先念等 。 八、湘鄂西根据地:(1928.3-1931.11)1928年3月,贺龙、周逸群在桑植、鹤峰领导湘鄂边武装起义,建立红四军(后改红二军)及部分县革命政权,开辟湘鄂边根据地。后扩大为湘鄂西根据地。1931年3月湘鄂西特区改为湘鄂西省并于6月下旬改组为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人:周逸群、贺龙。 九、广东琼崖根据地:(1927.11-1931.11)1927年10月琼崖特委在海南领导全琼一周总暴动,开辟以乐会(今琼海)为中心的根据地。领导人:王文明、符明经、王业熹 。 十、广西左右江根据地:(1929.13-1931.11)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及广西特委领导百色起义,成立红七军和右江特区苏维埃政府。1930年2月,邓小平等领导龙州起义,占领左江区域,成立红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1931年8月,右江苏维埃政府改为右江革命委员会。领导人: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韦玉梅 。 十一、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1930.8-1931.11)至1930年6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赣南、闽西、赣东北、鄂豫皖、湘鄂西、东江、琼崖、左右江等8块革命根据地都已建立了特区苏维埃政府,8月,中共中央在南昌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国前,该委员会实际起着临时政府的作用。领导人:毛泽东、朱德、曾山、邓子恢、黄公略、彭德怀、林彪、谭震林、方志敏、邵式平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