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坑村 |
释义 | 1、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苏庄镇高坑村(gaokeng) 镇属村,东北距镇治1.5公里。村以坑名,坑处高山旁称。 辖叶家等10个自然村,413户,1297人。 有汪,姜,陈,鲁,江,程,方,余,何,黄,詹,钟,倪等诸姓,多从邻村迁入。诸姓中以下槽汪氏卜居历史最久,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从邻村山头迁入,迄今940年。 地属山区,耕地760亩,以水稻为主,辅以油菜,豆类等。林地 22850亩,以松杉杂为主,辅以毛竹,茶叶,板栗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有中共地下党支部。1985年,开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革命老区村。 2、江西省宁都县梅江镇土围村高坑村位于县城南郊区,东靠梅江河、西靠土围村、南靠水东村、北靠县城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现有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7个,总人口1225人,392户,耕地面积542亩,山林面积2100亩。村主导产业是农业水稻种植及脐橙种植,脐橙面积300亩。 3、福建省泉州晋江市陈埭镇高坑村【地名含义】 古南宋永宁卫高氏家族携眷籍捷足先登开埠,因此得名古高登乡。1958年沿海发生建国初最大水灾泛滥,水灾冲洗千亩良田成为坑坑洼洼,一片狼藉,当时工作组住点上报时,以高坑村命名。别名,高登里。 【历史沿革】 南宋宁宗三年(公元1194年)为澳后埠。南宋宁宗十一年(1202年)永宁卫高氏家族开埠澳后改成高登乡。元、明、清、民国、共和国,1958年沿用高登乡756年之久。1958年改为高坑生产大队。明、清属二十九都。民国33年(1944年)属青阳乡金登保。建国后,1956年属池店区池店乡;1959年苏厝公社。1961年划属陈埭公社高坑大队;1984年改陈埭镇高坑村委会。 【辖区范围】 高坑村位于陈埭镇区西北约4公里处,东有高坑桥与海美、庵上相连,西与池店镇洋茂赤塘为邻,北与池店镇溜石村毗邻(注:辖自然村柯岭),南与洋茂的自然村头村头村相邻。乡镇村公路贯穿,将村区分为南北片区。 【村容村貌】 高登(高坑)村位于泉州南门外东南麓丘陵地带,元、明时垦海滩围埭扩充耕地农田千亩,包括丘陵山地总面积3.53平方公里。人口2475人,高坑村民风淳朴,民生小康水平,居住宅较保守发展,公益性事业心非常明朗,人文景观发展一般。人口偏向老龄化。治安方面有高登三堡历史渊源,氏族之间和睦相处。宗教信仰多元化,以神佛信仰为主,道教、基督教、马克思主义、伊斯兰教等信仰者较少。 【历史人文】 高坑村是一个多氏族的乡里,宋宁宗十二年龙湖石龟许氏家族与高氏有氏族同宗历史渊源关系入乡开支。元朝顺帝九年1307年延陵吴氏入高登开支。元朝成宗十四年1274年顶堡张氏家族开支。1309年迁居下堡,1318年金厝间金氏、李氏、刘氏因瘟疫灾害灭绝,现遗址依存。往后金姓、李姓、刘姓灭绝荒废遗址变成各氏族风水冢地。1351年元顺帝年间贝头柳氏家族开支高登。1372年明洪武四年影边陈氏家族开支高登。1457年明代宗年间丰州黄氏开支。1735年清乾隆17年东垵王氏家族开支高登。清同治七年1868年溜石朱氏家族开支高登。共和国1962年陈埭四境丁氏行医留居高登。自南宋高许姓开埠高登后,各氏族的迁居,至今高坑历程806年,十个氏族的繁衍生息故土。 柯岭自然村开埠于清雍正1736年(清雍正十四年)位于高坑村西北向,有四个氏族,张、陈、李、刘四姓。人口200多人,面积包括耕地、山田结合约300多亩,人文世故,具有神奇的历史典故和传说。 高坑三堡又来追溯到明永乐时代,古高登是依丘陵傍海的地理位置,当时泉州东海湾时遭到倭寇入侵。高登澳是商船停泊避风之澳,经常收到倭寇骚扰,原住民为了保护番商停泊船只、后勤补给等工作和物资装卸、航海人员修养等事务,按照地理位置设立防务堡,南边以高氏设立防务大厝堡,以高氏祠堂至金厝下间南片区,西边设立防务顶堡,因为西片区地势居高可俯瞰全村每个角落。东边设立防务下堡,属于前沿海埭边防务重要位置,北边有溜石沿靠晋江流域内海与泉州故称隔江相望,港口把守较严。 高坑五座祠堂,历史沧桑,其代表作非常与众不同。为什么五座祠堂均坐南向北,并不是高坑的位置,南高北低的原理,是值得深入研究,例如高氏祠堂主体是东坐西向,但外护门是向;张氏祠堂、吴氏祠堂、柳氏祠堂均坐南朝北;顶堡六社祠堂一直同样也南坐北向。唯有王姓、许姓、黄姓、朱姓、陈姓顶堡五姓不立祠,其历史有着一段人世间的悲剧演义。侨居海外侨胞港澳千人左右,早期先民移居台湾开埠,各氏族均有,根据族谱记载,王氏开支台湾台中南庄至今5000多人,300多年。 【文教卫生】 1945年由华侨支助和乡绅配合,创办高登私立小学,历时六年。1960年改为高坑小学,课堂分布在本村柳厝大楼,高厝大楼等。当时海尾、仙石学生均就高坑私立小学。1970年菲、港等华侨捐资新建小学校舍、办公楼。1978年建立初中部。1979年校舍、礼堂继续扩充建设。2000年校舍危房重新改建。1990年华侨投建新高登中学校区。同时配备幼儿园等教育系列发展,还有室外灯光篮球场,体育运动超火,尤其是篮球赛。 【医疗卫生】 从建国的合作医疗点延伸到如今个体卫生医疗所的薄弱环节。 改革开放后期企业发展较慢,从家庭作坊伊始发展称规模的厂家公司(特别以乐登公司最为出名),以鞋业为主,其他产业同步有所发展,但相比较高坑企业比其他陈埭镇兄弟村发展较慢(原因:姓氏太多,不利于先富带到后富,还有种种历史原因,所以身为高登人(其实不应叫高坑,毕竟高登才是真名)不用气愤,好好努力,未来会更好!)。 4、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高坑村高坑村位于宁都县县城南郊区,东靠梅江河、西靠土围村、南靠水东村、北靠县城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现有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7个,总人口1225人,392户,耕地面积542亩,山林面积2100亩。村主导产业是农业水稻种植及脐橙种植,脐橙面积300亩。 5、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吉巷乡高坑村行政隶属于交通位置高坑村系宁德市古田县吉巷乡一行政村,位于古田东部海拔400米,202省道线上,座落于风景秀丽的翠屏湖东畔,西与坂中接壤,距古田城关16公里,东与永安交界,距吉巷8公里,北连渭洋,南邻苍岩,至大桥9公里。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2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1600多人,413户,下辖高坑、矮树下、黄坑三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高坑村四面环山,四秀长青,村似卧龙式的一字形东西方向排列,翠屏湖以西南方向向东环绕村庄,形成天然的湖滨浴场和旅游观光胜地。 高坑村是古田溪库区移民人口较多的村落之一,属于多姓氏的村庄,村民传承了中国文明礼教,民风淳朴,邻里相亲,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曾先后数次荣获市、县、乡先进村、文明村、治安模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历史人文高坑村的高坑、矮树下两自然村的居民多由旧属永安乡蒋乾村、坂中乡的上高坑、下黄坑村及吴峰坂因兴建古田溪水库于1958年迁移库区移民,居住着蒋、姚、汤、高、杜等多姓氏移民。黄坑自然村多为黄氏一姓,黄氏始祖元善公是由江西省,永吉县黄柏村八解井于明代初期迁移黄坑,繁衍生息已二十八代,清朝年间曾出过黄大宾、黄宝清等数位秀才。 位于高坑西方翠屏湖边岸上的黄坑岭观间堂,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列入古田古庙保护对象,虽经岁月沧桑,仍旧香火不断,几经修补扩建,庙宇宏伟,红墙硫瓦、木雕、塑像栩栩如生,吸引众多游客朝拜,成为翠屏湖旅游新景点。 黄坑村头的两棵樟树,树叶茂盛,呈伞状形覆盖二十多米,树身长十几米,树干二人合围,已生长数百年,列入省级古树重点保护对象。 建筑景观高坑的移民大厝,几座相连,形似北京四合院,但比之宏伟高大,门外青石铺路,古井、旧巷构成独特的乡村古建筑群。 物产经济高坑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适用于食用菌栽培、生产、出产的茶树菇柄白朵嫩,白木耳朵大花粗,颜色鲜白,猴头菇形好毛长,色泽金黄,还出产品质良香菇、真姬菇、黑木耳等多种食用菌,产品畅销全国,深受消费者青睐。 高坑盛产水果、柰、李、品种优良,高坑的水蜜桃以其香甜可口、柔嫩多汁、享誉八闽大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