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华
释义
1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

高华(1954.05~2011.12.26),江苏南京人,历史学家,中国当代著名的中共党史、毛泽东研究专家。2011年12月26日,高华教授在南京病逝,享年57岁。

中文名:高华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南京

出生日期:1954年5月

逝世日期:2011年12月26日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代表作品:《革命年代》

人物简介

高华(1954.05~2011.12.26), 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南京大学历史系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原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兼职教授。高华老师是中国当代极富盛名的中共党史专家、毛泽东问题专家。他治学严谨,功力精深。著有《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站在历史的风陵渡口》、《革命年代》等著作。其中,高华老师历时二十年的力作《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被称作“震撼无以言说”。

2011年12日26日22时15分,高华同志在南京病逝,年仅57岁。

为永久纪念著名历史学家高华, 特为高华建立网上纪念馆供大家追思悼念!

个人履历

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

“文革”期间,曾做过8年工人。

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大学工作。

1995—1996年,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做访问学者。

2004年2-7月,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担任客座教授。

2006年1-6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任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民国史、中国左翼文化史、以及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中共党史领域功力尤深。

讲授课程

本科:20世纪中国政治与左翼文化运动 、马列史学名著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硕士:中国现代史研究。

博士:当代中国史专题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当代中国史史料评介。

个人作品

专著

《革命年代》,2010年1月,广东人民出版社。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2000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另有《论孙科革新国民党的努力及其失败》、《关于国民政府“南京十年”的若干问题》、《身份和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在历史的“风陵渡”口》等。

论文

同盟会的“暗杀时代”,《文史精华》2010年4期;

王铭章殉国与川军抗战,《文史精华》2009年8期;

激进主义的再思考:从台湾谈起,《同舟共进》2009年5期;

孙中山在两岸的“境遇”,《同舟共进》2009年4期;

抗战军人之魂——张自忠,《文史精华》2009年4期;

从丁玲的命运看革命文艺生态中的文化、权力与政治,《炎黄春秋》2008年4期;

台北所藏大陆20世纪50—60年代资料过眼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期;

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炎黄春秋》2006年10期;

在革命词语的高地上,《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8期;

行走在历史的河流(代自序),《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5期;

如何认识毛泽东时代,《文艺研究》2005年9期;

当代史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期;

略论胡绳晚年的思想变化,《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郑观应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建言,《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3期;

在历史中求真实,《世纪》2004年2期;

从《七律·有所思》看文革的发动,《炎黄春秋》2004年1期;

主持人语:横看成岭侧成峰:发现当代史的多重面相,《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期;

叙事视角的多样性与当代史研究——以50年代历史研究为例,《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期;

1960年“持续跃进”中的江苏省城市人民公社运动,《浙江学刊》2002年5期;

论孙科在制定《五五宪草》过程中的思想变化,《江海学刊》2000年4期;

试论延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6期;

从“再造”国民党到“以党治国”:论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孙科的政治主张,《民国档案》1998年3期;

孙科与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1932—1945),《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2期;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战略与管理》1995年4期;

论大革命时期的孙科,《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5期;

力行社的成立时间及组织层构考释,《民国档案》1991年4期;

唐君毅学术生平略论,《东南文化》1991年Z1期;

民族认同的错位:“台独”谬论剖析,《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4期(合作者:薛翔);

论六十年代初台湾中西文化论战中的李敖,《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1期;

折中主义文化现象的两重性——以梅光迪为例,《东南文化》1988年2期。

社会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追悼高华先生:“高华是我见过的最认真,最严谨,见识非凡的史学家,是我的良师益友。英年早逝,痛哉惜哉!高华走了,一个有良知的中国学者,一个自甘贫贱的坚持学术操守的学者离开了我们。高华的成就,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但他的为人,更令人钦敬。跟他交往,感觉他有一肚子的东西要写,一肚子的东西可写。他是一个难得的好老师,在重病期间,在病床上,还在修改学生的论文,每个听过他课的人,都会终身难忘。高华很穷,其实富有天下”。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这是岁末听到的最悲哀消息。高华兄是对中共政治有最深邃洞察的当代学者,每一次听他谈中共历史,都是知性上的享受。他得病之后的坚强、乐观,让所有的人都深受感染。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思考和勉力写作,没有什么人比他更对得起历史学家和思想者的荣誉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杨天石:“记得他当时文章写得洋洋洒洒,很有气派,发言也显得‘高谈阔论’,让我印象深刻。”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高华老师是中共党史以及苏联党史的‘活字典’,他的去世太可惜了。”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杨奎松:高华“是毛泽东研究的排头兵”。“高华先生肯定是近代史学界研究党史的佼佼者。在近现代史研究领域,还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两方面,高华都领风气之先。高华的研究有很强的个性,也有很强烈的现实关怀。高华的研究表现了一个学者的诚实、正直和独立思考”。

香港卫视执行台长杨锦麟:“我与高华有数面之缘,我曾经专程到南京他家中采访过高华,很有自己坚持的一位学者,为做学问折损了自己的生命。高华不齿与谄媚逢迎者为伍的风骨令人尊敬”。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奇生:“2003年在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我们相处了大约一个月。高华先生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学者,高华在生活中是一个谦谦君子,不像他在学术著作和文章中那样锋芒毕露。那次见面之后,我们一直有电话和邮件往来。高华突然去世,我一时难以接受。按照茅海建的说法,搞历史研究,四十岁才起步,五六十岁是黄金时期,七八十岁还能继续做,因为历史学和计算机不一样,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年纪越大,对历史的感悟越透彻,越深沉。如果高华先生活到八九十岁,成就真的是不可限量”。“高华的著作,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经典。每一年都会有各种好书的评选,有些年度好书,可能是和当年的一些历史事件和现实关怀有关。但是,能够沉淀下来的不是很多,高华先生的著作,就经受住了考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真的是令人十分难过!仅57岁,比我还年轻啊。我与高华先生仅一面之缘,高华来我校,我们一起吃过一次饭。高华已患病,话不多,但还是很有精神,对今后的研究抱有信心。我对高华的现代史研究、党史研究是很佩服的。如天假以年,哪怕只给他十年时间,又该有多少精辟的论著问世”。

2 汉语词语

【词目】高华(高华)

【拼音】gāo huá ㄍㄠ ㄏㄨㄚˊ

【释义】 (1)指才华出众和地望显贵。《晋书·王恭传》:“﹝ 王恭 ﹞少有美誉,清操过人,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

(2)高贵显要。《新唐书·萧复传》:“ 复 望阀高华,厉名节,不通狎流俗。” 宋 秦观 《贺吕相公启》:“既天资之笃实,加地胄以高华,四世五公,勋在王室,一门万石,宠冠廷臣。”

(3)指门第、职位高贵者。《南史·萧琛传》:“时 齐明帝 用法严峻,尚书郎坐杖罚者皆即科行, 琛 乃密启曰:‘……自 魏 晋 以来,郎官稍重。今方参用高华,吏部又近於通贵,不应官高昔品,而罚遵曩科。’” 明 凌世韶 《赠元健似上》诗:“高华振廊庙,味结山与林。”

(4)显贵的官职地位。 宋 苏轼 《贺高阳王待制启》:“伏审显奉恩纶,荣更帅阃。镇武垣之冲要,联内阁之高华。” 宋 陆游 《除宝谟阁待制谢表》:“陪众隽以登 瀛 ,已慙薄陋;扈六飞而上雍,遽践高华。”

(5)典雅华美。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芸叟》:“ 杜牧之 诗,风调高华,片言不俗。”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 建安 诸子,雄瞻高华。”清 钱谦益 《南征吟小引》:“所至必有诗,而其(袁可立子)诗高华鸿菀,苍老沈郁,亦与境而俱变。” 郑振铎 《桂公塘》一:“虽在流离颠沛之中,他的高华的气度,渊雅的局量,还不曾改变。”

(6)高峻瑰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八:“ 灵鷲 高华夜吐云,山凹指点旧家坟。”

3 武警部队总政治部文工团演员

人物简介

高华,女,武警部队总政治部文工团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 中国管乐研究会会员。

专业特长及成就

出生于唢呐之乡河南,6岁起即开始学习唢呐,师从著名管乐大师胡海泉,获得悉心的指导,技术日进。在中国音乐学院就读期间,师从丁怀成教师,并以优异成绩毕业。除唢呐之外,她还潜心学习双管、单管的演奏。多年来为多家电视台制作了节目,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4 青海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

人物简介

高华,男,汉族,1957年9月生,山东济阳人,1985年10月入党,1974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

人物生平

1974.09——1979.03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昆特依盐厂工作;

1979.04——1980.11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镇委政治组工作;

1980.12——1984.08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镇团委书记;

1984.09——1986.07 青海民族学院(现青海民族大学)政治系学生;

1986.07——1987.06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镇委办公室工作;

1987.07——1990.05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镇副镇长;

1990.06——1992.04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镇委副书记、镇长;

1992.04——1995.06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工委副书记、行委主任;

1995.06——1997.04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计经委副主任(正县);

1997.05——2000.06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计经委党组书记、主任;

2000.06——2001.04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副州长;

2001.04——2002.11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副州长;

2002.11——2005.12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委党校校长;

2005.12——2007.07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常务副书记(正厅)、州委党校校长(其间:2004.02—2006.07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习);

2007.07——2008.02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

2008.02—— 青海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党组书记。

5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人物简介

高华,女,汉族,1969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国际法部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理事,具有律师资格。

2006年-2007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德国拜罗依特大学(University of Bayreuth) 访学进修。

2010年8月-11月,受欧盟邀请赴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University of Antwerp)交流访问。

主要研究方向

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

科研成果

在《科技与法律》、《国际贸易问题》、《法学杂志》、《科研管理》、《经济与法律》(香港)、《软科学》、《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江汉论坛》等中文类权威及核心期刊上发表法学论文20余篇;参编法学教材、专著共5部,累计近30万字。

科研课题

1.《我国科技法律法规实施效果评价》,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主要成员。

2.《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制度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第一负责人。

3.《WTO与我国技术贸易法制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社科基金项目,第一负责人。

4.《跨国公司技术转让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校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第一负责人。

5.《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权管理研究》,武汉市横向科研项目,主持人。

6 邢台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版画家

人物简介

高华,男,1956年2月生,河北广宗人。河北省广宗县文化馆馆长、副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藏书票研究会会员、河北省版画研究会副会长、邢台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邢台市版画学会会长。

人物生平

1978年入河北师范学院美术专科学习。1980年毕业分配到河北广宗县文化馆工作至今。

成绩及荣誉

作品《北疆情》获建军六十周年美术展佳作奖;《秋天的记忆》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希望》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版画展;《文字与山花》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厚土No.3》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深圳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主要参展及获奖

1987年 《北疆情》“庆祝建军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佳作奖

1989年 《秋天的记忆》“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省一等奖

1991年 《春天的呼唤》“第四届全国三版作品展”

《摇篮曲》 日本“中国当代版画新作展”

1993年 《喻世铭》 “93全国群星美术大展”、“中国版画版种大展”、“第五届全国三版展”

1994年 《希望》 “第十二届全国版画作品展”

1996年 《文字与山花》 “第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 河北画院收藏奖

1998年 《厚土NO.1》 “第十四届全国版画作品展” 省一等奖

1999年 《厚土NO.3》 “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省一等奖

2000年 《厚土NO.5》 “第十五届全国版画作品展” 铜奖 省一等奖

《文字与山花》、《厚土NO.1》 、《厚土NO.3》美国“中国现代版画展”

2002年 《厚土NO.6》 “第十六届全国版画作品展” 省一等奖、第二届“燕赵群星奖”一等奖

2003年 《希望》 大英图书馆“当代中国版画展”

2004年 《厚土NO.9》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省一等奖2005年 《文字与山花》 韩国“中国木版大展”

2006年 《厚土NO.9》 “21世纪首届中国黑白木刻展览”

2009年《厚土之雪塬N0.3 》“十一届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版画《藏书票》第一至第八届“全国藏书票展览”、联邦德国“第二十五届国际藏书票双年展”、意大利“国际藏书票展”、捷克“第二十六届国际藏书票双年展”、立陶宛“国际藏书票展”等展览。

发表与出版

《版画世界》、《美术》《木刻教程新编》、《第十二届全国版画展作品集》、《第九届全国美展版画作品集》、《第十届全国美展版画作品集》、《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作品集》、《第十四届全国版画展作品集》、《第十五届全国版画展作品集》、《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作品集》、《当代中国版画》(大英博物馆)、《中国木版大展》(韩国)、《21世纪首届中国黑白木刻展览作品集》、《河北美术家》、《现当代河北美术家作品集》、《河北画院建院二十周年作品集》等。

主要收藏

西南大学、神州版画博物馆、河北省文联、安徽省文联、河北画院、深圳美术馆、河北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日本信州版画协会、韩国木版文化研究会、欧洲木版基金会、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国内外收藏家。

相关新闻

《河北省版画名家邀请展》 和《河北省版画艺术创作座谈会》2006年4月14日 ,由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河北省美术家协会、河北省版画研究会主办的《河北省版画名家邀请展》在艺术学院展厅举行,展览展出了全省20余位版画名家的精品。展出期间,举行了《河北省版画艺术创作座谈会》,来自全省的版画名家董健生、王杰斌、滕雨峰、高华、范澎、李砥、高宏刚、杨素群、夏俊龙、苗桂欣、马良芬、杨柳、柳泽江、李明、翟宝义等与河北美术出版社主编曹宝泉、著名评论家汉风、冀少峰、河北画院院长张国军、副院长黄耿辛、河北农大艺术学院院长王继平、副院长林宇新一起进行了座谈,大家对河北版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

7 北京市农委副主任

高华,男,汉族,1959年3月生

【籍贯】北京通州

【入党时间】1986年6月

【参加工作时间】1984年8月

【专业技术职称】高级政工师

【现任职务】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兼北京市新农办副主任

【现工作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

【分工】协助白仙畔同志做好分管工作,协助刘福志同志做好村镇建设工作和市新农办日常工作。负责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主管宣传处、宣教中心。

【历任】通县徐辛庄乡机关农财员,通县财政局干部,县委组织部干部、组织科副科长、科长、副部长,马驹桥镇党委书记,市委农工委干部处处长,市农村纪工委书记。2005年12月任市农委副主任,2008年8月任市委农工委副书记。

8 安徽省棋队教练

高华,女,1949年生,安徽省亳州市(原安徽亳县)人,1961年初,作为阜阳地区的女棋手,到省体委棋队集训,师从省象棋冠军韩汉与省队教练徐和良。1962年高华留在省棋队,徐和良教练经常带队员到南京、上海、温州等地与当地棋手对弈,高华的棋艺在实战中日趋成熟。

1965年底,省象棋队解散,高华被分散到合肥市农药厂当工人。1974年恢复了全国象棋比赛,高华代表安徽省参赛,是86位参赛棋手中唯一的女将。她先后战胜战和数名男棋手,甩下十四位须眉获第七十二名,引起赛场轰动。1975年她又代表安徽男队参加了第三届全国运动会象棋预赛。

1979年设立全国女子象棋个人赛项目后,高华便参加了历次女子比赛:1979年获第四届全运会个人第四名,在1980年、1981年举行的四次全国比赛中,高华三次获亚军,一次获第五名。1982年设女子团体项目,高华率安徽女队参赛,坐镇一台。1982年至1989年期间,安徽女队一次获亚军,两次获季军,一次获第四名,二次获第五名。1982年至1984年个人赛上,高华每年均进入前六名。1985年又以雄厚实力夺得女子个人冠军,同年晋升为女子象棋特级大师。1986年12月,高华代表中国参加了“亚洲杯”女子个人赛,她一路领先,决战中战胜新加坡女棋王张心欢,夺得“亚洲杯”女子个人冠军。

作为我国最早的象棋女将,高华兢兢业业、自强不息,1995年她重返赛场,棋力不减,颇受敬重。现任安徽省棋队教练。

9 京剧票友

高华,男,京剧票友。字实秋,南京人。早年曾拜王瑶卿、梅兰芳为师,与程砚秋介乎师友,而程派造诣至深,甚于赵荣琛。1938年曾与杨宝森合灌《桑园会》唱片,风行一时。抗战胜利后与梅兰芳在上海同台演出义务戏。第一天全部《碧玉簪》,第二天《能仁寺》,班底皆为程砚秋之原班人马,鼓师白登云、琴师周长华,只将程砚秋易为高实秋而已。1959年高华在台北演出《六月雪》,当时因周长华已去世,只好请王克图操琴了。这是高华在台湾仅有的一次粉墨登台。后来他自己训练了一堂场面,灌制了许多说戏的录音和唱片行世。计有《荒山泪》、《锁麟囊》、《文姬归汉》、《江油关》、《梅妃》、《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等。周长华生前为其伴奏的仅有《朱痕记》、《柳迎春》、《龙凤呈祥》、《沈云英》等数段。香港名琴曾世骏为其吊嗓伴奏的有《梅妃》、《骂殿》、《马昭仪》等。据说唐在炘解放前曾经为他操过琴。吴小如先生曾经写文介绍过他。1986年去世,享年80岁。

出生: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

逝世:1986年,农历丙寅年

活动年表

1938年,农历戊寅年:杨宝森、高华合灌《桑园会》

杨宝森在南京与程派名票高华于百代公司合灌《桑园会》(前半出)3张(6面)。操琴为黎秋觉、耿少峰。

10 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

人物简介

高华,女,山东省实验中学音乐一级教师。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师范系音乐教育专业。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市第六届艺术节青年教师演唱比赛一等奖、市第二届青年教师声乐比赛一等奖、市音、美教师技能大赛高中组(音乐)一等奖、市青年教师演唱比赛一等奖、朗诵比赛一等奖。山东省“泉景杯”演唱比赛优秀奖。论文《浅析中师教师在实践教育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获第三届山东省教科所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发表于《全国基础教育论丛》并获优秀奖。论文《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分别获山东省艺术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和第四届省教科研二等奖。论文《浅析小学音乐唱游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获全国中师、幼师音乐论文评比三等奖。

11 武警部队副主任技师

高华,女,科主任,副主任技师。从事输血事业20余年,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长期工作实践,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较好的保证了临床用血。现任海淀区输血委员会委员,先后在《中华输血杂志》、《武警医学》、《临床输血与检验》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并获得武警部队临床科研三等奖一项。

12 北京财经作家、出版策划人

全国高技术产业化协作组织高级调研员。北京创意节中国十大创意先锋人物。现致力于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及资本运营。

近年出版作品数部,代表作有《网上金融帝国的崛起》、《十年磨一剑》、《天下商道》、《消费创富论》、《论企业家精神》、《论返利经济》、《无忧管理》、《企业家的创业真经》、《李嘉诚的平衡哲学》等。

常有独立思想,虽显稚嫩,但敢于亮剑。偶尔细品历史,不过皮毛,仍心怀天下。善交友、喜古玩、自谓“犊牛”,神游九州,创名号、建体系、甘做绿叶,摇篮天才。

13 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师

高华,女,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师,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1988年从事内儿科临床医疗工作,2003年晋升儿科副主任医师。对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均能给予最佳的治疗;对儿科的急危重症均能做到有效的救治;对儿科的疑难杂症有独到的诊疗方案。积十五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曾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十余篇医学论文,并获得政府授予的先进医务工作者称号。

14 浙江传媒学院讲师

人物简介

高华,男,1980年11月生,上海戏剧学院编剧理论与创作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浙江传媒学院讲师。

人物生平

1999——2002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编辑出版专业学习,专科毕业。

2002——2004年,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习,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毕业,文学学士。

2004——2006年,上海戏剧学院,编剧理论与创作专业学习,硕士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

2006年—— ,浙江传媒学院任教。

15 山东省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兼眼科医生

眼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角膜病和屈光手术专业,师从谢立信院士和史伟云教授。现任山东省眼科医院院副院长兼角膜病科主任。亚洲角膜病协会会员,美国眼科学会国际会员,济南市槐荫区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科研方面:作为首位申请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973计划”前期课题、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等课题7项。参译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眼科手术学》和《Harley小儿眼科学》书籍2部;中华医学会医师培训工程—《谢立信角膜移植手术集锦》和《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系列光盘的主要制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国外SCI收录论文12篇,国内中华眼科杂志等20余篇。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第2位),济南市杰出青年技术创新能手称号。

临床方面:主要从事角膜、眼表疾病的诊治和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治疗。每年完成各类手术1500余例,在复杂角膜、眼表和眼表疾病、圆锥角膜非手术胶原交联、SBK个体化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和手术经验。

16 西安五环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岗位能手

高华,西安五环(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细纱挡车工。1997年,年仅16岁的高华怀揣梦想成为细纱车间一名挡车工。刚开始不熟练,管纱断头拔纱时很困难,尤其是当管纱成形处于大纱阶段,手常常被高速回转的管纱磨破,十分痛。练的多了熟悉了就好操作了。为了掌握技能,她一直坚持练习,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技能,直到现在每次下了早班,她还会在车间练习两个小时。勤学的高华用心学习,每次师傅在操作的时候她就在边上仔细地观察,虚心请教,刻苦练习接头位置、放头动作等操作技术,回到宿舍了还在总结学过的内容,揣摩其中的奥妙。短短一年时间,她就成长为青年岗位能手,1999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参加技能大赛,除了练习技能还要学习理论知识,一本厚厚的书她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1999年高华也当上了师傅,她对徒弟也是循循善导,不厌其烦的讲解每一个动作。“高华师傅教给了我们很多技术,都是平时她在工作中自己总结的,非常实用。有些技能确实难学,每次她都很耐心的教我们,一遍不行就再来一遍,从来不对我们发脾气。”徒弟小张说起自己的师傅也是一脸崇敬。面对着嘈杂的车间、潮湿闷热的环境,高华也曾想过放弃,想过换个工作。可最后都因为无法舍弃纺织这一心爱的工作而放弃了。高华说:我们纺织工的工资并不高,工作环境也很差,但是想到领导对我们的关怀,再加上这本来就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我就觉得什么都可以克服。

17 重庆颂旭科技有限公司领军人物

高华,重庆颂旭科技有限公司领军人物,一位80后企业领军的传奇人物。2007年,高华毕业于重庆信息学院,先后在重庆科创学院,重庆涪陵信息技术学校,担任教师,获得2010年度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优胜奖。重庆市甘肃省商会会员。 高华,出生于1984年,出身在甘肃市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与2003年考入大学2007年参加工作,2008年在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担任销售经理职务,2010年下半年,自己辞去工作,又担任起了涪陵信息技术职业学校的老师岗位,在这期间,他对工作兢兢业业,2010年12月份,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优胜奖,同年9月,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创了重庆颂旭科技有限公司,他担任总经理,在创业的过程中,他好几次都想放弃过,但是,又一个信念一直坚持着他,就是,一定要在异地创出一翻自己的事业来,2011年和重庆大业兴地产合作,开发大业兴房产交易网站,后继开发了重庆綦江在线,并且2011年7月,加入重庆甘肃商会,并且单位成为重庆甘肃商会会员单位。

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讲师

基本信息

高华,男,1970年2月生,讲师,1993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获学士学位。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工作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系。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苹果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

主要学术成果

共获科研成果8项,其中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选育4个苹果新品种,2个标准通过审定并发布实施。

表1 获奖情况表

获奖年月  奖励名称  获奖项目名称  角色  颁奖单位

2005年4月  苹果新品种  秦阳  第2名序  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会员

2005年7月  苹果新品种  华夏  第2名序  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会员

2004年1月  苹果新品种  粉红女士  第4名序  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会员

2002年4月  苹果新品种  秦艳  第5名序  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会员

2003年7月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获  旱地苹果品种更新技术研究与推广  第5名序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07年4月  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无公害苹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第13名序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03年12月  地方标准  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陕西苹果  第2名序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2年7月  地方标准  陕西榨汁用苹果  第4名序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要学术论著

[1] 王雷存,万怡震,高华,鲁玉妙,赵政阳,党志国,.‘富士×嘎拉’F1代杂种苗早期选择试验[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

[2] 李会科,梅立新,高华. 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果园小气候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09(5)

[3] 高华,樊红科,鲁玉妙,万怡震,王雷存,赵政阳,.陕西渭北旱塬“粉红女士”苹果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

[4] 高华,赵政阳,梁俊,王雷存,.陕西苹果品种发展历史、现状及育种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1).

[5] 高华,赵政阳,鲁玉妙,袁景军,王雷存,.苹果新品种秦阳的选育[J].果树学报,2006,(5).

[6] 赵政阳,高华,鲁玉妙,王雷存,袁景军,梁俊.苹果早熟新品种秦阳的选育[J].中国果树,2005,(4).

[7] 鲁玉妙,高华,赵政阳,魏旭.秦阳苹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J].山西果树,2005,(5).

[8] 高华,赵政阳,鲁玉妙,袁景军,王雷存,梁俊.晚熟苹果新品种‘粉红女士’[J].园艺学报,2005,(2).

[9] 王雷存,赵政阳,鲁玉妙,高华,袁景军,梁俊.粉红女士苹果引种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10] 高华,鲁玉妙,袁景军.粉红女士苹果冷藏与常温贮藏的乙烯代谢及果实品质变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1).

[11] 鲁玉妙,高华,王雷存,魏旭.几个苹果品种的鲜食加工品质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05,(1).

[12] 高华,鲁玉妙,赵政阳,谌有光.黄土高原苹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4,(6).

[13] 高华,鲁玉妙,赵政阳,王雷存,袁景军.柱型苹果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J].西北农业学报,2004,(1).

[14] 高华,袁景军,鲁玉妙.苹果高接换头嫁接新技术[J].山西果树,2003,(4).

[15] 高华,鲁玉妙,赵政阳,王雷存,袁景军.介绍几个苹果新品种[J].西北园艺,2002,(2).

[16] 高华,赵政阳,鲁玉妙.如何提高套袋富士园的经济效益[J].北方园艺,2002,(6).

[17] 鲁玉妙,高华,赵政阳,王雷存,袁景军.粉红女士苹果品质特性分析评价[J].果树学报,2003,(6).

19 石家庄桥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高 华,男,1966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河北定州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桥西区政府副区长,负责“三年上水平”、城市建设管理、城区拆迁改造、土地征收、环境卫生等工作,应对防汛突发事件,解决分管工作涉及到的信访问题。分管区城建管局(环卫大队、城管监察大队)、征收办、桥西规划分局、桥西国土分局、桥西环保分局。

20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人物简介

高华,女,1973年出生,安徽人,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1991年—1995年合肥工业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1998年华南理工大学外语系语言学与英语语言学专业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2005年香港大学语言学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2001年华南师范大学英语系任教;2005年—2006年香港大学语言学系任高级研究员;2006年至今深圳大学英语系任教。

研究兴趣

认知-功能语言学、话语与语法、会话分析、对比语言学

开设课程

《语言学概论》、《综合英语》(3、4)、《英语听力》、《当代语言学》、《研究设计》、《句法语义学》

研究成果

论文《汉语附加问句的互动功能研究》、《自然会话中“就是”的话语功能与语法化研究》》等。主持校级科研项目《英汉语疑问句的对比研究》。

21 安徽户外运动开拓者

高华,1963年出生在合肥,合肥牧云人户外俱乐部负责人、合肥户外运动先行者、资深驴友。

个人经历

高华早年从淮河南北到淝水之滨,然后游学京城,最终回到合肥,供职于某机关研究所。

2002年,高华在安徽大学北门找了个小门面,上下两层,50平方米,取名“牧云人书吧”。他的愿望是营造一个小小的户外旅行吧,聚集一批同好者,在合肥创造一片沃土。一个大柜子码上几块砖头就成了吧台,其他也是因陋就简,崇尚自然。就是这么一个简陋的地方,迅速成就星火燎原之势,熏陶出合肥早最一批户外爱好者。

10年多时间,从50平方米的小书吧,到3个连锁店会员上万,牧云人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牧云人和他的书吧表达着一种生活态度———重视精神生活甚于物质生活,不放弃对诗意和理想的追求。他为了环保徒步考察城市中的臭水河;多次举办提倡减碳的徒步活动;去灾区考察并号召捐款捐物;到深山里不忘给那里的孩子们带上学习用品。

辞世

2012年3月29日,安徽合肥户外运动先行者高华去世,来自各行各业的大批驴友自发冒雨前往牧云人家中吊唁。

22 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副书记

男,53岁(1959年3月生),汉族,北京市人,1986年6月入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市委党校大学(北京市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高级政工师,经济师。

曾任中共通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北京市通县马驹桥镇党委书记,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干部处处长,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委员、市农委副主任。2008年8月任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副书记。2012年5月11日拟提拔担任正局级领导职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7: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