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负乘致寇 |
释义 | 典出《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 ‘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孔颖达疏:“乘者,君子之器也。负者,小人之事也。施之於人,即在车骑之上而负於物也,故寇盗知其非己所有,於是竞欲夺之。”意思是卑贱者背着人家的财物,又坐上大马车显耀,就会招致强盗来抢。后以“负乘致寇”谓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 名称 负乘致寇 拼音 fù chéng zhì kòu 解释 指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 出处 典出《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事例 城峻冲生,~,惟陛下图之。 ★《晋书·张祚传》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